6、课
引用于 觉湘(2组) 在 2025年1月14日, 上午10:23唯识5组 觉湘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乘人小乘人以是否发菩提心而分别,这种差异在修行初期就已经显现出来,而不是等到证道时才体现。 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四宗分小乘二宗、大乘二宗。小乘分: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乘分唯识派、中观宗。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以下是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乘唯识派、中观宗对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的不同承许:
有部说无方分极微是胜义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认为诸法的自体是实有的、恒常不变的自性有、自体有;认为极微有色、香、味、触等自相,这些自相是客观存在且可以被认识的,是自相有。
经部说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强调心识的作用和认识的真实性;否定有部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的实有观念,认为事物是在因缘和合的当下才存在,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主张自性是假有;不承认自体有,认为自体是假有而非实有。自相有是一种假名安立的相。
唯识派承认“识”是实有,认为圆成实性是胜义有,是去除了遍计所执性所显现的诸法真实本质,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真实状态;世俗谛层面,承认依他起性的假有,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是假有;胜义谛层面,圆成实性是真实有。自性有:提出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自体有:依他起性的事物自体是假有,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圆成实性的自体是胜义的真实存在,自相有:遍计所执性的自相是无,是人们虚妄分别出来的;依他起性的自相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有自相;圆成实性的自相是一种无相之相,是远离了遍计所执性的自相。
中观宗主张胜义谛是缘起性空,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唯识5组 觉湘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乘人小乘人以是否发菩提心而分别,这种差异在修行初期就已经显现出来,而不是等到证道时才体现。 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四宗分小乘二宗、大乘二宗。小乘分: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乘分唯识派、中观宗。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以下是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大乘唯识派、中观宗对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的不同承许:
有部说无方分极微是胜义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认为诸法的自体是实有的、恒常不变的自性有、自体有;认为极微有色、香、味、触等自相,这些自相是客观存在且可以被认识的,是自相有。
经部说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强调心识的作用和认识的真实性;否定有部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的实有观念,认为事物是在因缘和合的当下才存在,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主张自性是假有;不承认自体有,认为自体是假有而非实有。自相有是一种假名安立的相。
唯识派承认“识”是实有,认为圆成实性是胜义有,是去除了遍计所执性所显现的诸法真实本质,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真实状态;世俗谛层面,承认依他起性的假有,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是假有;胜义谛层面,圆成实性是真实有。自性有:提出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自体有:依他起性的事物自体是假有,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圆成实性的自体是胜义的真实存在,自相有:遍计所执性的自相是无,是人们虚妄分别出来的;依他起性的自相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有自相;圆成实性的自相是一种无相之相,是远离了遍计所执性的自相。
中观宗主张胜义谛是缘起性空,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5年1月14日, 上午10:46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已上传的文件:
- 您必须登录才有权限上传。
引用于 Lisa 在 2025年1月14日, 上午10:51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
以有無菩提心來區分大小乘,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未發菩提心就是小乘
大乘2,唯識和中觀
小乘2,有部和經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
有部
世俗和勝義三世皆有
經部
現在有,過去和未來皆無
唯識
除遍計所執相無自性外,余(依他起和圓成實)皆有,勝義有、真實有、自性有、自體有、自相有
中觀自續
勝義有、真實有、諦實有,許為一義
自性有、自相有、自體有,收為一類
世俗有,勝義無
中觀應成
勝義有、真實有、自性有、自體有、自相有,義同名異
世俗和勝義皆不許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
以有無菩提心來區分大小乘,發了菩提心就是大乘,未發菩提心就是小乘
大乘2,唯識和中觀
小乘2,有部和經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
有部
世俗和勝義三世皆有
經部
現在有,過去和未來皆無
唯識
除遍計所執相無自性外,余(依他起和圓成實)皆有,勝義有、真實有、自性有、自體有、自相有
中觀自續
勝義有、真實有、諦實有,許為一義
自性有、自相有、自體有,收為一類
世俗有,勝義無
中觀應成
勝義有、真實有、自性有、自體有、自相有,義同名異
世俗和勝義皆不許有
引用于 宥慧 在 2025年1月14日, 下午5:34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大乘
小乘
一般人认为
人空、法空
人空
中观认为
证二空
因地就发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摄
证二空
无菩提心/行
比喻
般若母
大乘方便(菩提心)父
儿子是佛菩萨
般若母
小乘方便父
儿子是声闻独觉
举例
大乘布施,为圆满舍心,成初地菩萨
小乘布施,为对治悭贪,得小乘果
世俗心布施(为了发财),成轮回因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
经部
二谛都有自性
唯识
胜义有自性,遍计执是分别假立
清辨
经部行中观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世俗胜义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胜义不许有,世俗有
月称
应成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世俗胜义皆不许有(针对自续派),有便是法执
广论八有
谛有、真有、胜义有、真实有、自相有、自性有、 自体有、实物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
大乘 |
小乘 |
一般人认为 |
人空、法空 |
人空 |
中观认为 |
证二空 因地就发大菩提心,行六度四摄 |
证二空 无菩提心/行 |
比喻 |
般若母 大乘方便(菩提心)父 儿子是佛菩萨 |
般若母 小乘方便父 儿子是声闻独觉 |
举例 |
大乘布施,为圆满舍心,成初地菩萨 小乘布施,为对治悭贪,得小乘果 世俗心布施(为了发财),成轮回因 |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 经部 |
二谛都有自性 |
唯识 |
胜义有自性,遍计执是分别假立 |
清辨 经部行中观 |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世俗胜义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胜义不许有,世俗有 |
月称 应成 |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世俗胜义皆不许有(针对自续派),有便是法执 |
广论八有 |
谛有、真有、胜义有、真实有、自相有、自性有、 自体有、实物有 |
引用于 慧觉 在 2025年1月14日, 下午5:49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两种:
一、大乘人和小乘人的分别,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二、唯识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那么从何时起,才是菩萨呢?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起。深固有清净增上坚固胜进等义,如摄大乘论说。
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 三世实有
经部 现在有 过去和未来都没有
唯识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依他起和圓成實: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皆有
月称派(中观应成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中观自续派)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两种:
一、大乘人和小乘人的分别,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二、唯识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那么从何时起,才是菩萨呢?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起。深固有清净增上坚固胜进等义,如摄大乘论说。
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 三世实有
经部 现在有 过去和未来都没有
唯识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依他起和圓成實: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皆有
月称派(中观应成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中观自续派)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5年1月14日, 下午7:05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以有无菩提心来分,有大菩提心,是大乘,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
大乘分唯识和中观,小乘分有部与经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中观应成派:胜义有、真实有、自性🈶️、自体有、自相有,无论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
中观自续派:胜义有、真实有,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唯识: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许为有,自相有不许为有。
过未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
经部:过去未来的法,不是实有。
有部:三世之法,皆是实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以有无菩提心来分,有大菩提心,是大乘,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
大乘分唯识和中观,小乘分有部与经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中观应成派:胜义有、真实有、自性🈶️、自体有、自相有,无论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
中观自续派:胜义有、真实有,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唯识: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许为有,自相有不许为有。
过未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
经部:过去未来的法,不是实有。
有部:三世之法,皆是实有。
引用于 华玉 在 2025年1月15日, 上午8:321,依四宗分别法,以空来分,证人空法空是大乘,证人空是小乘。
依中观应成,以发没发菩提心来分,发了是大乘,没发是小乘或世间常人。
2,有部:胜义、世俗皆是有作用之实物有,三世实有。极微、刹那、无为是胜义谛;粗色、不相应行是世俗谛。
经部:胜义、世俗皆实有,现世实有。二谛皆自体成就。
唯识:胜义有自性,依圆是胜义谛,遍计所执相无自性,是世俗谛。
中观自续: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认为名言中寻求有所得,世俗谛。所以他们认为胜义无而世俗有。
中观应成:胜义有等六有是名异义同,世俗和胜义都不许自性有。
1,依四宗分别法,以空来分,证人空法空是大乘,证人空是小乘。
依中观应成,以发没发菩提心来分,发了是大乘,没发是小乘或世间常人。
2,有部:胜义、世俗皆是有作用之实物有,三世实有。极微、刹那、无为是胜义谛;粗色、不相应行是世俗谛。
经部:胜义、世俗皆实有,现世实有。二谛皆自体成就。
唯识:胜义有自性,依圆是胜义谛,遍计所执相无自性,是世俗谛。
中观自续: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认为名言中寻求有所得,世俗谛。所以他们认为胜义无而世俗有。
中观应成:胜义有等六有是名异义同,世俗和胜义都不许自性有。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2:43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胜义不许为有,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
实有、胜义有是有自性的意思,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胜义不许为有,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
实有、胜义有是有自性的意思,
引用于 海慧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07唯识2组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人的分别,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但大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故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学佛的人,皆了知经中说般若是母,方便是父,发心就是最主要的方便。方便不同,成就的果也不同,这是不共的正因。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大乘人行布施,小乘人也行布施,世俗人也能行布施。但是因为发心不同,发出世心布施,便成出世之因,发世间心行布施,便成世间的因,发大乘心行布施,便成大乘的因。发小乘心行布施,便成小乘的因。持戒忍辱等莫不如是,所以说六度皆要有菩提心为所依,没有菩萨心为所依止,便不得谓之波罗密多了。 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世俗和胜义三世皆有。
经部:现在有,过去与未来皆无。
唯识:除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外,依他起,圆成实皆有,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
中观应成:在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中观自续: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月称则说即就世俗若执有自性,也是法执,亦无不错误之根现量。
唯识2组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人的分别,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但大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故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学佛的人,皆了知经中说般若是母,方便是父,发心就是最主要的方便。方便不同,成就的果也不同,这是不共的正因。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大乘人行布施,小乘人也行布施,世俗人也能行布施。但是因为发心不同,发出世心布施,便成出世之因,发世间心行布施,便成世间的因,发大乘心行布施,便成大乘的因。发小乘心行布施,便成小乘的因。持戒忍辱等莫不如是,所以说六度皆要有菩提心为所依,没有菩萨心为所依止,便不得谓之波罗密多了。 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世俗和胜义三世皆有。
经部:现在有,过去与未来皆无。
唯识:除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外,依他起,圆成实皆有,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
中观应成:在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中观自续: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月称则说即就世俗若执有自性,也是法执,亦无不错误之根现量。
引用于 如是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14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但是大乘人小乘人,并不依此来分。以有没有发菩提心而分,发了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为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①胜义有:唯识认为圆成实是胜义有;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皆不许有。
②真实有:有⾃性,⼀法⾃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
③自性有:诸法生无自性诸法依他起相。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④自体有:是指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外缘而有的。
⑤自相有:唯识说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徧计所执,由假名安立为相。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但是大乘人小乘人,并不依此来分。以有没有发菩提心而分,发了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为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①胜义有:唯识认为圆成实是胜义有;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皆不许有。
②真实有:有⾃性,⼀法⾃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
③自性有:诸法生无自性诸法依他起相。此由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说名生无自性性。
④自体有:是指独立存在的,不依赖于外缘而有的。
⑤自相有:唯识说诸法相无自性性。谓诸法徧计所执,由假名安立为相。
引用于 zhangying 88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2:33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1.有部认为,无方分极微是胜义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认为诸法的自体是实有的、恒常不变的自性有、自体有;认为极微有色、香、味、触等自相,这些自相是客观存在且可以被认识的,是自相有。
2.经部认为,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强调心识的作用和认识的真实性;否定有部认为的三世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的,认为事物是在因缘和合的当下才存在,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主张自性是假有;不承认自体有,认为自体是假有而非实有。自相有是一种假名安立。
3.唯识派认为,“识”是实有,认为圆成实性是胜义有,是去除了遍计所执性所显现的诸法真实本质,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真实状态;世俗谛层面,承认依他起性的假有,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是假有;胜义谛层面,圆成实性是真实有。自性有:提出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自体有:依他起性的事物自体是假有,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圆成实性的自体是胜义的真实存在,自相有:遍计所执性的自相是无,是人们虚妄分别出来的;依他起性的自相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有自相;圆成实性的自相是一种无相之相,是远离了遍计所执性的自相。
4.中观宗认为,胜义谛是缘起性空,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1.有部认为,无方分极微是胜义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在本质上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认为诸法的自体是实有的、恒常不变的自性有、自体有;认为极微有色、香、味、触等自相,这些自相是客观存在且可以被认识的,是自相有。
2.经部认为,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强调心识的作用和认识的真实性;否定有部认为的三世都是真实存在的,是真实有的,认为事物是在因缘和合的当下才存在,没有独立不变的自性,主张自性是假有;不承认自体有,认为自体是假有而非实有。自相有是一种假名安立。
3.唯识派认为,“识”是实有,认为圆成实性是胜义有,是去除了遍计所执性所显现的诸法真实本质,是一种圆满成就的真实状态;世俗谛层面,承认依他起性的假有,即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是假有;胜义谛层面,圆成实性是真实有。自性有:提出三性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自体有:依他起性的事物自体是假有,是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现出来的;圆成实性的自体是胜义的真实存在,自相有:遍计所执性的自相是无,是人们虚妄分别出来的;依他起性的自相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假有自相;圆成实性的自相是一种无相之相,是远离了遍计所执性的自相。
4.中观宗认为,胜义谛是缘起性空,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3:281、 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两种。第一种,依四宗分别法,小乘只证人空,大乘证人空和法空。
第二种,以菩提心为标准,发了深固大菩提心的就是大乘,否则就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承许有何不同?
答:
有部:三世都是实有,极微实有,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经部:过去和未来不是实有,现在是实有,显色实有,形色假有。
唯识:过去和未来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唯是识上所现的影像。
圆成实和依他起是胜义有,是实有,是自性有;遍计所执是世俗有。中观月称论师: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这些都是名异义同,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中观清辨论师: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胜义不许有,世俗是有。
1、 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两种。
第一种,依四宗分别法,小乘只证人空,大乘证人空和法空。
第二种,以菩提心为标准,发了深固大菩提心的就是大乘,否则就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承许有何不同?
答:
有部:三世都是实有,极微实有,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
经部:过去和未来不是实有,现在是实有,显色实有,形色假有。
唯识:过去和未来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唯是识上所现的影像。
圆成实和依他起是胜义有,是实有,是自性有;遍计所执是世俗有。
中观月称论师: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这些都是名异义同,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
中观清辨论师:
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
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胜义不许有,世俗是有。
引用于 净智_清夏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3:44大小乘依何而分?分几种?
答,一般人认为:大乘证得法无我及人无我。小乘人证的人无我。
阿底峡尊者认为,行持六度四舍发菩提心的是大乘人。有出离心的是小乘人。
胜义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真实有,四宗乘许何不同?
答,月乘派中,胜义有,自性有,自体有 ,自相有,真实有,明异义同。无论是胜义及世俗都不可有,如果称许有就是法执。清辩派,胜利不许有,世俗则须有。经部有部程序法有自性。
大小乘依何而分?分几种?
答,一般人认为:大乘证得法无我及人无我。小乘人证的人无我。
阿底峡尊者认为,行持六度四舍发菩提心的是大乘人。有出离心的是小乘人。
胜义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真实有,四宗乘许何不同?
答,月乘派中,胜义有,自性有,自体有 ,自相有,真实有,明异义同。无论是胜义及世俗都不可有,如果称许有就是法执。清辩派,胜利不许有,世俗则须有。经部有部程序法有自性。
引用于 慧帆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4:56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一般人 以四宗分:人空是小乘,人空法空是大乘。
中观认为:发菩提心行六度四摄为大乘,不发菩提心为小乘或一般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胜义和世俗都是实有
经部:胜义谛和世俗谛都是实有
唯识:遍计所执的相无自性,不是自体有,是假名安立,是世俗谛;依圆是胜义有,有自性,自体有
中观自续: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认为名言中寻求有所得,世俗谛。所以他们认为胜义无而世俗有。
中观应成:胜义有等六有是名异义同,世俗和胜义都不许自性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一般人 以四宗分:人空是小乘,人空法空是大乘。
中观认为:发菩提心行六度四摄为大乘,不发菩提心为小乘或一般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胜义和世俗都是实有
经部:胜义谛和世俗谛都是实有
唯识:遍计所执的相无自性,不是自体有,是假名安立,是世俗谛;依圆是胜义有,有自性,自体有
中观自续: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认为名言中寻求有所得,世俗谛。所以他们认为胜义无而世俗有。
中观应成:胜义有等六有是名异义同,世俗和胜义都不许自性有。
引用于 天涯111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6:00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唯识 “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是实有,所以阿赖耶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都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是实有故。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性就是一法自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
有部承许三世实有。
经部承许现世有,过去和未来没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唯识 “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是实有,所以阿赖耶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都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是实有故。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性就是一法自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
有部承许三世实有。
经部承许现世有,过去和未来没有。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6:12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所以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法人常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小乘二宗是有部和经部。大乘二宗是唯识和中观。小乘执有外境。唯识驳无外境。
有部:
1、有部说二谛,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即胜义谛。
有部三世法:承许过去、现在、未来皆是实有。不承许阿赖耶识实有。
有部四大:有部说极微实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
经部:
经部说二谛: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世俗谛。世俗谛是无为法。
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胜义谛。胜义谛是有为法。
经部三世法:经部说实“过去”“未来”的法不是实有。
经部四大:经部说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色香味触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
唯识:
唯识三世:过去、未来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唯是识上所现的影像。
唯识的大意,是说不离识的境有,离识的境是没有,所以唯识宗承认识是实有的。阿赖耶识也是实有。
唯识只许有实粗色,不许细色实有,粗色是由识上顿时变起的,不是极微和合而成的。
唯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一定是有的)、依他起性(认为实有又说如幻,指幻化所依实有)、圆成实性。
唯识三性都无自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唯识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皆是实有)
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识是实有,所以阿赖耶识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都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实是实有。
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性就是一法具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因有自性,才名为实有,因为他实有,才可由胜义智观察而得,因为胜智得到他的自性,才能立他为实有。
清辩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
中观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皆不是实有。识也不是实有。
月称论师认为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所以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法人常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小乘二宗是有部和经部。大乘二宗是唯识和中观。小乘执有外境。唯识驳无外境。
有部:
1、有部说二谛,凡一法用观慧去分析之后,遂失去它先有之相的观念者,便是世俗谛。
若一法分析之后,不失它先有的观念,便是胜义,即胜义谛。
有部三世法:承许过去、现在、未来皆是实有。不承许阿赖耶识实有。
有部四大:有部说极微实有,刹那生灭,是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四大四尘和合成的,显色实有,形色也实有。
经部:
经部说二谛:无自性要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世俗谛。世俗谛是无为法。
有自性不待名言安立的法,便是胜义谛。胜义谛是有为法。
经部三世法:经部说实“过去”“未来”的法不是实有。
经部四大:经部说极微只是色香味触和合成的,地水火风四大也是以色香味触四微为体。只许显色实有;形色便是假有。
唯识:
唯识三世:过去、未来不是实有,现在的对境外色,也不是实有,唯是识上所现的影像。
唯识的大意,是说不离识的境有,离识的境是没有,所以唯识宗承认识是实有的。阿赖耶识也是实有。
唯识只许有实粗色,不许细色实有,粗色是由识上顿时变起的,不是极微和合而成的。
唯识三性:遍计所执性(一定是有的)、依他起性(认为实有又说如幻,指幻化所依实有)、圆成实性。
唯识三性都无自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唯识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皆是实有)
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识是实有,所以阿赖耶识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都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实是实有。
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性就是一法具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因有自性,才名为实有,因为他实有,才可由胜义智观察而得,因为胜智得到他的自性,才能立他为实有。
清辩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
中观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皆不是实有。识也不是实有。
月称论师认为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引用于 曲肱乐云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8:18唯识5组 华证
第6课思考题
1.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①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②唯识宗认为,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只要发起深固大菩提心,就已经是菩萨了。
③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①有部、经部统共有八个有,这里列出了六个: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谛实有。
②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归拢到一起,认为这些有无论就世俗,还是胜义,都不承许它们存在。如果将其中某个执为有,那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③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归为一类,同样不承许这三个为胜义谛或世俗谛。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归为一类,这三个里面的胜义谛不许为有,而世俗谛则承许为有。
唯识5组 华证
第6课思考题
1.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①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②唯识宗认为,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只要发起深固大菩提心,就已经是菩萨了。
③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①有部、经部统共有八个有,这里列出了六个: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谛实有。
②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归拢到一起,认为这些有无论就世俗,还是胜义,都不承许它们存在。如果将其中某个执为有,那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
③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归为一类,同样不承许这三个为胜义谛或世俗谛。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归为一类,这三个里面的胜义谛不许为有,而世俗谛则承许为有。
引用于 一觉醒来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8:31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胜义不许为有,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
实有、胜义有是有自性的意思,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胜义不许为有,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
实有、胜义有是有自性的意思,
引用于 明慧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9:213组,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有二种: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是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识是实有,所以阿赖耶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是实有故。
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信就是一法自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若依他多法和合,或依他法的一部,假立名此法,就叫没有自性。
3组,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是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有二种: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是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体,,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有部认为三世法真实有。
经部认为现在法真实有,过去未来法是没有的。
唯识认为离开识的境没有,识有。"胜义有”是胜义认为有的。就是用正智观察,认为有的。圆成实是实有,依他起也是实有。因为阿赖耶识是实有,所以阿赖耶变起的色心诸法,应该也是实有,以胜义智观察依他起圆成是实有故。
实有是有自性的意思,有自信就是一法自有体性,不依他法体性假立。若依他多法和合,或依他法的一部,假立名此法,就叫没有自性。
引用于 具慧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9:35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小乘里面,特别是四大根本部之一的一切有部。大乘既把小乘所说的认为是法我,法我就应当破除。破了法我,就名法无我。法无我是大乘的特法
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唯识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
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观)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小乘里面,特别是四大根本部之一的一切有部。大乘既把小乘所说的认为是法我,法我就应当破除。破了法我,就名法无我。法无我是大乘的特法
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的,且证人空法空,是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人,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唯识说:“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住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
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月称派(中观)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引用于 程红艳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0:06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两种分法:a,发菩提心是大乘,未发菩提心是小乘;b,证二空(人空,法空)为大乘,单证人空者为小乘。
大乘2,唯识,中观
小乘2,有部,经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a,有部:世俗和胜义三世皆有,b,经部:现在有,过去未来皆无,C,唯识,除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外,剩下的依他起和圆成实皆有,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d,中观自续,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世俗有,胜义无
中观应成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义同名异,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两种分法:a,发菩提心是大乘,未发菩提心是小乘;b,证二空(人空,法空)为大乘,单证人空者为小乘。
大乘2,唯识,中观
小乘2,有部,经部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a,有部:世俗和胜义三世皆有,b,经部:现在有,过去未来皆无,C,唯识,除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外,剩下的依他起和圆成实皆有,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d,中观自续,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世俗有,胜义无
中观应成
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义同名异,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0:06明贤师兄
一、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大菩提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
二、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见上传的图片。
明贤师兄
一、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有大菩提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不以所得的知见来分别。没有大菩提心,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罗汉。
学佛人只要有菩提心,不问他所得的知见如何,皆是大乘人,没有菩提心终是小乘或是世间的常人。
二、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见上传的图片。
已上传的文件:- 您必须登录才有权限上传。
引用于 清祥 在 2025年1月15日, 下午10:591,大小乘以何分?有几种?
1,大乘人和小乘人的区分。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 且证人空法空,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2,唯识宗说,乃至未起识,求主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助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那么从何时起,才是菩萨呢?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起。有清净增上坚固胜进等义 (如摄大乘论)说。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区分,不依所得的知见来区分,没有大菩提心 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啊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经部共有八个有,这里列出了六个,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谛实有。
2,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把胜义有 ,真是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归拢到一起,认为这些有无论就世俗,还是胜义,都不承许它们存在。如果将其中某个執为有,那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3,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谛,真实有,谛实有归为一类,同样不承许这三个为胜义谛或世俗谛,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归为一类,这三个里面的胜义谛不许为有,而世俗谛则承许为有。
1,大小乘以何分?有几种?
1,大乘人和小乘人的区分。依四宗分别法,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中观宗说,小乘也要证法空真如,才能断烦恼障,才能成阿罗汉 且证人空法空,就证道时而分,大乘人小乘,并不要等到证时才分的。
2,唯识宗说,乃至未起识,求主唯识性。说乃至二字,可见在未求助唯识性以前,已经是菩萨了。那么从何时起,才是菩萨呢?从发深固大菩提心起。有清净增上坚固胜进等义 (如摄大乘论)说。总之有大菩提心,才是大乘人,没有利益众生愿成佛的心,就是小乘人,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区分,不依所得的知见来区分,没有大菩提心 证了法空真如还是小乘的啊罗汉。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有部,经部共有八个有,这里列出了六个,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谛实有。
2,中观应成派,(月称论师)把胜义有 ,真是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归拢到一起,认为这些有无论就世俗,还是胜义,都不承许它们存在。如果将其中某个執为有,那就是中观自续派的观点。3,中观自续派(清辨论师)则把胜义谛,真实有,谛实有归为一类,同样不承许这三个为胜义谛或世俗谛,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归为一类,这三个里面的胜义谛不许为有,而世俗谛则承许为有。
引用于 清静 在 2025年1月17日, 下午9:38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有二种分法:一是以四宗知见分,有部和经部是小乘,只说人无我;唯识和中观是大乘,说人法二无我。 二是以有无菩提心划分,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就是大乘;仅为自利生起出离心求解脱者,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由破坏力或慧析力,取相之心不舍弃者,是胜义谛,是实物有、胜义有;若由破坏或慧析后舍去取相之心者,则是假有、世俗有,是世俗谛。承许胜义、世俗一切法,皆是实有。
经部:真实中能生果的,许为自相,是胜义谛,是自相有;无作用功能的诸法,许为共相,是世俗谛,非自相有。
唯识:非唯由分别假立,其由自体成就者(有自体),是胜义谛,是自相有、自相成就,如依他起、圆成实。唯由分别假立之法,是世俗谛,非自相有、非自相成就,如遍计所执。
中观经部行自续派:把胜义有、真实有许为一义,胜义与世俗皆不许为有;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胜义不许为有,世俗许有。
中观应成派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胜义和世俗都不许有。若执为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因凡夫之心识,皆被无明染污,于无性之境界妄执为有自性。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有二种分法:一是以四宗知见分,有部和经部是小乘,只说人无我;唯识和中观是大乘,说人法二无我。 二是以有无菩提心划分,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就是大乘;仅为自利生起出离心求解脱者,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由破坏力或慧析力,取相之心不舍弃者,是胜义谛,是实物有、胜义有;若由破坏或慧析后舍去取相之心者,则是假有、世俗有,是世俗谛。承许胜义、世俗一切法,皆是实有。
经部:真实中能生果的,许为自相,是胜义谛,是自相有;无作用功能的诸法,许为共相,是世俗谛,非自相有。
唯识:非唯由分别假立,其由自体成就者(有自体),是胜义谛,是自相有、自相成就,如依他起、圆成实。唯由分别假立之法,是世俗谛,非自相有、非自相成就,如遍计所执。
中观经部行自续派:把胜义有、真实有许为一义,胜义与世俗皆不许为有;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胜义不许为有,世俗许有。
中观应成派认为: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胜义和世俗都不许有。若执为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因凡夫之心识,皆被无明染污,于无性之境界妄执为有自性。
引用于 宥德 在 2025年1月18日, 下午4:04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两种:
1)以人空、法空分;小乘只证人空,不证法空
2)以发心分:生起菩提心为大乘,没有菩提心是小乘
----应成派认为小乘也证法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1)说实事师(有部、经部、唯识)承许胜义谛是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但各宗对胜义谛的安立有所不同
2)中观应成派不承许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自续承许世俗谛是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有两种:
1)以人空、法空分;小乘只证人空,不证法空
2)以发心分:生起菩提心为大乘,没有菩提心是小乘
----应成派认为小乘也证法空。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1)说实事师(有部、经部、唯识)承许胜义谛是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但各宗对胜义谛的安立有所不同
2)中观应成派不承许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自续承许世俗谛是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5年1月18日, 下午7:21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是以菩提心而分的,有二种:一四宗分别法来分,二,以菩菩萨大行,六度四摄来分的;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三世法实有;
经部:现在法实有;
唯识:由胜义正智观察,认为有的,是胜义有;真实有就是自性有;遍计执相无自性,依他起生无自性,但所依阿赖耶识的种子是实有,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内涵是实有;
依他起、圆成实是是自相有、自体有、胜义有。
中观经部行自续:清辨论师: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应成:月称论师:世俗若执有自性,也是法执,亦无不错误之根现量,凡是凡夫之心识,一定皆被无明染污,于境界之无性真理,皆起错误妄见为有自性,故立诸根识为量者,非就能不能缘境界自性而言,是就所见境相而言,若就境体则没有不错误之凡夫心识也。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大小乘是以菩提心而分的,有二种:一四宗分别法来分,二,以菩菩萨大行,六度四摄来分的;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三世法实有;
经部:现在法实有;
唯识:由胜义正智观察,认为有的,是胜义有;真实有就是自性有;遍计执相无自性,依他起生无自性,但所依阿赖耶识的种子是实有,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内涵是实有;
依他起、圆成实是是自相有、自体有、胜义有。
中观经部行自续:清辨论师: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中观应成:月称论师:世俗若执有自性,也是法执,亦无不错误之根现量,凡是凡夫之心识,一定皆被无明染污,于境界之无性真理,皆起错误妄见为有自性,故立诸根识为量者,非就能不能缘境界自性而言,是就所见境相而言,若就境体则没有不错误之凡夫心识也。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5年1月19日, 上午6:38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第一种是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第二种是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在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第一种是大乘具证二空真如,小乘只证人空。
第二种是大小乘人,以有无菩提心来分别,大小乘都有般若,般若是大小乘的共因,发大乘心,就成佛菩萨;发小乘心,就成独觉与声闻。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在月称派中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名异义同。无论乎就世俗和胜义,皆不许有,谁若执为如是有,便是法执,皆是错误。
清辨论师则把胜义有,真实有,谛实有许为一义,无论乎就胜义和世俗皆不许有,但是他把自性有自相有自体有,收为一类,谓于胜义不许为有,而于世俗则说是有。
引用于 庆莲 在 2025年1月20日, 下午10:39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分大小乘有两种:
①以人、法二空分:证人空、法空的为大乘;小乘只证人空。
②以发心分:发大菩提心的为大乘;没有菩提心则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承许,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经部承许,真实有。
中观应成派皆不承许。而自续承许世俗谛是有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1.大小乘以何而分,有几种?
答:分大小乘有两种:
①以人、法二空分:证人空、法空的为大乘;小乘只证人空。
②以发心分:发大菩提心的为大乘;没有菩提心则是小乘。
2.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这几种有,四宗有承许何不同?
答:有部承许,胜义有、真实有、自性有、自体有、自相有。
经部承许,真实有。
中观应成派皆不承许。而自续承许世俗谛是有性有、自体有、自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