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3、课

PreviousPage 2 of 2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不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的诸法无自性是:

如牛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说牛无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牛无自性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佛在鹿野苑初转四谛十二行相

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叫无相法

在庄严城三转善辨法轮,深密经等等

唯识宗以时间来安立:前二是不了义的,第三是了义的。

中观以理路来安立

小乘及根本乘没有安立的习惯,只要是佛说的,都是了义的。

4、了不了义是何义?

了义指究竟的意思

不了义指不究竟的意思

四组张英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唯识所言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三无性即: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的诸法中遍计所执上无有自性,依他起与圆成实上有自性成立;中观则说世俗与胜义二谛上都无自性。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在仙人堕处施鹿林中说小乘教,落于常见;次于鹫岭二转法轮说大乘般若,落于空见;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才说非有非空了不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唯中观应成是了义的(能成佛),即最究竟的,其它部派均属不了义的,即不究竟的(是成佛途中对各种根机的善巧权说)。

唯识四组 徐玲芬师兄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答:唯识说三性都无自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2:圆成实的胜义无自性,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又是遍计所执无自性所显出来的。就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也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如说牛本身是牛,同时也没有马的自性,就叫他做牛无自性。所以唯识所说依圆无自性,是下得有界说的,其实是说依圆有自性,只有遍计执才无自性。

3:初在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初转法轮说小乘教,落于常见,次于鹫岭二转法轮说大乘般若,落于空见。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义是最契合真实的。不了义是不全面,不完整的。

唯识四组 慧根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三自性:遍计所执 依他起 圆成实

三无性:唯识宗三性无自性,遍计所执相无自性,依他起生无自信,圆成实胜义无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宗的诸法无自性,依的是《解深密经》,认为遍计所执相无自性,依他起生无自性,圆成实胜义无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依的是《般若经》,认为一切法无自性。

如杯子无自性,唯识的观点,杯子没有书的自性,并没有说杯子有没有自性。

中观的观点,杯子没有自性。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三转法轮:是佛在三个不同时期的讲法,初转,佛在仙人堕处施鹿林,以《阿含经》为主,说色蕴自性,色蕴生,色蕴灭,遍智永断等,诠四谛十二因缘等。中转法轮,于鹫岭,说大乘般若,以《般若经》为代表经典,说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三转法轮,以《解深密经》,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也说说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另外补充遍计所执无自性,依他起和圆成实又自性。

4、了不了义是何义?

了义是佛陀所讲的究竟的彻底的教法。

不了义是相对于了义来说,指的是佛陀为了适应不同众生的根基和需要,采用的方便说法。

小乘认为佛说的法都是了义的。

唯识以佛三转法轮时间来判定了不了义。

中观则以佛说的法的内容意义来判定,不论哪个时间,只要解释一切法空,就是了义。

1、 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三自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

三无自性:初即相无自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
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遍计所执的相无自性,比如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就叫作牛无自性。
依他起的生无自性,是说他不会自然生。
圆成实的胜义无自性,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又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

2、 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的诸法无自性,就是说的遍计所执是无自性,比如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所以叫牛无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不提马,直接就说牛本身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和合的。

3、 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唯识宗是依佛说法的时间来安立的,说佛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落于常见,在灵鹫山的二转法轮落于空见,只有广严城的三转法轮才是非有非空的了义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意思是究竟的。
不了义:意思是不究竟的。

中观是按照内容来安立的:
只要是讲空性,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教;
只要是讲诸法是有自性,是实有的,就是不了义教。

唯识宗认为只有第三时讲的才是了义的,初转法轮和二转法轮都是不了义的。
了义:如言而取,不须要再加以解释。
不了义:需要解释的,就是不了义。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三自性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认为三自性都无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仅是名言安立,没有实有的自相;依他起是生无自性,不是自然生,必须依靠其他因缘而生;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的诸法无自性,是指法上没有某一性,不说法本身有无自性;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指诸法都是因缘生,本身没有实有的自性。如牛无自性,唯识认为:是牛上没有马的自性,但不说牛有没有自性;中观认为:是牛本身没有实有的自性,与马无关没必要说。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三转法轮是按佛讲法的时间安立的: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讲小乘教;二转法轮,在灵鹫峰讲大乘般若;三转法轮,在广严城讲解深密经等。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法的特点有了义不了义,是依众生根基而说。不了义:指意思不究竟,需加以解释其意趣,以权说;了义:意究竟,不需另加注解,以实说。

 

1,三自与三无自性如何解释?

答三自性,遍计所執,依他起,园成实。三无自性,初即无自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執我法性,遍计所執是相无自性,依他起生无自性,园成实有胜义无自性,遍计所執的相无自性。比如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就叫做牛无自性,依他起的无自性,是说他不会自然生。园成实的胜义无自性,是说园成实既是胜义。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的诸法无自性,就是说的遍计所執是无自性的,比如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所以叫牛无自性。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不提马直接就说牛本身是无自性的。是因缘和合。

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

答:唯识宗是依佛说法的时间来安立的。说佛在鹿野怨初转法轮说落于常见,在灵鹫山二转法轮落于空见,只有在广严城三转法轮才是非有非空答了义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是究竟之意,不了义是不究竟。中观是按照内容来安立的,只要讲空性,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空的,就是了义教。唯识宗认为只有第三时讲的才是了义的。初转法轮和二转法轮都是不了义的。了义,如言而取,不需要再加以解释。不了义,需要解释的就是不了义。

     答l:三自性指遍计所执,依他起和圆成实。

   唯识 三性无自性是指初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答2:唯识的相无自性,生无自性,胜义无自性,依阿赖耶识种子起。

  中观诸法无自性,缘生缘灭,一切法无自性。

     答3:三转法轮是安佛讲法的时间来定的,第一转在鹿野苑讲四谛法门。苐二在灵鹫峰讲波若诸法无自性。第三转在庄严城讲解深密经,诸法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

       答4:了义指究竟的,按意思内容判断能解释法空的是了义。

     不了义指不究竟的,他表达的法义需要解释的是不了义。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性:遍计为‘周遍计度’。所执是指对象。不了诸法本空。妄于我身及一切法。周遍计度。一一执为实有。

依他起性:‘他’,指因缘而言。一切有为法都是依因缘而现起的。所有诸法。皆依众缘相应而起。都无自性。唯是虚妄。

圆成实性:圆为圆满,成为成就,实为真实义。真如自性。不迁不变。圆满成就。故名圆成自性。为一切诸法实体实性的真如法性。

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依他起的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故,谓之生无自性。

圆成实的胜义无自性,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又是遍计所执无自性所显出来的。就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也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的诸法无自性如:牛本身是牛,同时也没有马的自性,就叫他做牛无自性。所以唯识所说依圆无自性,其实是说依圆有自性,只有遍计执才无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诸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而消灭,没有一法是无因而自生,无因而自灭的。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唯识宗说:初在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初转法轮说小乘教,落于常见。次于鹫岭二转法轮说大乘般若,落于空见。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权说,为一时需要所设之方便,为不了义;实说,乃真实不虚之义,指永久不变之究极真实。 为了义。

不同的宗派有着不同的认识:唯识宗把经文能“如言而取的究竟之谈”,称为“了义经”,把还需要做解释、引申的权巧之文,称为“不了义经”。

中观自续派认为:除了“如言而取”外,同时是“讲空性的”才是了义经。

中观应成派则认为:只要是讲“空性”的就是了义经。

天台宗把大藏经称为“权实教典”,就是说的“权巧的方便说”不究竟的“不了义经”和“圆实的本怀义”究竟的“了义经”。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实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  是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是牛没有自性,和马没有关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说马。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四谛十二行相。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叫无相法

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即是实、是究竟、是无自性、是空性。

不了义,即是权、不究竟、有为法。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实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  是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是牛没有自性,和马没有关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说马。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四谛十二行相。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叫无相法

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即是实、是究竟、是无自性、是空性。

不了义,即是权、不究竟、有为法。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实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  是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是牛没有自性,和马没有关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说马。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四谛十二行相。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叫无相法

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即是实、是究竟、是无自性、是空性。

不了义,即是权、不究竟、有为法。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实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  是牛身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例:牛无自性,是牛没有自性,和马没有关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说马。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四谛十二行相。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叫无相法

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即是实、是究竟、是无自性、是空性。

不了义,即是权、不究竟、有为法。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三自性:用简单的比喻,
1、遍计所执性:黑暗时,把绳子看成蛇。蛇就是遍计执。
2、依他起性:开灯,看清楚绳子上没有蛇。绳就是依他起。
3、圆成实性:绳子的本质是麻,麻就是圆成实。

 

三无性:主要意思是“依他起/圆成实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1、相无自性性。
由假名安立为相,非由自相安立为相。
2、生无自性性。
依他缘力故有,非自然有。
3、胜义无自性性。
诸法由生无自性性故,说名无自性性,即缘生法,亦名胜义无自性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中观说,牛无自性,牛无牛性。
唯识说,牛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说,心无自性。
唯识说,心上没有色的性,并没有说心有没有性。
中观说,女人无自性。
唯识说,女人身上没有男人的自性。

中观是一切法都没有自性。
唯识依他起、圆成实都是有自性的。
唯识很少有自性空的法,只要是依他起摄,就是有实体的。

依唯识说:
种子所依(阿赖耶)必须是实有。
因此种子(阿赖耶相分)是实有。
因此种子其他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都是实有。
因此七转识(前六识、第七识)四分都是实有。
因此不离识的色法(相分)也是实有,等等。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一般按佛讲法的时间,来判三转:

第一时

鹿野苑

三转四谛十二行相法轮

第二时

灵鹫峰

讲般若经,转无相法轮

第三时

庄严城

讲解深密经,转善辩法轮

 

但这种安立法有很多问题,例如有人问唯识:
第二时、第三时,都说无自性,为什么唯识你仅仅说第二次是不了义、堕了断边?
第一时四谛五蕴等实有,唯识你认为实有就是不了义,那么,第三时依他起也是实有,为什么又变成了义了?
第一时制定的不杀生、不偷盗等等,难道是不了义?
佛最初讲的偈颂,如果按时间判是第一时,难道你能说第一时讲的这个偈颂是不了义?
如果你承认这个颂词是了义,了义就要放到你判的第三时,难道佛刚开始就先讲第三时的法?
佛最后说的法(第三时),也没有说有没有自性,算不算了义的?
等等。

 

4、了不了义是何义?
了,就是实、究竟。
不了,就是权、不究竟。
(1)唯识简单按时间(三时)来判定了不了义。第一时堕常,第二时堕断,第三时非空非有,遍计所执非有,依他起非空,这才是了义。
(2)中观是按理路、内容来判了不了义:只要解释“一切法空”的,只要是讲空性的,都是了义,不管时间。不讲空性的,都是不了义。
(3)小乘没有判教的习惯,他们认为佛说的话都是了义。

邓艳华 对这个帖子回复。
邓艳华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并没有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依他起性是生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因缘成熟还是会生,并没有说依他起是无自性的。如杯子上没有我性,并没有说杯子无自性。

圆成实性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但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认为:牛无自性,是牛身上没有马的性,并没有说牛无自性。

中观认为:牛无自性,是牛没有自性,和马没有关系所以根本不需要说马。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十二行相。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二转般若经无相法。

三转法轮: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经,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即是实、究竟、无自性、空性

不了义,即是权、不究竟、方便说

不了义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三自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

三无性:

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

依他起是生无自性;

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中观说,牛无自性,牛无牛性。

唯识说,牛上没有马的自性(并没有说牛有没有自性)。

中观说,心无自性。

唯识说,心上没有色的性,并没有说心有没有性。

中观说,女人无自性。

唯识说,女人身上没有男人的自性。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按佛讲法的时间,来判三转:

初转:鹿野苑  三转四谛十二行相法轮

第二次:灵鹫峰  讲般若经,转无相法轮

第三次:庄严城  讲解深密经,转善辩法轮

4、了不了义是何义?

中观:按意思、内容判断,能解释法空的,都是了义。
如:诸法无我,一切法空的道理,都是了义的。诸法实有,就是不了义。

唯识:按时间来判定了不了义,比较粗、简单。

小乘:认为佛说的话都是了义。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三自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

A、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遍计所执的相是无自性的,相无自性的意思是,依他起/圆成实上面,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他并没有直接说“遍计所执无自性”。

B、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唯识并没有说“依他起无自性”,只是说生无自性(因此依他起,实际是有自性的)

C、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圆成实本身是胜义,而且它上面没有遍计所执、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所以圆成实叫做无自性,其实是有自性的)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说诸法无自性,是说依他起和圆成实是有自性的,只是依他起和圆成实没有遍计所执的自性而已。

而中观的无自性一切法无自性。两者本质上是不同的。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唯识认为:

   A、佛初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五蕴四谛,唯识宗认为堕于常见。

   B、次于灵鹫峰二转法轮说大乘般若,讲的主要是无我跟法无我,唯识宗认为堕于断见。

  C、第三在广严城等处说解深密等,也叫善辩法轮,讲三自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唯识宗才说非有非空了义之教。

 4、了不了义是何义?

      了义是实说,究竟说;不了义是权巧说,不究竟说。

   (1)唯识按时间来判定了不了义,比较粗、简单。

 (2)中观是按理路、内容来判了不了义:只要解释“一切法空”的,只要是讲空性的,都是了义,不管时间。不讲空性的,都是不了义。

 (3)小乘没有判教的习惯,他们认为佛说的话都是了义。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遍计所执性:就是法执谓执心外之境;

依他起性:依托阿赖耶识心而生;

圆成实性:通达遍计执、依他起,是圆成实性;

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依他起的无自性,是说他不自然生故,谓之生无自性。

圆成实的胜义无自性,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又是遍计所执无自性所显出来的。就是说圆成实既是胜义也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依他起没有遍计所执性,圆成实业没有遍计所执性;

如说牛本身是牛,同时也没有马的自性,就叫他做牛无自性

中观:牛本身没有自性,叫无自性;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三转法论是按照佛讲法的时间来判的;第一次在鹿野苑,转四谛,十二行相法论;

第二次在灵鹫峰将波若经,转无相法论;

第三次在广严城转善辩法论,善辩的特点,都有了不了义;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义:究竟;不了义:不究竟;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唯识说三性都无自性,是这样说的: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说假法不能为种子作所依,阿赖耶识为种子作所依,种子即是实有,种子是阿赖耶的相分,种子相分即是实有,更不能说见分自证分非实有。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是说缘起的诸法都无自性,各言安立。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佛初转法轮时说色蕴自性,举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食,三十菩提分等自性分别;
二转法轮说诸法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盘,于是皆称赞是甚奇希有,但是称赞过后,仍然说是不了义。
三转法轮仍然说诸法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性净涅槃,这第三时了义之教与二时的不同。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就是显了,决定。不了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三自性:

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

三无性:

遍计所执相无自性: 是说牛上没有马的自性,但是没否定牛上有牛的自性。遍计所执是没有的,是识变现出来的,识还是有的。

依他起生无自性: 是说它不能靠自己生起,一个瓶子上没有“我”性,但瓶子还是有瓶子的性。

圆成实胜义无自性: 圆成实即是胜义,又是无遍计所执的自性,圆成实自己还是有自性的。

2. 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唯识的诸法无自性只是否定了一部分法的自性。阿赖耶识是有自性的,所以圆成实依他起有自性,其他都是由阿赖耶识变现的,无自性。

中观是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有的。无法自己独立,永远不变地存在。

3. 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根本乘。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讲大乘般若,一切法空无自性,无相。

三转法轮:在广严城,说解深密,非有非空之教,大乘唯识。

4. 了不了义是何义?

权实,了义为实,是究竟说,不了义是权巧方便,是不究竟说。

下部派不讨论了不了义,唯识是按照时间判断了不了义,中观按理路来判断。

唯识2组慧观

1、三自性与三无性如何解释?

答:三自性: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

唯识说三性都无自性:初即相无性,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所执我法性,遍计所执是相无自性,依他起是生无自性,圆成实是胜义无自性。

2、唯识的诸法无自性与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有什么不同?

答:唯识说假法不能为种子作所依,阿赖耶识为种子作所依,种子即是实有,种子是阿赖耶的相分,种子相分即是实有,更不能说见分自证分非实有。

中观的诸法无自性是说缘起的诸法都无自性,各言安立。

3、三转法轮是如何安立的?

答:初转法轮: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根本乘。

二转法轮:在灵鹫峰,讲大乘般若,一切法空无自性,无相。

三转法轮:在广严城,说解深密,非有非空之教,大乘唯识。

4、了不了义是何义?

答:了就是显了,决定。不了即是不显了,未决定之意。

PreviousPage 2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