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一、课

Page 1 of 2Next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第一课: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因是三界唯识,是佛说的。

唯识的逻辑:法无我就是大乘(外境没有,三界唯识)。

三界唯识:以“三界唯识”为自己的宗见,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唯有识,没有其它的外境;一切都是识变的,没有离识以外的境;除了识及与识有关的心所法之外,其它是没有的。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世亲菩萨假设他派对唯识宗提出四个问题来为难唯识。

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此“色等外法”要具有二义,一是实有,非同空华。二是离识而有,不同翳相。)色等识生的时候,并不缘那些离开识之外实有的外法,那么过失就来了。

①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此说定处不成)

②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此说定时不成)

③同一处所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此说相续不决定不成)

④复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此说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指有情的异名。无有常一不变的实我,但由五蕴,因果成流,不断不常,前后相续。

外境即无,但由识变,有情的识各异,所变的应该不一样,即相续决定。为什么有情共见一境,如人共见终南山,即相续不决定。可见外境是实有的。

唯识四组:  慧名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安立大乘的因是来自佛说的。三界唯识法无我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第一难: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眼等识)不缘色等(外境),为什么此识有的地方生,而非一切处都生?第二难:何故此处有时识起,而非一切时有识起?第三难:同一处时有多个相续看到相同境,而不是随一个人的识生?第四难:若无外境梦中所现饮食等,寻香城等为什么没有作用?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是第三难:若无实境为什么同一时处,多人共见一个境。

唯识建立大乘,就是三界唯识无境。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只有识,没有离开识以外的客观外境。

答2:他派提难有四个: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是。色等识生,不缘色等。1难:处决定不应成。2时决定不成。3相续不应成。4作用不应成

答3:相续是每个有情想法不同、不是统一的、每个有情的心识都有自己的认知与判断,人唯见自己心中想的境和物。就像眼睛有毛病的人,有的见空中有头发,有的见空有苍蝇,眼睛没毛病的人就看不到这些。z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安立大乘的因是法无我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

即:在同一处所,同一时间,有很多有情,每个人的识不同,看到的是各自的识,应该不一样,即相续决定。但事实是,大家看到的都一样,即相续不决定。所以说是识变的不对,应该有外境。

三组 华藏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安立大乘的因是: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他派提的有四难: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
一: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
二:何处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
三: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
四:復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
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此四)皆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是第三个难。相续者,人生之异名。人唯见自心中的境物,应该每个人见到不一样,而实与众人有同等之感觉,为何人人都共见?如果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但现在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由一人所变啊。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安立大乘的因是--法无我,比如唯识的法无我是唯识无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他派的难是:若识无实境,则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即若无离识外境则四义不成:处决定不成;时决定不成;相续不决定不成;有作用不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是指若离识无境,那为什么在同一处时,不同的有情都能共见同一境?若都是唯识所现,那不同有情应有不同识生起,应有的见,有的不见,或有的见此,有的见彼才对。既然不同相续能同一处时同见一境,所以可见外境实有。

 

  1. 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法无我就是大乘。安立大乘中所立三界法皆有唯识,外界没有。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若实无实境,则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若离识实有色(声、香、味、触)等外法,色(声、香、味、触)等识生不缘色(声、香、味、触)等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定处决定不应成;定时决定不成;不定相续不应成;有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每个有情想法不同,外人认为:如果心识不同,看到的境也应该不同;不同的心识却看到同样的境,说明外境非识所变,认为“相续不决定”唯识得道理不成立。

 

华证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安立大乘的因是破除法我,证得法无我。

2、他派所提的难是什么?

如果只有识没有外境的话,那么处决定不应成,时决定不应成,相续不决定不应成,有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首先,如果外境没有,随着识而变现,每个人的识不一样,所变的外境就不同。实际状况是,很多有情可以共见一境,这该如何解释?难道不可以证明外境实有吗?

其次,如果各人所见尽随识生而不相同,那就有世间现量相违的过失。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因1:以契经说三界唯心(以圣教量为因)。

因2:唯识以“法无我(心外无境)”安立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第一、从处所决定的角度来讲,

你的识,能不能随时变出天安门?不能。证明“唯识无境” 不成立。

第二、从时间决定的角度来讲,

你能不能随时看到下雪?不能。证明“唯识无境”不成立。

第三、从相续不决定(每个有情想法不同)来说,“唯识无境”不成立。

第四、从一切法有作用的角度来讲,证明“唯识无境”不成立。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相续不决定,意思是在同样的地方、时间,有很多有情,有不同的想法,在这样的基础上,

张三李四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证明外境实有。

按“唯识”的观点,应该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同才对,

但是,能不能张三看到车、李四看到花?不能。证明“唯识无境”不对。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能安立大乘的因是:是根据佛经说的,佛说三界唯心,“三界唯识”是唯识宗的宗见。唯识宗是大乘宗派。唯识宗的逻辑是:“法无我”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他派提的有四难:识外没有实有的外境,那么问题就是定处、定时、相续不定、有作用物这些都不应成立。色等识生的时候,并不缘那些离开识之外实在有的外法,有过失。

一: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为什么这些识有的地方能生,有的地方不能生。他派的认为天安门是实在有的,天安门就是在北京,如果天安门在识里面,那么应该随时都能看见。不是非得跑到北京才能看见,因此处所决定不能成立。

二:何处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某一时间识就能生起,另一时间识就不生,例如晚上跑到山里,漆黑一片啥也看不见,而白天就能看见山里的景色。外景如果在识里面,那么应该什么时候都能看,为什么这个识是有时候生起,非一切时?

三: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若外境是假的,你说是识变的,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有众多相续,应当一个有情看见,其余的有情应一定看不见。就像眼睛有毛病的人能看见苍蝇(飞蚊症),眼睛没毛病的人看不见那些苍蝇。

四:他派说如果都是识变的,离开识以外没有实在有的外境,但是识变出来的东西没有作用,比如怎么解释梦里面吃了东西,醒来还是饿;梦里面被打,醒来一点伤痕也没有;梦里面吃了毒药,醒来还活着。梦里面穿着衣服,醒来一件也没有,这表明,识变的东西是没有作用的。应该有真实的外境。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有情的相续不一样,他派主张外境是实有的。不然有情应该只能见自己识变现的境,不能见其他有情的识变现的境。如果外境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同样的外境,但现在是人人共见,他派以此说明,外境是实有,

5组般若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安立大乘的因是:以契经说,三界唯心。法无我就是大乘,外境没有,三界唯识。没有离识以外的境;除了识及与识有关的心所法之外,其它是没有的。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世亲菩萨假设他派对唯识宗提出四个问题来为难唯识。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

(1)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这里是说处所不成)

②何故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这里是说时间不成)

③同一处所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这里是说众生不决定也不成)

④复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这是说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指有情的异名。
相续不决定,说明外境也没有,但由识变,有情的识各有不同,所变的也不一样,为什么有情共见一境,这不符合唯识无境。就像眼睛有毛病的人,有的见头发,有的见苍蝇,眼睛没毛病的人就看不到这些。可见外境是实有的,如同我们能看到天安门。

1,以契经说三界唯识。

2,若只有识而无实外境,下面几件事情是讲不通的:时决定、处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是不能成立的

3,相续,指有情。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情的心识各不相同。既然三界唯识无境,那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同一事物,有情所见应千差万别,而不是所见相同。但现实情况却是所见相同,如一群人同时站在天安门前,看到的都是天安门,而不会是张三看见的是黄河,李四看见的是黄山等。从而可以证明:外境是假的,识所变的不成立。

1、 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唯识宗安立大乘的因是法无我。

2、 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他派所提的难有四个:
第一、 因为处所决定,唯识无境不成。

如只有在北京才能看到天安门,在别的地方就看不到。如果外境是识变现的,那应该在哪里都能看到。

第二、 因为时间决定,唯识无境不成。

如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雪花,在白天才能看到太阳,在晚上才能看到星星。如果外境是识变现的,那应该随时想看,随时就能看到。

第三、 因为相续不决定,唯识无境不成。

每个有情的相续不同,每个人心里的想法不同,每个人看到的应不同。但现实中,大家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外境,所以外境是实有的,不是识变现的。

第四、 因为有作用,唯识无境不成。

如果外境是识变现的,那就应像梦里梦到的馒头、包子、刀杖等,没有实际的作用。或像熏香城等,没有城的作用。

但现实中,我们吃馒头包子,肚子会饱;刀杖打在我们身上,我们会疼;每个城市也都有作用,供大家居住等。现实中的电脑桌子椅子,也都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的,不是识变现的。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就是说,如果外境是所变现的,每个有情的心识不同,心里想的不一样,每个人看到的外境应该都不一样。那为什么大家在同一个时间和地点,看到的境都是相同的呢?

唯识四组 德慧师兄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以见上分,承许法无我即安立力大乘宗。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他派针对唯识无实境提出四↑问难,若境非实,则处决定不应成,时决定不应成,相续不决定不应成,有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此难意指,若境是识所变,则某一外境决定是某一有情所变,不决定是一有情或说是多有情,多有情之识变现同一物不应成立?

(唯识四组)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安⽴⼤乘三界唯识,以契经说,三界唯⼼。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第一个四事不成难。即于此义,有设难⾔。颂⽈:

若识⽆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不应成。

「即于此义,有设难⾔」,针对我们所说的唯识道理,有⼈问难,即第⼀个颂。「若识⽆实境」,假使只有识、没有实境,就有下⾯⼏个讲不通的事情,「即处时决定」,处决定不应成⽴,时决定也不应成⽴,「相续不决定」也不应成⽴,

「作⽤不应成」,作⽤也没有了。假如说只有识没有外境,就有这么四件事情讲不通。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之难是指:如果外境是心识所变现,没有实有的外境,既然外境是心识所变,那每个人的心识所变现的外境应该是不一样的,不可能会看到同一个外境。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能安立大乘的因:一是以契经说三界唯心;二是唯识以法无我(心外无境)而安立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唯识家的宗旨——“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

他派提出四难:

①外境非实有“处决定“不应成;

(若是识所变,能不能随时变出大海?不能。只有到了海边在才能看到大海,证明“唯识无境” 不成立。)

(2) 外境非实有“时决定”不应成;

(你能不能随时看到大阳?不能。晚上就看不到了,这就证明“唯识无境”不成立。)

(3) 外境非实有“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从相续不决定(每个有情想法不同)看到的应不同。但现实中,大家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外境,这是证明“唯识无境”不成立。)

(4) 外境非实有“有作用”不应成。

(从一切法有作用的角度来说, “唯识无境”不能成立。比如馒头、包子等,如“识”所变的吃不饱,没有实际的作用。)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是第三个难。相续者,指有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有情的心识各不相同。既然三界唯识无境,那应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同一事物,有情所见应千差万别,而不是所见相同。但现实情况却是所见相同,如一群人同时站在布达拉宫前,看到的都是布达拉宫,而不会是张三看见的是大海,李四看见的是高山等。由此证明“唯识无境”是不能成立的。

1安利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唯识宗观点安立大乘三界唯识,外镜是心识所显现的相分,没有离开识以外的外境。最后证得能取所取二取空。依行持判定发菩提心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什么?

如果没有真实的外境,唯有心识所显现,第一难:处所不应决定,随时都可以想看自己想见到的处所。第二难,时间不应决定,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冬天的雪。第三难,相续不决定不应成立,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不可以一个恶鬼看到了浓河,其他的恶鬼也看的是浓河。第四难:作用不应成立,梦中竟随无时而有损失精血等用。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

有情在同一时间同一处所心里想法不一样。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唯识的逻辑法无我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若识无实境,则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每位有情的想法都不一样,那为什么每位有情站在天安门面前都能看到天安门?应该每位有情想的不一样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才对啊。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一三界唯识,佛经说三界唯心,心与识同体异名。
二见上法无我就是大乘,唯识认为外境没有就是法无我,法无我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假如按照你们唯识的观点,只有识没有真实的外境,那么从处的角度,从时间的角度,相续不决定,外境有作用,四事不能成立。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如果只有识没有实有的外境,那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有很多有情,每个有情的心识都不一样,应该看到的不一样,但事实我们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三组,明慧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安立大乘的因是: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他派提的有四难:若离识,实有色等外法。色等识生不缘色等。
一:何因此识有处得生,非一切处?
二:何处此处有时识起。非一切时?
三: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如眩翳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翳有此识生。
四:復有何因诸眩翳者所见发等无发等用。梦中所得饮食刀杖毒药衣等无饮等用。寻香城等无城等用?余发等物其用非无。
若实同无,色等外境。唯有内识,似外境生。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此四)皆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同一处时,有多相续,何不决定随一识生?
即:在同一处所,同一时间,有很多有情,每个人的识不同,看到的是各自的识,应该不一样,即相续决定。但事实是,大家看到的都一样,即相续不决定。所以说是识变的不对,应该有外境。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契經說三界唯心&意&識&了,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翳見發蠅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

假設離識無真實的外境,那麼

處決定不應成,如在此處看不到彼處的風景

時決定不應成,如在夏天看不到冬天的雪

相續不決定不應成,如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們應該看到不同的風景

有作用不應成,如在尋香城聞不到香味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

如果外境都是识所变,每个有情的识都不一样,那应该看到的外境都不一样,但是同在一个房间里的有情会同时看到房间里的一台电视,那就说明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契經說三界唯心&意&識&了,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有眩翳見發蠅等,此中都無少分實義。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

假設離識無真實的外境,那麼

處決定不應成,如在此處看不到彼處的風景

時決定不應成,如在夏天看不到冬天的雪

相續不決定不應成,如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們應該看到不同的風景

有作用不應成,如在尋香城聞不到香味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

如果外境都是识所变,每个有情的识都不一样,那应该看到的外境都不一样,但是同在一个房间里的有情会同时看到房间里的一台电视,那就说明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

1.  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一,处决定不应成  二,时决定不应成  三,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四,有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世事乖宗难。

外境由识变,那么同一个时间地点有不同心识的有情,他们看到的东西应该不同才对比如只有飞蚊症的人才能看到幻影,没有飞蚊症的人就看不到。他们怎么能看到的东西是一样的呢?

第一课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依经里佛说的: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外人的观点是离开识有色声香味触外法,假如色等识生不缘色等,眼识生不缘色,耳识生不缘声,舌识生不缘味等这样的话,何因眼识见色有的地能见,有的地方见不到,何因耳识听声音,有的地方听到,有的地方听不到,处处有识,为什么有的地产生,有的地方不生,非一切处呢?第一个问难。

何故此处有时识起,如见太阳一定要白天才能见,晚上见不到,不是随时可见呢?第二个问难。

同一处有多相续,每个人想法不一样,看到的境也应该不一样,为何大家都在一处,同时,同见一个境呢?这是第三个难。

为什么梦中所得的饮食,刀杖、毒药、衣等都是没有作用呢?

如果没有实境,都是心所现的,那都没有作用。如我们看到的手机、馒头等一定是有作用的,武汉、北京等这些大城市是有作用的,从作用的角度来讲,你唯识说没有外境,作用不应成,这是第四个问难。

外人以这四个道理来破:唯识无境 是不成立的。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同一处有多个有情,每个人想法不一样,看到的境也应该不一样,为何大家都在一处,同时,同见一个境呢?如眩瞖人见发蝇等,非无眩瞖有此识生.眼睛有病的人见空中有毛发苍蝇等,眼睛没有病的人看不见毛发苍蝇等,这就说明外境不是心所现.如果是心所现,那所有的人都应该看到苍蝇毛发等,那有人看的到,有的人看不到,这说明是有外境的。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能安立大乘的因是圣言量,以契经说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他派针对唯识宗提出的三界唯识提出四难:若离外境有识生起,一是处决定不应成,二是时决定不应成,三是相续不决定不应成,四是有作用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是他派提出的第三难:如同处同时有很多有情能同见山,若生识不需缘外色,为何不只是一个有情见到而其余有情见不到山?难唯识生识不缘色不成立; 若外境是心所现,每个有情想法不同、所现不同、所见也不同,但实际情况是有情同处同时所见相同,难唯识外境是心所现不成立。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能安立大乘的因,指圣言量,三界唯心;唯识的逻辑外境没有,即法无我就是大乘。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①处决定不成立

②时决定不成立

③相续不决定不成立

④作用也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外人认为:若外境是假的,唯识所变,在同一时、同一处,各人所见应有差别,十个人应该能看到十个境,为什么十个人看到的是同一个境呢?就像眼睛有毛病的人能看到头发、苍蝇,但没毛病的人却看不到。说明外境不是心所现,否则应该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到。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安立大乘三界唯心,以契经说故。所以能安立的因是圣言量,即佛说。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如果没有实有的外境(心外),则处决定、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等四义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若三界唯心,则不同的有情所见应不相同,识有差别故。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以契经说三界唯心,心,意,识,了,名之差别。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若识无实境,定处,定时,不定相续,有作用物皆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不决定,却能看到同样的东西,外人认为这就证明外境是实有。

     而唯识认为这不能证明外境就是实有,比如脓河,它是假有。

1、能安立大乘的因是什么?

答:从唯识宗角度,通达“法无我”就是大乘;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以契經說三界唯心。

2、他派所提的难是何?

答:若識無實境,則處時決定,相續不決定,作用不應成。

假如离开识没有实有的色等(声香味触)外境,一切法都只有内识变现的似外境生,就有以下过失:

处决定不成立,唯识所现,为何不是一切处都能生,而是只有决定的地方才能见?

时决定不成立,唯识所现,为何不是一切时都能生,而是只有特定的时间才能见?

相续不决定不成立,唯识所现,人人想法不同,为何不是只有一个人见,而是人人都共见?

有作用不成立,唯识所现,除了眼有病看到的东西假的不起作用,但为何现在吃的用的等等是有作用?

证明唯识不对,外境是实有的。

3、相续不决定是什么难?

答:相续指有情,每个人想法各不同;如果按唯识观点,外境都是假的,每个人想法不同就应该每个人见到的东西都不同才对。但在同处、同时,多相续都共见一样的外境,外人认为唯识无实境不对。

Page 1 of 2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