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无痴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如何修无痴?无痴与无明何别?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3年7月6日, 下午6:47谓痴对治,如实正行为性。以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无痴?不断听闻,得闻慧;不断思辩,与同修讨论,得思慧;在定中观择,得修慧。智慧生多少,愚痴灭多少,无痴生多少。还可祈求佛菩萨加持,智慧增长更快。
无痴与无明差别很大,一善一恶之两极也,应该是痴与无明何别?
无明有二解,一者邪解,理解错了,邪知邪见等;二者未解,完全不知道。传说痴属于未解,愚痴不了解的状态。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明即是愚痴,简称痴。不管是不理解还是理解错了,都是无明,或者愚痴。
谓痴对治,如实正行为性。以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无痴?不断听闻,得闻慧;不断思辩,与同修讨论,得思慧;在定中观择,得修慧。智慧生多少,愚痴灭多少,无痴生多少。还可祈求佛菩萨加持,智慧增长更快。
无痴与无明差别很大,一善一恶之两极也,应该是痴与无明何别?
无明有二解,一者邪解,理解错了,邪知邪见等;二者未解,完全不知道。传说痴属于未解,愚痴不了解的状态。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无明即是愚痴,简称痴。不管是不理解还是理解错了,都是无明,或者愚痴。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3年7月7日, 上午11:06无痴以对治痴,对三宝四谛十二因缘等正法真理非常正确的了知,努力的修行,为体性;
无痴以恶行不起为业,痴对治了,事理明明白白了,不起恶行了,还要作善法;
修无痴:对治痴,皈依三宝,次第闻思修四谛 十二因缘,依止善知识,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
无痴与无明区别:无痴是对治无明的;无痴是善心所之一,对治不善法或烦恼,对事理明明白白,不起恶行还要作善业;无明是根本烦恼心所之一,没有智慧,不懂,不了解,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无痴以对治痴,对三宝四谛十二因缘等正法真理非常正确的了知,努力的修行,为体性;
无痴以恶行不起为业,痴对治了,事理明明白白了,不起恶行了,还要作善法;
修无痴:对治痴,皈依三宝,次第闻思修四谛 十二因缘,依止善知识,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
无痴与无明区别:无痴是对治无明的;无痴是善心所之一,对治不善法或烦恼,对事理明明白白,不起恶行还要作善业;无明是根本烦恼心所之一,没有智慧,不懂,不了解,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7月7日, 下午9:47如实正行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无痴?
广闻思及修戒定慧,对一切事都能清清楚楚的了解,对四谛、十二因缘能够正确的了知
无痴是善业对治恶行的,对一切事都能清清楚楚的如实正行的了知
无明是根本烦恼,是三毒之中最厉害的毒,对一切事都不能清楚的了知的一种状态
如实正行为性;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无痴?
广闻思及修戒定慧,对一切事都能清清楚楚的了解,对四谛、十二因缘能够正确的了知
无痴是善业对治恶行的,对一切事都能清清楚楚的如实正行的了知
无明是根本烦恼,是三毒之中最厉害的毒,对一切事都不能清楚的了知的一种状态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3年7月9日, 上午10:14无痴——是对治痴,如实正行为性,对四圣谛、十二缘起的道理如实了知为义。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正知正念通过闻思学习对四圣谛、十二缘起能够正确地了知,知道它的内涵,而且完全理解为性不糊涂,总样去修。
无痴与无明的区别:无痴是知道了懂了,明白道理了。无明:是不理解,不知道不懂其中的内涵。
无痴——是对治痴,如实正行为性,对四圣谛、十二缘起的道理如实了知为义。恶行不起所依为业。
如何修——正知正念通过闻思学习对四圣谛、十二缘起能够正确地了知,知道它的内涵,而且完全理解为性不糊涂,总样去修。
无痴与无明的区别:无痴是知道了懂了,明白道理了。无明:是不理解,不知道不懂其中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