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89、胜解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如何修胜解?

.

谓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余无引转为业

如世尊说,我们应观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炎,行如芭蕉,识如幻境,对此产生决定性,产生胜解。

胜解谓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决定境,如理所了知的,印可为性。

此增胜故,余所不能引,余无引转为业。

如何修胜解?按善知识的教授,闻思修佛法,串习,对此产生决定性,产生胜解。

 

1、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2、余无引转为业。

3、谓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如理了知,对这些法的生起决定的胜解,任何力量也改变不了。如所缘实境、或义理境,无所犹豫。如缘青色,计此为青,不疑为红为蓝。

 

胜解心所以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六度四摄、十二因缘等等决定境,如理的了知,产生决定认可为体性;

胜解心所以决定境的认可不可动摇不可转变毫不怀疑为业;

修胜解心所:皈依三宝、修信心所、按次第对佛法闻思修。

 

 

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于决定境,印可为性后,余无引转为业

多闻思善法,产生定解

胜解以何为性:于五蕴等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以何为业:于决定境,余无引转为业。

亲近善知识,广大听闻,勤于思考,如理修习,产生定解。

胜解,印可为性,无引转为业

胜解的所缘境是决定境,于三宝、二谛、四谛法门深入闻思,定中修持,当有决定境,起胜解心所

胜解以何为体性?

决定境,如理的了知,产生决定认可为体性。

以何为业?

胜解心所以决定境的认可不可动摇不可转变毫不怀疑为业。

如何修胜解?

皈依三宝、修信心所、按次第对佛法闻思修。

于五蕴十二处有漏无漏等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即是胜解。以不可(为其他人、学说、宗教)引转为业。

胜解是靠修出来的,不会凭空对某事产生胜解。如何修?唯有不断闻思,理解才能不断深入;加上不断座上修,通过“慧心所”去简择、思辨,就能刻入骨髓,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念,此即胜解心生起。

      胜解——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决定境指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识如幻境,这五蕴都是假的是虚幻的,生起胜解心就不会怀疑了。

      胜解决定了,即印持义余无引转为业,对佛三宝的功德生起胜解就不会被其他的邪魔外道转了。

      如何修——跟着师父听闻教法,多读经论,业余多听课件,通过闻思落实在行持当中,这样对法才会生起胜解。

答:以何为体:於決定境,如所了知,印可為性;

以何为业:餘無引轉為業;

如何修胜解:于佛教法,先听闻,再如理思维观察、印可,于所决定境起胜解;

 

    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余无引转为业。

   谓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如理了知,对这些法的生起决定的胜解

如何修胜解:于佛教法,先听闻,再如理思维观察、印可,于所决定境起胜解;

 

 

于决定境,胜解心所对一个事情,它决定了,毫无怀疑,如所了知,如理所了知的,印可为性;言决定者,即印持义,印章盖好了,不会动摇,其余的人或其余的道理不能再把你转弯,不会回头,于无引转为业。

如何修胜解?

通过闻思观修,一遍又一遍的串习三宝的功德利益,心里生起对三宝的信心,有求知欲,以欲乐心闻法及思维能安住法忍,透过慧心所简别、抉择、推求得到胜解,不会改变。

    于决定境,如所了知,印可为性。

    余无引转为业。

   谓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如理了知,对这些法的生起决定的胜解

胜解如何修:皈依三宝,相信三宝、相信善知识,通过有次第的闻思修,把善心所慢慢修出来强大起来、对三宝生气坚定的信念,坚持学习修心,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心所、慢慢胜解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