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85、触以何为体性?以何为业?

三和合分别为性

与受为业

触,谓根境识在刹那间三和合(眼根对色境产生眼识)分别为性。

受领纳随触,受心所的苦乐全依靠触产生(苦乐当下最直接的心所)

触是依受为业。

触,以根境识三和合分别为性。与受所依为业。

以根境识三和合为体

与受所依为业

触以根境识三和合为体性。

触以受为业

以根境识三和合为体

与受所依为业

触,以根境识三和合分别为性。与受所依为业

三和合分别为性(根境识三和合)

与受所作为业,受心所生起来一定是要依靠触

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与受作为所依为业,受必须靠触才能生起。

答:触以分别为体

      与受所依为业;

      触——根境识三和合,分别为性。

      触与受所依为业,将来产生的受是苦,是乐和不苦不乐都依触而来的。

触以根境识三和合为体性。(眼根对色境产生眼识)

触以受为业

触以三和合—根境识为性;

触以受为业。

体跟业这两个名相,是法相里面经常用的。一个东西它本身叫体,体性,它的作用叫业。如,火大,火就是体,它的作用就是能暖,能够将东西烧熟。

触,谓三和合分别为性。三和合,谓眼色识,如是等。此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为触。与受所依为业

这里三和合,是根、境相对。如根--眼根,境----客观的环境,就是色法。眼界针对色境,眼跟色两个没有参加联系之前,各了各的,都是不相干的。当眼根跟色境碰上了,它就产生识。眼识生起来后,主观性就产生了。

本来是客观的东西,产生主观的变化,这个变化就带了“受”的味道,这个东西我们看了顺眼就喜欢,看了不顺眼就讨厌,这个主观性就带出来了。所以说分别为性

受领纳随触,对于产生的受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都是依靠触来的。所以触与受所依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