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此处修法,首先要思惟什么?
引用于 梵心 在 2024年7月29日, 下午6:15【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此处的修法,是“亲近善知识”的修法,即:首先应当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能快速成佛等,而且要思惟不如理亲近的过患——能引发今生来世各种大苦恼等。其次,应多发起防护之心,即绝不蓄藏分别上师过失的心,并且应随自己所知道的,具体思惟上师戒、定、慧、多闻等各种功德,乃至自己的心还没有生起具有清净状态的信心时,应当这样持续修习。复次,应按上文《华严经》等所说的那样,思惟上师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乃至没有发起至诚的恭敬心时,应当不断地修习。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此处的修法,是“亲近善知识”的修法,即:首先应当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能快速成佛等,而且要思惟不如理亲近的过患——能引发今生来世各种大苦恼等。其次,应多发起防护之心,即绝不蓄藏分别上师过失的心,并且应随自己所知道的,具体思惟上师戒、定、慧、多闻等各种功德,乃至自己的心还没有生起具有清净状态的信心时,应当这样持续修习。复次,应按上文《华严经》等所说的那样,思惟上师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乃至没有发起至诚的恭敬心时,应当不断地修习。
引用于 善生1 在 2024年7月29日, 下午10:30答:这里所讲的修法是依止亲近善知识的修法:1:首先要思维依止亲近善知识的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坟,意乐加竹悉获善业,于作白他利资粮圆满,)2:思维不如理依止善知识的所有过患即是能引发现世及后世的所有痛苦(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3应当多起防护之心,防护观善知识过失的心,一旦有观师过失的心生起,也决不允许蓄藏,立马断除,4:应当随自己所了知,思维善知识的戒定慧及多闻等等功德,乃至自己的心对善知识没有生起具有清净状态的信心之前,应当持续不断地修习,就如华严经中说,我等应当思维善知识对我们已经做了的恩德及正在做的恩德,了乃至在没有生起志试恭敬的心时应当不断持续地修习。
答:这里所讲的修法是依止亲近善知识的修法:1:首先要思维依止亲近善知识的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坟,意乐加竹悉获善业,于作白他利资粮圆满,)2:思维不如理依止善知识的所有过患即是能引发现世及后世的所有痛苦(请为知识若不善依,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3应当多起防护之心,防护观善知识过失的心,一旦有观师过失的心生起,也决不允许蓄藏,立马断除,4:应当随自己所了知,思维善知识的戒定慧及多闻等等功德,乃至自己的心对善知识没有生起具有清净状态的信心之前,应当持续不断地修习,就如华严经中说,我等应当思维善知识对我们已经做了的恩德及正在做的恩德,了乃至在没有生起志试恭敬的心时应当不断持续地修习。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4年7月30日, 上午9:13此处的修法,是指依止善知识这一章节的修法。分四个内容和步骤修习。
首先应当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和不亲近善知识的所有过患(依止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约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不亲近善知识的过患: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二是应多发起防护之心。防护看善知识过失的心,不让观过的心生起来。
三是观善知识的功德。具体思惟善知识戒、定、慧,闻思修等各种功德,直到对善知识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如果生不起来就要恒长修习。
四是思维善知识的恩德。按《华严经》善财菩萨一样,思惟善知识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通过思维发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如未发起,要持久思维修习。
此处的修法,是指依止善知识这一章节的修法。分四个内容和步骤修习。
首先应当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和不亲近善知识的所有过患(依止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约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不亲近善知识的过患: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二是应多发起防护之心。防护看善知识过失的心,不让观过的心生起来。
三是观善知识的功德。具体思惟善知识戒、定、慧,闻思修等各种功德,直到对善知识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如果生不起来就要恒长修习。
四是思维善知识的恩德。按《华严经》善财菩萨一样,思惟善知识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通过思维发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如未发起,要持久思维修习。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7月30日, 上午10:16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
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
引用于 宗莺A 在 2024年7月30日, 下午4:5083、此处修法,首先要思惟什么?
答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一:首先,修习利益与过患的方式。应思维依止善知识能快速成佛等利益,以及不依善知识能引生现世后世苦恼等过患。
二:接着,忆念功德而修信的方式。应当多番策发防护之心,这样思维多次:「我决不容许自己冒出观察师过之心。」应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来思维上师的戒、定、慧及博学多闻等功德,直到自心未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心之间,都必须不断修习。
三:然后,忆念恩德而修恭敬的方式。再依照上文所引的《华严经典》,善才童子意念善知识所说的那样,思维善知识对我们已有及将有的恩德。直到未生起至诚恭敬之前,都要这样不断地修习。
83、此处修法,首先要思惟什么?
答 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一:首先,修习利益与过患的方式。应思维依止善知识能快速成佛等利益,以及不依善知识能引生现世后世苦恼等过患。
二:接着,忆念功德而修信的方式。应当多番策发防护之心,这样思维多次:「我决不容许自己冒出观察师过之心。」应根据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来思维上师的戒、定、慧及博学多闻等功德,直到自心未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心之间,都必须不断修习。
三:然后,忆念恩德而修恭敬的方式。再依照上文所引的《华严经典》,善才童子意念善知识所说的那样,思维善知识对我们已有及将有的恩德。直到未生起至诚恭敬之前,都要这样不断地修习。
引用于 法慈 在 2024年7月31日, 下午2:4083、此处修法,首先要思惟什么?
答: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此处修法,分四个方面:
一、首先应当思维依止善知识的胜利和不亲近善知识的所有过患(依止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约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不亲近善知识的过患: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二、是应多发起防护之心。防护升起分别和观善知识过失的心。
三、观功德、念恩德。观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具体思惟善知识戒、定、慧,闻思修等各种功德,直到对善知识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并要恒长修习。
四、是思维善知识的恩德。思维善知识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通过思维发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
83、此处修法,首先要思惟什么?
答:此处修法者,先应思惟依止胜利速成佛等,及不亲近所有过患,谓能引发现法后世诸大苦等。次应多起防护之心,谓不容蓄分别尊长过失之心,随自所知,应当思惟戒定智慧闻等诸德,乃至自心未起清净行相信时,应恒修习。次应思惟如前经说,于自已作当作诸恩,乃至未发诚敬而修。
此处修法,分四个方面:
一、首先应当思维依止善知识的胜利和不亲近善知识的所有过患(依止胜利: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约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益,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不亲近善知识的过患:于现世中,遭诸疾疫非人损恼。于未来世,当堕恶趣,经无量时受无量苦。)
二、是应多发起防护之心。防护升起分别和观善知识过失的心。
三、观功德、念恩德。观善知识的功德和恩德。具体思惟善知识戒、定、慧,闻思修等各种功德,直到对善知识生起清净行相的信,并要恒长修习。
四、是思维善知识的恩德。思维善知识对自己已经作的和将来作的恩德,通过思维发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
引用于 wangyaojoy 在 2024年7月31日, 下午3:50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
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
引用于 觉慧0517 在 2024年7月31日, 下午10:55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
答: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其数量与次第决定为:第一、思惟依止之胜利与不亲近之过失;第二、忆念功德而修信心;第三、忆念恩德而修恭敬。如是思惟决定后,继而发誓依此而修,正修时以正知正念依所决定而修习,直至发起信心与恭敬心为止。
此处“亲近善知识”之修法,首先应思惟依止善知识之胜利——能快速成佛等;并思惟不亲近之过患——能引发今生后世诸大苦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