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80、无表色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断除无表色?

无表色是有表业所生无见无对色和三摩地所生无见无对色等。

1、善、不善的身语表所生不可显示之色就是无表色。

2、四静虑所生色等。此无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仪、不善律仪等,亦名业,亦名种子。其中无见无对的就是无表色。

如何断除无表色?

善的无表色:

(1)别解脱无表:这期生命结束后就断掉了;说一声“我不信佛了”,就断了。

(2)得定以后,法尔有定共戒。随心转,出定后就没有了。

(3)见道以上,法尔有道共戒(无漏戒)。出定仍然有。

恶的无表色:受皈依、修忏悔。

1.从善恶的身语表业产生。2,三摩地(定)的四静虑所生色。

善的无表色不需要断除,但是恶作,嗔心,邪见可以破坏善的无表色。

恶的无表色需要通过皈依,忏悔,受戒,用佛法对治烦恼才能断除,还要去多做善业,或者通达空性。

 

无表色产生途径有两种:1、有表业所生。2、三摩地所生。

           1、有表业所生:善恶的身语表业产生的无见无对色。

          2、三摩地所生:四静虑所生等无见无对色。

此无表色是所造性,名善律仪、不善律仪等,亦名业,亦名种子。

如何断除无表色?

善的无表色不需要断除。

恶的无表色断除:追愧、忏愧、受皈依受戒等

 

 

无表色,透过身口去造作,才会形成无表色,有善恶之分。因此发心的善恶决定了「无表色」的善恶性。

如何产生:阿毘达磨论师们认为,如果同一性质的发心常常推动身口去造作,就会持续并加强它的无表业,最终成为一种习性。因此,善恶习性的本质或是说身口熏习的力用,就是无表业。习性具有妨善妨恶的功能,就是说好的习惯有阻止做坏事的功能,坏的习惯也会有阻碍做善事的功能。

善的无表色不需要断除,

恶的无表色断除方法:我们要常常造作善业,形成善习。如果有一天恶缘现前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抵抗它而不造恶业。戒体也是这样形成的。

无表色产生途径有两种

 1、有表业所生:善律仪所生,恶律仪所生。

2、三摩地所生:色界四种静虑所生等无见无对色。

 

如何断除无表色?

善的无表色不需要断除。

恶的无表色断除:追愧、忏愧、受皈依受戒等

无表色是依表色或修定而产生的。比如受戒,在经过跪拜、跟随法师念诵、发愿等后,表业已经停止,在得戒的第二刹那就变成了无表色。

1外道修无想定,内道修灭尽定,此二会断现在的无表色。

2舍戒、时限已过、破根本戒会断已生的相应无表色

3若是恶无表,可通过受善戒断除;若是善无表,则要防护而非断除

4死亡会断无表色

1、无表色的产生,有二种:1、由有表业所生的无表色;2、 三摩地所生的无表色。

比如:别解脱戒的杀盗淫妄等五戒,这是有表色。受戒的当下是有表色。受戒的第二刹变成无表色。

2、断除无表色,主要看自心的意乐是否有恶作,如受戒后心生后悔,就会断掉无表色。

无表色:由有表业、修定所产生的无见无对色。如受戒产生的戒体等。

断除无表色:恶的无表色要通过授戒才能断除。

  善的无表色如戒体当产生一个彻底不想继续受或舍戒的的念头时戒体就失掉了。

无表色是从有表业、三摩地所产生的。 例如:受戒是表业,受戒后引发的戒体就是无表色;三摩地是定,定里面有境界产生的色法(无表色)

无表色是四大种所造的,没有四大种(地水火风)的维持,无表色就断了;

比如受了五戒,过了一些时间他不想受了,这个时候戒体还在,等有一天他彻底想这个戒不受了,要放弃掉舍掉,这时戒体的无表色就没有了;

归依三宝后,不要再去归依天魔外道等,不要说我不归依三宝,不信三宝的话,归依体的无表色就不会失去;反之

恶的无表色断掉可以通过受善戒,如受八关斋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