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79、《对法》说:“定不能转。”何为定业?究竟可以转变否?

定将感果的业谓定业

诸契经以《律经》皆云:“诸业纵百劫不失。”意指未修四力对治;
若如前说,能以四力对治净除,纵定受业亦能净化,此为《八千颂释》所说。

决定会感果的业是定业。

按下部派的观点定业是不可转的,如何作亦不能解脱轮回的。

按大悲导师了义的说法,定业是可以转的,而且还有具体的方法来转。

(1)一定能感果的业是定业。

(2)如果已经感的异熟果的,难以净除。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除非力量极强,如金刚公主,通过忏悔忆念佛像而改变容貌。但是多数已经感果的是难以改变的。如盲聋喑哑,肢体残缺的。

在因位尚为感果的定业,通过四力忏悔是可以转变的,可以不感果,或者感轻微果。如同孙陀罗难陀极贪妻子,指鬘杀害九百九十九人,未生怨杀害父王等亦由忏悔清净,前二得阿罗汉果。 

 

  定业是一定会感果的业。除了已经感果的业无法改变外,未感果的业则一切皆有可能。随自己的信心、决心、修法的数量不同,罪业所感果报会损减、微薄、永尽。

一定感果的业叫定业。已经感果的不可以转,比如生在旁生之中,身体有残疾。没感果的下部派认为不能转,大乘认为造无间之业也可以忏悔清净,虽不能成圣,亦能阻断恶趣之门。

定业:一定会引生后世的中阴或在后世一定要领果报的。

《俱舍论》说“定不能转”,对于下部派来说:定业不能转,是不了义的说法。

然于了义经中,亦说虽造无间之业,亦可忏悔清净。

定业通过四力忏悔可以清净

四力:指依止力、追悔力、遮止力、对治力

定业是受报时间及轻重皆已决定,反之则是不定业。如何判断某一业力属于定业或不定业呢?主要通过两点。首先,根据行为动机判断,考量这一行为是否故意造作。若是有心为之,便属于定业。若是无心造作,如无意间伤害到其他众生,虽也造下业力,多属不定业,来世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对法》说:“定不能转。”。应知大悲导师曾宣众多了不了义之法,彼于劣乘法中虽作如是之说。然于了义经中,亦说虽造无间之业,亦可忏悔清净,如孙陀罗难陀极贪妻子,指鬘杀害九百九十九人,未生怨杀害父王等亦由忏悔清净,前二得阿罗汉果。娑嚩迦杀母亦得清净,生地狱中如击彩球,其后生天,依佛说法而得预流。应作是念,虽不能与彼等同等为圣,然亦能阻断恶趣之门。由此发起猛利出离之心。

答:决定能感果的业是定业;

《对法》中说:定不能转,是二乘说法;(不了义说)

上部派:定业可转;(了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