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67.请举例说明如何理解道之主体和道之支分?

就像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坐姿;我们走路的时候,最重要的主体是步态,两条腿逐次前移最重要,坐在这里腿不起作用,走路要用到腿;我们写字的时候,手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主体和支分之关系,有类于此。

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坐姿;我们走路的时候,最重要的主体是步态,两条腿逐次前移最重要,坐在这里腿不起作用,走路要用到腿;我们写字的时候,手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主体和支分之关系,有类于此。

如:修皈依一个月,每天两坐,在此期间还要听闻学习师父传授的其他法义。

这一个月里每天两座的修皈依就是主体,听闻就是支分。(当然听闻还是要用心哦!不是马马虎虎,迟到早退,两天打渔三天嗮网)

理解为是学习的次第,现有学习的目标方向,比如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要先从下士道开始学习然后中士道到上士道的,下士道是中士道的基础 ,中士道是上士道的基础。

答:我们学习道次第,先从基础学起,按照次第一步一步学,才可能有成就,其他就是分支了。

答:比如,就像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坐姿;我们走路的时候,最重要的主体是步态,两条腿逐次前移最重要,坐在这里腿不起作用,走路要用到腿;我们写字的时候,手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主体和支分之关系,有类于此。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有些是道的主体,有些是道的支分。就像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坐姿;我们走路的时候,最重要的主体是步态,两条腿逐次前移最重要,坐在这里腿不起作用,走路要用到腿;我们写字的时候,手是最重要的。所谓的主体和支分之关系,有类于此。

 

三主要道是我们成佛之道的主体,皈依、四谛等是支分。但依学修的不同阶段、次第,主体与支分会有差异、转变。如初修者应以皈依为主,出离心等则为支分。又如学久后对三宝的信心坚定,则以慈悲心为主、皈依为支分。它们之间并不相违。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答:就像我自己目前的情况是先好好学习就是主体,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学习,其他修就是支分

 

成佛之大乘道支,含摄一切经典,《菩提道次第》有的部分为道之主体,有的部分为道之支分。必须顺从不同根器之人去因材施教,依学修不同阶段次第去施设主体与支分的调整,互不相违。

学佛为主体,次第学习是道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