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宗大师为什么提出“一切圣教无违”?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3年9月27日, 上午6:29因众生业力差异而随缘应化八万四千种法门,无量的教派但是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的。要想了知其中的道理只有逐渐去闻思修行,有次第,有步骤地在善知识引导下进行修学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至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因众生业力差异而随缘应化八万四千种法门,无量的教派但是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的。要想了知其中的道理只有逐渐去闻思修行,有次第,有步骤地在善知识引导下进行修学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至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引用于 传吉 在 2023年9月27日, 下午1:09答:因众生业力差异,根基不同,而随缘应化八万四千种法门,无量的教派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的。
要想了知其中的道理只有逐渐去闻思修行,有次第,有步骤地在善知识引导下进行修学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至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答:因众生业力差异,根基不同,而随缘应化八万四千种法门,无量的教派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的。
要想了知其中的道理只有逐渐去闻思修行,有次第,有步骤地在善知识引导下进行修学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至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引用于 橄榄 在 2023年9月27日, 下午2:49因众生业力根基差异,随缘应化八万四千法门,善巧方便渡化众生。无量教派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不能诽谤。有次第步骤的在善知识引导下闻思修,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圣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因众生业力根基差异,随缘应化八万四千法门,善巧方便渡化众生。无量教派各教法之间是相融无碍,不能诽谤。有次第步骤的在善知识引导下闻思修,如《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教授能令修行者通晓一切佛之圣教皆为圆满无违,令一切佛陀圣言皆现为教授,令修学者易获佛之密意”。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3年9月27日, 下午3:21佛说的佛都是没有相违的,众生根性不同,根据佛讲的法,选择相应的法来次第修行。例如,初入佛门皈依为要,必须修皈依;若是学佛时间稍久,可能最主要的就是菩提心、出离心这些内容,把自己对佛教的信心增强;学的时间比较长,想解脱了,那这些宗派思想都要知道,什么是中观,什么是空性,那是不是皈依就没有了呢?皈依还是有的,只是不将其作为主要部分。所以,对修行人而言,佛法的内容,有的部分有时是主体,有时是支分,根据人的修持次第而有所不同。
佛说的佛都是没有相违的,众生根性不同,根据佛讲的法,选择相应的法来次第修行。例如,初入佛门皈依为要,必须修皈依;若是学佛时间稍久,可能最主要的就是菩提心、出离心这些内容,把自己对佛教的信心增强;学的时间比较长,想解脱了,那这些宗派思想都要知道,什么是中观,什么是空性,那是不是皈依就没有了呢?皈依还是有的,只是不将其作为主要部分。所以,对修行人而言,佛法的内容,有的部分有时是主体,有时是支分,根据人的修持次第而有所不同。
引用于 骁航 在 2023年9月27日, 下午6:54当时西藏情况是,宗派之间相互攻击,彼此诽谤。即便现在,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可众生根基不同,也有可能透过念佛真能解脱,一定要说念佛人不行,学密法、学论才厉害,那也不一定。佛的戒律也是一样,开遮都为利益众生。佛教里面有很多内容,看起来是非常相违的,我们要能区分其背后原因,我们要透过学“菩提道次第”通达“一切圣教无违”,这是宗大师写《菩提道次第》的第一个目的。
当时西藏情况是,宗派之间相互攻击,彼此诽谤。即便现在,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也经常出现类似情况。可众生根基不同,也有可能透过念佛真能解脱,一定要说念佛人不行,学密法、学论才厉害,那也不一定。佛的戒律也是一样,开遮都为利益众生。佛教里面有很多内容,看起来是非常相违的,我们要能区分其背后原因,我们要透过学“菩提道次第”通达“一切圣教无违”,这是宗大师写《菩提道次第》的第一个目的。
引用于 guanzhihong 在 2023年9月27日, 下午10:59圣者所说的一切圣教是不相违的:他是因众生不同时期 不同根基而说法的
圣者所说的一切圣教是不相违的:他是因众生不同时期 不同根基而说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