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607-608思考题

二八 此十八支實事有幾?

二九 初二定樂與三定樂,是否同一?

三〇 何謂内等淨?

三一 爲什麼要説「喜即是喜受」?

三二 染靜慮中,有禪支否?與淨無漏有何不同?

三三 染靜慮支有何異説?

三四 第四靜慮何故名不動?

三五 生靜慮所有諸受與定靜慮有何不同?

三六 上三靜慮,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

二八 此十八支實事有幾?

答:體唯十一

初靜慮,尋、伺、喜、樂、等持=5

二靜慮,三支(喜、樂、等持)同前,增內凈=增1

三靜慮,等持同前,增行捨、正念、正慧、樂受=增4

四靜慮,行捨、正念 、等持 、增非苦樂受=增1

喜、樂、捨都是受,三禪的樂是受,二禪的喜也是受,捨受也是受

此三合成一個受,那麼體即是九

二九 初二定樂與三定樂,是否同一?

答:不同,初二是輕安樂,第三是樂受

三〇 何謂内等淨?

答:若證得第二靜慮,則於定地亦可離中,有深信生,名內等凈。

信是凈相,故立凈名,離外均流,故名內等,凈而內等,故立內等凈名。

三一 爲什麼要説「喜即是喜受」?

答:上座部等,於心所中,別有喜體,非是喜受,為簡彼故言喜即是喜受。

三二 染靜慮中,有禪支否?與淨無漏有何不同?

答:無

初禪染,無離生喜樂,喜樂非離煩惱而得生

第二染,無內等凈,煩惱濁故

第三染,無正念、正慧,染樂亂故

第四染,無行捨、念清凈,煩惱染故

三三 染靜慮支有何異説?

答:余師觀點,初二染中無輕安,后二染中無行捨,以此二種,大善地攝故染定無

三四 第四靜慮何故名不動?

答:第四靜慮無八災患動,是故世尊說不動

八災,尋、伺、憂、苦、喜、樂、出息、入息

 

三五 生靜慮所有諸受與定靜慮有何不同?

答:

生靜慮,生在天上,受不一樣

定靜慮是修出來的,生初禪的人,眼、耳、身三個識還能起作用

三六 上三靜慮,如何生彼能見聞觸及起表業?

答:生上三地起三識身及發表心,皆初禪系,生在上地要起下地的變化心很容易,所以能見、聞及發表

但是唯無覆無記

不會起下地染污心,因為已斷

不會起下地的善心,因為上地比下地殊勝

無記屬中庸,即不屬善亦不屬惡,所以容易起

所起下地的身識是威儀無記

所起下地的眼、耳識是修所得的通果無記

所起下地的發表心(說話、動作),亦是威儀無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