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6、课

Page 1 of 2Next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五组

(1),如果外境是识所变,那么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某种东西,而不是在固定的地方才能看见某种东西。如,南极冰川,应在任何地方都能见,而不是只在南极才能见。

(2),如果外境是识所变,那么无论什么时间想见什么都能见到,而不是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才能看见某种东西。如,太阳不应该只能在白天见到,夜晚却见不到,应随时都能见到。

(3),如果外境是识所变,那么因为人的心识不同,所以同一个东西,每个人见到的应该不同,不应该相同。如白云,不应该大家见到的都一样,都认定它是白云,而应该各有不同。

(4),如果外境是识所变,那么它就应该没有作用。如馒头是识所变,就没有解除饥饿的作用。火是识所变,就没有燃烧的作用。

Lisa 对这个帖子回复。
Lisa

三组 · 华藏: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此四难是小乘,外道等对唯识宗的嗜“识外无境”而提岀四个难。

1:“处决定”小乘及外道认为,如果外境非实有,中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譬如:为什么在北京才能见到天安门?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都,才能见物的识呢?

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要见到才对啊。譬如:如果没有时间的决定,在寒凉的北方也能见到春夏才有的鲜花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谓有情,众生在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一人心识所变,那末,应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一人所变啊。譬如:面前山河大地大家都共同可见。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道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

如果外境非實有,是由識所變的話,那沒有物的地方也可以生見物的識,為何要有物的地方才能生見物的識呢?那麼何必要有決定的處所呢?所以,處決定就不應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

如果外境非實有,是由識所變的話,那時時都有心,時時都可以變,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時間才能生見物的識呢?所以,時決定就不應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

如果相續不決定,那就是說外境是由一人所變,既然是由一人所變,那只能由所變之人所見,為何人人都可見?設若真是唯識所變化的,就不應該眾多有情共見,不決定由一人所見,所以,既是人人共見,外境是實有,決非由一人所變。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

如果外境非實有,為何所見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比如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那麼外境就是實有,否則作用就不應當成。

 

五组华证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小乘、外道诘难唯识说,如果“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那么就会出现麻烦是,世间本来是处所决定人能否见到外物,譬如要看大海,必要到海边才成,身处内陆地区看不到。但是,外境是没有的,均由识所变现,那么这个处所决定的规律就不成立了。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世间之人能否见到外物,还受到世间的影响,晚上就看不到太阳,如果“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这个时决定的规律就被破掉了,所以小乘、外道认为唯识所现的观点是错误的。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外道、小乘人认为,如果按照唯识观点,“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的话,那么人们所见外物一定是不决定的,就是每人根据个人喜好不同,即便处于同一时段,面前所现之境一定是不同的。可实际情况是,当外境现前时,不同之人看到的是同一外境,这样相续不决定就不成立了。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答:外境所现之物,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譬如,用手打人,那人会觉得疼。如果如唯识“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即是识所现,外物这种彼此作用,就不会存在了。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此四难是小乘,外道等对唯识宗的嗜“识外无境”而提岀四个难。

1:“处决定”小乘及外道认为,如果外境非实有,中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譬如:为什么在北京才能见到天安门?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都,才能见物的识呢?

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要见到才对啊。譬如:如果没有时间的决定,在寒凉的北方也能见到春夏才有的鲜花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谓有情,众生在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一人心识所变,那末,应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一人所变啊。譬如:面前山河大地大家都共同可见。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道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日光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依小乘、外道的说法,为什么这个识,有的地方能生,有的地方就不能生?跑到西藏布达拉宫那个地方,眼识就能看到布达拉宫,你在那个地方就能看到,不在那个地方就看不到。如果说布达拉宫就在识里边,那应该是你的识要看就能看到,不看就看不到,可实际情况是一定要跑到布达拉宫那个地方才能看到。所以说处决定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例如:夜里跑出去,漆黑一片,看不到,天亮了才能看到,如果就在识里边,那不要等外边的这个客观外境,什么时候都能看。所以说“时决定”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就是有情的异名,“不决定”是说外境即是由一人所变,那么应当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这个理由恐怕说不通。若外境是假的,则各人所见应有差别,而实际情况是同一时,同一处,人人看到的都一样,你说识变的。这个不对头。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一切法都是由识变的,没有实有的外境,就有问题,梦里边你吃了很多饮食,醒过来时还是饿的,这表明,这个识变的东西是没有作用的。然而实际情况是所见之外物都有作用,如水有淹的作用,火有烧的作用等,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作用就不应当成就。

明贤师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处,空间固定的地方,例如北京。
处决定不应成:因为你们说外境是不存在的,都是心所现的,既然是唯心所造,我随时都可以现出北京,不需要去北京才能看到北京嘛!你说没有外境,从处决定的角度来看是不成立的。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时决定不应成:你们说外境都是心识所变的,既然是心识所变的,一天24小时随时都会现出太阳嘛,为什么一定要在白天才能看到太阳,从时决定的角度来看不成立。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不决定不应成:因为每个有情心里想的不一样,那心所现的也不一样才对,我在心中变现一个北京,别人应该看不到呀,为什么大家都能看到北京呢?说明人心虽然不同,却能看到同样的东西,意思是外境不是由一个人来决定的,说明外境是存在的,你们唯识的道理是不成立的。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有作用不应成:如果外面的东西是心所变的话,那么这些外境是不实在的,既然是心嘛,刀割不会疼,水淹不会死,火也烧不着你,吃心里想的馒头不会饱腹,叫做“作用不应成”可是外面的馒头能吃饱的啊,说明外境是实在存在的,是有作用的嘛!所以你们唯识的道理不成立。

丽媚 对这个帖子回复。
丽媚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处处皆可生识,不需要物的处所,如只有去海边才能见到海就不能成立,即“处决定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如冬天才能见到雪,就不应成立,即“时决定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相续不决定即是非一人决定,即多相续共见。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应由一人所见决定。所以“相续不决定”,即不决定由一人所见,众多有情共见,不应成。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

唯识四组智力师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处决定"是对小乘及外道认知,假如外境境非实有,但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
例如:为什么在北京才能见到天安门?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应当变,时时都有心.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才能见物的识呢?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都能见到才对,例如.如果没有时间的决定,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见到春天的鲜花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答:相续谓有情,众生在轮回中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同所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例如:天上的蓝天白云大家都能见。

唯识四组 天涯师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因为我人所见的外境,都有一定的处所,例如要看阿里山,一定要到嘉义;要看峨嵋山,一定要四到四川。如果外境不是实有,一切都是心识所变现,那么有心识的地方就应该有其境现,我们要看阿里山,阿里山即可现在眼前;我们要看峨嵋山,峨嵋山即可现在眼前。可是事实并不可能,看阿里山必须要到嘉义,看峨嵋山必须要到四川。既然外境有一定处所,唯识所变义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外境如果是心识所变现,则处决定义就不能成立。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是心识变现,外境有一定的时间这一点不能成立。我们所见的外境,不但有一定的处所,同时也有一定的时间。例如要看雪、要看梅花,一定要在冬天;要看莲花、要听蛙鸣,一定要在夏天。如果外境非实有,一切都是心识所变现,那么夏天想看雪景和梅花,雪景和梅花就可以现眼前;冬天想看莲花、听蛙鸣,莲花就可以现在眼前,蛙鸣之声可以为我们听到。可是事实并不如此,看梅花和雪景仍然要在冬天,看莲花、听蛙鸣仍然要在夏天。既然外境有一定的时间,唯识所变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外境如果是心识所变现,则时决定就不能成立。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是心识变现,相续不决定这一点不能成立。“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然而众生为何又要叫它是“相续”呢?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也就是“有情”的异名,在此就指有情,  “相续不决定”,是说外境既是一个人的心识所变现,应该由他一人所见,不应该众人共见。照唯识家说,外境是心识所变现,如果许多人同在一个地方,由于这许多人的业报各不相同,照理说应该是各人的心识,变现出各人所见的外境,可是事实上许多人在同一场所,所见的外境都是一样。这样看来,许多人共见同一的外境,证明外境实有,这样唯识所变就不能成立;反过来说,如果万法是唯识所变,有识无境的话,则外境由许多人决定,不能由一个人决定“相续不决定”这一点就不能成立。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唯识四组 慧根

答:唯识家的宗旨: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唯识主张一切诸法都是内识变的,外境是识所变的,唯识无境。

小乘和外道就以四个事情来问难唯识,认为唯识无境,不成立;提出假使只有识,没有实境,四事就讲不通,即处决定、识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义,都不能成立。

处决定不成立:处决定是从色法的角度,如果外境不是实有,都是由识所变,那么处决定是不成立的。比如在武汉没有布达拉宫,我们的眼识应该可以看到布达拉宫啊,为什么要在西藏才能看到布达拉宫呢?既然都是由识所变的,处处都有识,处处都可以变,那么应该在武汉就可以看到青海湖,何必要去青海才能看到青海湖呢?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

时决定不成立:时是时间,从不相应行的角度,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可变,何必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比如在晚上应该可以看到太阳、在夏天应该看到雪花,因为都是识变的啊。

相续不决定不成立:从有情的角度,相续不决定是指有情,每个人心不同,想法不一样,但能看到一样的外境,假使是唯识所变,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既然是人人共见,外境应该是实有啊。

有作用不应成:从作用的角度,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比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没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外境应该是实有。如果外境都是识所变,那么应该无作用啊?

外道和小乘以此否认唯识无境的观点,提出外境是实有,非由识所变,问难唯识。

一组 · 明月: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那么外在的处所就不是固定,任何一个处所,空间,应该随着我的心识在我面前出现,可实际是天安门在北京,布达拉宫在拉萨,无法随我的心识改变。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想随心识来决定时间,是不能成的。比如,太阳早上东边升起来,晚上西边落下去。桃花春天开,荷花是夏天开,时间是决定的,不会随我的心识改变。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每个有情的生命体,都是生死相续随业流转,每个有情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各有各的心识,随各自心识改变都不一样,是“不决定”的。如果外境是心识所变,每个众生的心识都是不一样的,所变现的境界也应该不一样,为什么看到的都是“天安门”。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作用,如:食物是可以吃的;衣服是可以穿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车子用来运输的。如果说外境不是真实的,没有作用的,可现实是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功能,是有作用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处决定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识所变的话为什么必须在有实物的地方才能看到实物,例如得去到北京才能看到天安门,我在广州看不到啊,若外境是识所变,那我应该在哪里都能看到啊不需要去到北京才能看到天安门,我在广州佛山都能看到才对啊。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时决定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识所变的话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月亮星星,晚上看不到太阳?若外境是识所变,那我应该白天也能看到月亮星星,晚上也能看到太阳没有时间限制才对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相续不决定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识所变的话例如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不一样的,喜欢爱好也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奔驰车,有些人喜欢宝马车,但是一部奔驰车放在大家面前,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奔驰车,有些喜欢宝马车的人怎么看的不是宝马车而是奔驰车?若外境是识所变,那喜欢奔驰车的人看到奔驰车,那喜欢宝马车的人应该看到宝马车才对啊,怎么大家看到的都只能是奔驰车?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有作用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识所变的话那为什么吃个馒头会饱呢?为什么打火机可以大火烧东西呢?若外境是识所变,那馒头就不会有充饥的作用,打火机也不会有烧东西的作用了呀。

唯识四组  慧名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此是小乘和外道对唯识宗的心外无境,唯有“识”而提岀的四个问难之一。

“处决定”的意思是,小乘及外道认为,如果外境不是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外境处也可以生见境的识呀,为什么要在拉萨才能见到布达拉宫?应该处处都可见呀?所以你唯识的处决定不能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可以变现想见的境呀,又何必一定要在晩上才能见到星星,只有白天才能见到太阳,可见你们的时间决定不能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谓众生的代名词。是指众生在轮回中不断生死相续,故名相续。外道的问难说:外境既是一人心识所变,那末,应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譬如,众多饿鬼共见脓血,同在人间的有情共见人世间的山河大地,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一人所变的。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吃东西有饱的作用,喝水能解渴,火有能烧,刀有能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成。

       唯识四组: 慧名

唯识认为“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外人不理解,有一些问难。

世亲菩萨假设有人提出了4个问难,以问答的方式写了《唯识二十颂》,来建立唯识的观点。

 

以下是4个问难:

 

(1)处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处决定”?

特定的地方,特定的色法才存在。

这个是所有宗派都极成共许的。唯识宗也同意。

 外人认为:

如果只有识,如果没有外境,处就不能决定,“处决定,不应成”。

难道,你到了北极,就能看到玫瑰花开?

难道,你房间没有布达拉宫,你能变个布达拉宫出来?

难道,你可以随地变出大海来?

这是不可能的。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处决定不应成故

 

(2)时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时决定”?

在特定的时间,你才能看到特定的东西。

这是从“不相应行”的角度看。

外人认为:

如果没有外境,时就不能决定。“时决定,不应成”。

比如你在晚上,也能看到出太阳了啊!

你在夏天,也能看到下雪。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下雪。

这是不可能的。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时决定不应成故。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相续不决定”?

就是“每个人心里想得不一样”。

外人认为: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相续不决定不应成故。

如果只有心识,心所“想”不一样,心所“现”也应该不一样。我和你的心不同,我们俩想法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应该也不同。

比如我看到白色雪山,你看到黑色雪山。

比如我们同样在广州塔这里,我喜欢广州塔,我能看到。你心里不喜欢广州塔,你心里应该显出其他你喜欢的东西来才对,你就不应该同样看到广州塔。

但是现在我们不同的心,看到同样的境,说明外境存在,非识所变。

 

(4)作用不应成

外人认为: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作用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是心识变出来的,都是你的心,那外面的东西不应该起作用。

比如,如果山洪是你的心所现的,你应该淹不死。

我心里变出来的火,应该烧不到你。

或者,你观想一个馒头出来,就能吃饱。

慧觉 对这个帖子回复。
慧觉

唯识四组  菩信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唯识认为"若识无实境",小乘及外道就认为: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小乘和外道就说:

1)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眼识也可以生出来“天安门”。

2)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那么在广州也可见到天安门。

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那么,处决定就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见物的识呢?

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要见到才对啊。如:半夜可见天上有太阳。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是众生、有情的异名,众生在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一人心识所变,那末,应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一人所变啊。如:山河大地人皆可见。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的”,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唯识家的宗旨——“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小乘,外道等对唯识宗观点“识外无境”而提岀四个难。

答1: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 若由识所变,那就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没有必要有决定的处所了。比如:晴天看到太阳,而雨天就见不到太阳了。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2:如果外境是识所变,那么无论什么时间想见什么都能见到,而不是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才能看见某种东西。如月亮不应该夜间能看到,而白天见不到,应随时都能见到。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3:相续谓有情,众生在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如果外境是识所变,因为人的心识不同,所以同一个东西,每个人见到的应该不同,不应该相同。如大海,不应该大家见到的都一样,都认定它是大海,而应该各有不同。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4:如果外境非实有,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有作用?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

若外境是识所变的,它就应该没有作用。比如“水”是识所变,它就起不到解渴的作用。

一、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不是真实存在,而是由识所变现的话,那么,在没有事物的地方,也应该能产生见到事物的识,为什么一定要有事物的地方,才能产生见到事物的识呢?既然都是由识所变现,处处都有识,处处都可以变现,那么,能产生见到事物的识,处处都应该能产生,为什么一定要有确定的处所呢?所以如果事物真的是由识所变的话,那么“处决定”就不应该成立!

二、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不是真实存在,而是由心识所变现,那么,时时都有心识存在,时时都应该能变现,又为什么一定要在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见到事物的识呢?所以如果事物真的是由识所变的话,那么见到事物的这个时间,也不应该是确定的,时时刻刻都应该能见到才对!

三、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相续”,是众生的别称;然而众生为什么又要被称为“相续”呢?因为“轮回生死,连续不断”,所以称为“相续”,也就是“有情”的别称。外境既然是一个人所变现的,那么应该只有一个人能看到,为什么人人都能共同看到呢?难道由一个人私下变现,给大家共同看到,这个理由恐怕说不通!假如真的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是众多有情共同看到,不应该不决定由一个人看到,这个道理是不应该成立的啊!现在既然人人都能共同看到,那就说明外境是真实存在的,绝对不是由一个人所变现的!

四、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不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为什么所见到的外在事物,都是有作用的呢?比如:火有燃烧的作用,水有淹没的作用,刀有切割的作用。既然有作用,就说明“外境是真实存在的”,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该成立!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唯识宗认为“没有实有的外境,外境是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的”。针对这个观点,外人提出4个问难:

1、处决定,不能成立。---只能在特定的处所(物)前产生相应的识,这个不能成立。应该是在一切处都可以产生识

2、时决定,不能成立。-----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能产生相应的识,这个不能成立。应该是在一切时都可以产生识

3、相续不决定,不能成立。-----不同有情可以共见一外境,这个不能成立。应该某个有情只能见到他自己那个识变现的外境,而不能见其他有情的识变现的外境

4、有作用,不能成立。-----识变现的外境,是假有的,应该没有作用。

 

这四个问题是针对唯识道理的四个问难。

假使只有识,没有实境,那么就会有几个讲不通的事情:

1.从色(外境)上来说,为什么有的地方这个识就能生,有的地方就不能生?如果天安门就在识里面,那么应该是识要看到就可以看到,不看到就不看到,可实际上为什么要想看天安门,必须面前有天安门这个实物,你得去现场才能看到?

2.从时间上来说(不相应行),为什么这个识有时能生起来,有时生不起来?想看月亮为什么非要等到黑天?如果识里有,那么为何非要等这个客观外境出现才可以看见?应该什么时候都可以看。

3.从个体上来说,每个有情的识都不同,如果外境是假的,那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应有差别。但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间,为何大家看见的都一样?

4.从作用上来说,如果一切法都是识变的,没有客观实在的外境,那应该像做梦一样,梦里吃饱了醒来还是饿的,亦或像海市蜃楼,没有城市的作用,但实际上,为何外境会有作用?例如身体会被刀划破,吃饭会充饥,水可以灭火等等。

唯识宗认为“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小乘、外道等外人不承许,提出很多问难。世亲菩萨假设小乘等提出问难,并一一驳斥,深刻阐述唯识宗义。其中四个问难“若識無實境,即處時決定,相續不決定,作用不應成”。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识所变现,那么特定的地方(处所)才能生起相应的识不成立,一切处都可产生识。例如处在广州的有情,广州没有雪山草原的境,但是他们都可以生起见雪山、草原的识。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特定的时候才能生起相应的识不应成,例如晚上能生起见到太阳的识。应该任何时候都能生起识。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不同的有情同见一个境不成立。不同有情心相续不同,识不同,他们应该只能见自己识变现的境,不能见其他有情的识变现的境。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识变现的外境不是真实的,不应该有作用。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你们唯识宗说一切都是识所变的,那“处决定”就不应当成立。

那以北京天安门为例,不管在哪里,想看到北京天安门,应该就能看到。
但事实是,我们想看到北京天安门,只有到北京天安门,才能看到北京天安门,在别的地方就看不到。由此可见,处是决定的啊。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你们唯识宗说一切都是识所变的,那“时决定”就不应当成立。

那时时都有心,时时都有识,时时都可以变,应该随时想看到什么就能看到什么。那为什么只有白天才能看到太阳,冬天才能看到雪花?由此可见,时间是决定的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你们唯识宗说一切都是识所变的,那“相续不决定”就不应当成立,每个人心里想的不一样,每个人心所现的应该也不一样。

一个人喜欢北京天安门,他能看到天安门,可以理解。
另外一个人不喜欢北京天安门,他为什么也能看到北京天安门呢?
这两个人的心不同,但是能看到同样的东西,说明外境是存在的。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你们唯识宗说一切都是识所变的,都不是真实的,那“有作用”就不应当成立。

那为什么火能烧,水能淹,刀能割呢?由此可见,外境是实有的,是有作用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么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那么处决定就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前所说的是识的处所,下面所说的是识的时间。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末,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都要见才对。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不决定”是说外境既是由一人所变,应当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难道由一人私变,给大家共见,这个理由恐怕说不通。假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应成立。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由一人所变。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

六组:觉珍(祖静珍)

①“处决定”不应成是何意?
答:“处决定”是小乘及外道认为,如果外境非实有,是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没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即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么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呢?譬如:为什么要在拉萨才能见到布达拉宫。
②“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一定的时间要,才能生见物的识呢?
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郝要见才对啊。譬如:如果没有时间的决定,在寒冷的北方也能见到春夏才有的鲜花啊。
③“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谓有情众生,众生的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即是由一人所变,那么,应由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应成立啊。现在即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决非一人所变啊。譬如:面前山河大地大家都共同可见。
④“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即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唯识宗认为“识外无境”。小乘、外道等外人不承许,认为识应该有对应的真实外境,世亲菩萨假设小乘等提出问难,并一一驳斥,其中四个问难“若识无实境,即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作用不应成。”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是质疑如果外境不是实有,是由识所变现,那么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呢?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么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一定要有决定的处所呢?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处决定就不应成。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质疑如果外境不是实有,是由识所变现,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例如晚上能生起见到太阳的识。应该任何时候都能生起识。所以若物真是识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决定,时时刻刻都要见才对啊。 特定的时候才能生起相应的识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就是众生的异名,因为“轮回生死,相续不断”,故名“相续”。有情的相续不一样,有人喜欢花有人不喜欢花,但都能看见外境(花)。所以说外境是实有的。不然他们应该只能见自己识变现的境,不能见其他有情的识变现的境。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我变的火怎么能烧到对方,应该烧不到的,所以说外境是实有的。 识变现的外境不是真实的,不应该有作用。

 

若有外境,且是实有

若无外境,是识是变现

处决定不应成  

只能在北京见到天安门,拉萨见到布达拉宫,北极见不到桃树开花,这些都是由事实相符的

应该到处都可以见到天安门、布达拉宫,北极也可看到桃树开花?

时决定不应成

 

只能在白天见到太阳,冬天看到下雪

小鸟飞过来时才能见到小鸟

那么晚上也能看到太阳,夏天也能看到下雪?

小鸟飞不飞过来都能见到小鸟?照你唯识来说,

应该想见的时候就能见。

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大家都能共同见到眼前的泰山,天安门,可见外境是实有的,不然不会共见。

应该各自见到各自的识所变的东西才对,不会见到的都是泰山。

作用不应成

 

眼前的刀有砍斫的作用;火有烧熟的作用;酒有醉人的作用;毒药有毒死人的作用。如果外境非实有,这些作用就不应成。

若是心里想一下刀,梦里的刀,哪有砍斫的作用?心里想一下包子馒头,哪有饱的作用?心里想一下酒、毒药等,也一样没有作用

小乘及外道质问,如果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现,那么处时决定、相续不决定、有作用这四项皆不应成。但事实上,这四项都是成的,可见你说的唯识理不对,外境是实有的,不是你说的识所变现。

 “若识无实境  即处时决定  相续不决定  作用不应成”

唯识的观点认为:外境并不是实有的,外境是由识所变现的。

小乘和外道却提出反对意见:如果照你们唯识家所说“识所缘境,皆非实有,唯识所变”,那么,以下四事就不可能成立。

第一、处所决定不应成;第二、时间决定不应成;第三、相续不决定不应成;第四、有作用不应成。

可是事实上这四事皆成,可见“外境是实有的,非由识所变的”。

(1)“处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是由识所变的话,那么,无物之处也可以生出见物之识呀,为何要有物处才能生出见物的识呢?

比如说:我现在的心识就想要看到长城,可为何长城没有在我眼前出现呢?为何要等到我真正去到长城了,才能生起见到长城的识呢?

既然是由识所变的,因为处处皆有识,所以处处皆可变呀,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呀,为什么必需要有决定的处所呢?

所以说如果物真的是识所变的话,那么,你说的处所决定是不成立的。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是由心识所变的,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当变,又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生见物的识呢?

比如说:夏天为何见不到下雪,非要到冬天才能够见到下雪呢?

所以说如果物真的是识所变的话,这见物的时间也不应当是决定的,应当是时时刻刻都要见到才对的。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是有情的别名,如果外境是由一个人所变,应当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呢?

比如说:大家都能看到天上的月亮,难道月亮是由一人私变,给大家共见的吗?不可能呀。

如果外境真的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是不成立的,现在是人人共见,外境是实有的,决非由一人所变啊。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如果外境不是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的呢?

比如说: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都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不然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啊。

答:小乘和外道却提出反对意见:如果照你们唯识家所说“识所缘境,皆非实有,唯识所变”,那么,以下四事就不可能成立。此四难是小乘,外道等对唯识宗“识外无境”而提岀四个难。

 

1:“处决定”小乘及外道认为,如果外境非实有,中由识所变的话,那末无物处也可以生见物的识,为什么要有物处才能生见物的识?与世俗不符,既是由识所变,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那末生见物的识,处处都可以生,何必要有决定的处所?譬如:为什么北京天安门只能在北京才能见到呢?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么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应能变现,为什么只有固定的时间,才能见物的识呢?例如,天空的星星只能晚上见呢?时时刻刻要见到才对啊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指有情,众生在轮回生死中,相续不断,故名相续。外境既是一人心识所变,那末,应归一人所见,为何人人都共见?设若真是唯识所变的话,就不应该众多有情共见,不决定由一人所见,其理不成立啊。现在既是人人共见,决非一人所变啊。譬如:面前山河大地大家都共同可见。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如果外境非实有的话,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是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呢?既然有作用,可见外境是实有

 

 

一组

1.“外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处”是指某个地方,“决定”是只有那个地方,才有色法的存在。外人认为:“有外境,才能处决定”,有这个外境(色法),你才能看到。比如你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才能看到天安门。“没有外境,处不能决定”。如果只有识,没有外境,处是不能决定的。难道你在家中,没有去到北京,你能看到天安门?这是决定不能的。即然有处决定的话,那你只有识的道理是说不通的,也就不应成了。

2.“时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识的时间是指在特定时间,你才能看到特定的东西。外人认为:如果没有外境,时间就不能决定。比如你在冬天能看到荷花盛开?时问不对呀!因为荷是在夏天才会开放的。因为有时决定,所以你说唯有识的道理不应成。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何意?

答:“相续”是有情的异名,不决定是指每个人心里所想的不一样。外人认为:如果只有心识,心里想的不一样,那心里显现的也应该不一样,每人心不同,那想法也就不同,各自看到的东西也就不同了。比如,我看到白色的雪山,你看看到黑色雪山等等….我们以不同向心,看到同样的境,说明境的存在,不是识所变的。因为相续不决定,所以你唯识的道理不成立。

4.“有作用”不应成何意?

答:假如外境是心识变出来的,都是你的心,那么外面向东西就起不了作用了。比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若都是你的心的话,那么我心里变出来的火、水、刀,应该烧不到你,淹不到你,也割不到你了等……既然有作用,而外境是实有,这样的话作用就不应当成就了。

6组:

     答1唯识宗认为“没有实有的外境,外境是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的”,对于这个观点小乘外人提出了四个不同的看法:①处决定不成立——也就是说外境由识所变,那么处处皆有识,处处皆可变,没必要有决定的处所。如在北极也能看到南方的红美人。

    ②“时决定不应成”——假如外境非实有,由心识所变,那时时都有心时时都可变,何必要有一定的时间才能见生物的识,就比如说我们在晚上也能看到太阳。

      ③“相续不决定不应成”——这个外镜由一人所变,那么也应当归一人所见,那前面有漂亮的公园,我们都能看到。

     ④“有作用不应成”——如果外境是心识所变,就不会起作用,为何所见之外物都有作用呢?如火有烧的作用,水有淹的作用,刀有割的作用。

唯识认为“外境非实有,皆由识所变”,外人不理解,有一些问难。

世亲菩萨假设有人提出了4个问难,以问答的方式写了《唯识二十颂》,来建立唯识的观点。

以下是4个问难:

(1)处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处决定”?

特定的地方,特定的色法才存在。

这个是所有宗派都极成共许的。唯识宗也同意。

 外人认为:

如果只有识,如果没有外境,处就不能决定,“处决定,不应成”。

难道,你到了北极,就能看到玫瑰花开?

难道,你房间没有布达拉宫,你能变个布达拉宫出来?

难道,你可以随地变出大海来?

这是不可能的。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处决定不应成故

(2)时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时决定”?

在特定的时间,你才能看到特定的东西。

这是从“不相应行”的角度看。

外人认为:

如果没有外境,时就不能决定。“时决定,不应成”。

比如你在晚上,也能看到出太阳了啊!

你在夏天,也能看到下雪。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下雪。

这是不可能的。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时决定不应成故。

 (3)相续不决定不应成

什么是“相续不决定”?

就是“每个人心里想得不一样”。

外人认为: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相续不决定不应成故。

如果只有心识,心所“想”不一样,心所“现”也应该不一样。我和你的心不同,我们俩想法不同,我们看到的东西应该也不同。

比如我看到白色雪山,你看到黑色雪山。

比如我们同样在广州塔这里,我喜欢广州塔,我能看到。你心里不喜欢广州塔,你心里应该显出其他你喜欢的东西来才对,你就不应该同样看到广州塔。

但是现在我们不同的心,看到同样的境,说明外境存在,非识所变。

 (4)作用不应成

外人认为:

唯识有法,若无实境,即作用不应成故。

如果外境是心识变出来的,都是你的心,那外面的东西不应该起作用。

比如,如果山洪是你的心所现的,你应该淹不死。

我心里变出来的火,应该烧不到你。

或者,你观想一个馒头出来,就能吃饱。

Page 1 of 2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