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六离合释何意?一、依主,二、持业,三、有财,四、相违,五、带数,六、邻近,一一举例说明?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9月20日, 下午10:58答:六离合释是复合词,“离合”先分离开,后合起来。比如:茶杯,先知道茶,然后再知道杯。这是两个概念,把它组合起来,有六种方法,为了不混淆,所以用六离合解释。
- 依主释: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依了那个所依,来安这个能依的名字。如:油灯是以油来发光的灯,依主释。
- 持业释:一个能依,一个所依,也可以是一个体,一个用,或者是两个东西都依一个体,都是持业释。如:“烦恼障”,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两个是一个体,是持业释。
- 有财释:就是带有财东西,如:戒叫解脱,戒有解脱那个财,它的名字不说,把解脱来代它的名字,是有财释。
- 相违释:两个东西它是相违的,如:山河就是,一个山,一个河,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是相违释。
- 带数释:凡是一个名字带有数字的。如:百法,五蕴。都是带数释
- 邻近释: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挨得很近,在所属范围内。如:天台,三门,也可以叫浙江台州,它属于这个范围内。是邻近释。
答:六离合释是复合词,“离合”先分离开,后合起来。比如:茶杯,先知道茶,然后再知道杯。这是两个概念,把它组合起来,有六种方法,为了不混淆,所以用六离合解释。
- 依主释: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依了那个所依,来安这个能依的名字。如:油灯是以油来发光的灯,依主释。
- 持业释:一个能依,一个所依,也可以是一个体,一个用,或者是两个东西都依一个体,都是持业释。如:“烦恼障”,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两个是一个体,是持业释。
- 有财释:就是带有财东西,如:戒叫解脱,戒有解脱那个财,它的名字不说,把解脱来代它的名字,是有财释。
- 相违释:两个东西它是相违的,如:山河就是,一个山,一个河,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是相违释。
- 带数释:凡是一个名字带有数字的。如:百法,五蕴。都是带数释
- 邻近释: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挨得很近,在所属范围内。如:天台,三门,也可以叫浙江台州,它属于这个范围内。是邻近释。
引用于 华玉 在 2023年9月21日, 上午9:09六离合释是印度复合词的组成方式
1.持业释:凡义有二,而体则是一者,即持业释。持,所持之体,业,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
如,首都北京
2.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医依的这个法的名字前面。叫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如,温州的隐西寺。
3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就是有财释。如,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如,莲花清瘟胶囊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起来做一个名字。相违,其义乖反,其体各别。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不是合得拢的。它们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本来是两个东西,体也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但是合拢成止观,大家也知道止观是什么东西。如山水。
5.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这两个法,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儿。以作用胜的那个来按名字。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为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而用念,这叫邻近事释。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离开的。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但中间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6.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所立的名。如二谛,三性。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不是说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如三藏法师,法师是一个人,而不是三个。
六离合释是印度复合词的组成方式
1.持业释:凡义有二,而体则是一者,即持业释。持,所持之体,业,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
如,首都北京
2.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医依的这个法的名字前面。叫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如,温州的隐西寺。
3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就是有财释。如,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如,莲花清瘟胶囊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起来做一个名字。相违,其义乖反,其体各别。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不是合得拢的。它们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本来是两个东西,体也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但是合拢成止观,大家也知道止观是什么东西。如山水。
5.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这两个法,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儿。以作用胜的那个来按名字。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为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而用念,这叫邻近事释。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离开的。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但中间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6.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所立的名。如二谛,三性。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不是说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如三藏法师,法师是一个人,而不是三个。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3年9月21日, 上午9:12六,指有六种这样的解释法相的方式:持业释、依主释、有财释、邻近释、带数释、相违释。
离,把两个分开,或者组成这个词的每个部分,都各有自己的含义
合,把两个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含义。
释,用这个方式去解释其中的含义。
凡二字或以上作为一个新的复合名词,为防混淆与误解,就用6种方式之一去卡定,以准确表达这个词的含义。
1、带数释,一个数一个词,组合起来的名词。如二谛、三藏(经律论)、三性(善恶无记)、两江(江南省、江西省)
2、相违释,两个互相相违、意义相反字组成的新词,有着与原字不同的特别意义。如止观、善恶。世俗中父子、君臣、南北、东西、上下、左右等词。
3、依主释(能依所依),所依是主,以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也。就象臣子依靠国王,人民依靠国家,工人依靠老板一样, 有依从附属关系,中间一般可以加个“的”字。如:浙江多宝讲寺,多宝讲寺属于浙江境内,也可以说是浙江的多宝讲寺
4、有财释
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依着这个法,会有一果,把这个果的名字安上去代替,也可以说是果立因名。比如持戒能得解脱,有时把解脱叫做戒,或把戒取名叫解脱,故称别解脱戒。一种治疗感冒的药,药起作用的成分可能是野菊花、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因为治疗感冒的效果好,法相说有治疗感冒的财,因此取名为“感冒灵”。感冒灵就是有财释。
5、持业释(同一释)
两个法含义虽不同,但依的同一个体;或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烦恼障。烦恼和障,各有不同的含义。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障是障碍,二者意义并不相同。但烦恼有障碍解脱,障碍证圣道的作用;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故烦恼障是持业释。
大乘,大有相大业大等7意,乘是运载。这个大的体,作用是运载。故大乘也是持业释。
6、邻近释
两个法互相依存,同时生起,依最胜的一方命名。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四念处,能观的一定是慧。但因为这个慧是用正念的力量来系住、持住,因念的作用较胜,故叫四念处。另外一个持息念也是如此,在修数息观的时候,能观也的是慧,但需要用念的力量把心持在数上,念的作用较胜,故叫持息念,不叫持息慧。
生活中的邻近释。比如我说我在一个地方,大家都不明白我在哪里。但若用邻近的地方来说,我就说我在湖南。
六,指有六种这样的解释法相的方式:持业释、依主释、有财释、邻近释、带数释、相违释。
离,把两个分开,或者组成这个词的每个部分,都各有自己的含义
合,把两个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含义。
释,用这个方式去解释其中的含义。
凡二字或以上作为一个新的复合名词,为防混淆与误解,就用6种方式之一去卡定,以准确表达这个词的含义。
1、带数释,一个数一个词,组合起来的名词。如二谛、三藏(经律论)、三性(善恶无记)、两江(江南省、江西省)
2、相违释,两个互相相违、意义相反字组成的新词,有着与原字不同的特别意义。如止观、善恶。世俗中父子、君臣、南北、东西、上下、左右等词。
3、依主释(能依所依),所依是主,以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也。就象臣子依靠国王,人民依靠国家,工人依靠老板一样, 有依从附属关系,中间一般可以加个“的”字。如:浙江多宝讲寺,多宝讲寺属于浙江境内,也可以说是浙江的多宝讲寺
4、有财释
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依着这个法,会有一果,把这个果的名字安上去代替,也可以说是果立因名。比如持戒能得解脱,有时把解脱叫做戒,或把戒取名叫解脱,故称别解脱戒。一种治疗感冒的药,药起作用的成分可能是野菊花、对乙酰氨基酚等,但因为治疗感冒的效果好,法相说有治疗感冒的财,因此取名为“感冒灵”。感冒灵就是有财释。
5、持业释(同一释)
两个法含义虽不同,但依的同一个体;或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烦恼障。烦恼和障,各有不同的含义。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障是障碍,二者意义并不相同。但烦恼有障碍解脱,障碍证圣道的作用;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故烦恼障是持业释。
大乘,大有相大业大等7意,乘是运载。这个大的体,作用是运载。故大乘也是持业释。
6、邻近释
两个法互相依存,同时生起,依最胜的一方命名。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此四念处,能观的一定是慧。但因为这个慧是用正念的力量来系住、持住,因念的作用较胜,故叫四念处。另外一个持息念也是如此,在修数息观的时候,能观也的是慧,但需要用念的力量把心持在数上,念的作用较胜,故叫持息念,不叫持息慧。
生活中的邻近释。比如我说我在一个地方,大家都不明白我在哪里。但若用邻近的地方来说,我就说我在湖南。
引用于 无忧 在 2023年9月21日, 上午10:50六离合释是复合名词的六种解释,印度语法。
1.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安在能依靠的法的名字上去,叫依主释。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依主和依士没有太大差异。例如,柳州螺狮粉。
2.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但所指的体是同一个,叫持业释。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有时也叫“同依释”。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又是一个概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它俩指一个东西。又例如,灵丹妙药。
3.有财释: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此即有财释。“有”是能有的那个法,“财”是它所有的那个东西,二者是两个概念。解脱戒,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又例如,防晒霜。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合起来做一个名字,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例如,奶茶
5.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数字。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凡事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例如,三千大千世界
6.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这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大,另一个差一点,用作用大的来安名字,就是邻近释。例如,四念处。
六离合释是复合名词的六种解释,印度语法。
1.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安在能依靠的法的名字上去,叫依主释。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依主和依士没有太大差异。例如,柳州螺狮粉。
2.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但所指的体是同一个,叫持业释。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有时也叫“同依释”。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又是一个概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它俩指一个东西。又例如,灵丹妙药。
3.有财释: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此即有财释。“有”是能有的那个法,“财”是它所有的那个东西,二者是两个概念。解脱戒,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又例如,防晒霜。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合起来做一个名字,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例如,奶茶
5.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数字。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凡事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例如,三千大千世界
6.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这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大,另一个差一点,用作用大的来安名字,就是邻近释。例如,四念处。
引用于 曲肱乐云 在 2023年9月21日, 上午11:12
为了准确诠释复合词的意思,用六种方式,对复合词作出不同的解释。
①依主: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依的这个法的名字上去。譬如,大乘百法(依士释)、百法之明(依主释)、大连商场(依主释)、闻慧,慧有多种,闻法所得得慧,就是依士释、沈阳故宫(依士释)
②持业:两个东西依同一个体。例如:烦恼障、大乘、大种。
③有财: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譬如,佛陀、戒也叫解脱,用解脱代替戒。
④相违:眼及耳等,各别所诠,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例如,止观。
⑤带数:以数显义,通于三释。例如,五蕴、四谛、四大种
⑥邻近: 从近为名,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来,从其胜事立其名。念处,不叫慧处(修行需二者,念要胜于慧)
为了准确诠释复合词的意思,用六种方式,对复合词作出不同的解释。
①依主: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依的这个法的名字上去。譬如,大乘百法(依士释)、百法之明(依主释)、大连商场(依主释)、闻慧,慧有多种,闻法所得得慧,就是依士释、沈阳故宫(依士释)
②持业:两个东西依同一个体。例如:烦恼障、大乘、大种。
③有财: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譬如,佛陀、戒也叫解脱,用解脱代替戒。
④相违:眼及耳等,各别所诠,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例如,止观。
⑤带数:以数显义,通于三释。例如,五蕴、四谛、四大种
⑥邻近: 从近为名,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来,从其胜事立其名。念处,不叫慧处(修行需二者,念要胜于慧)
引用于 钦智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2:17十组慧观答:
六离合释是梵语,先分离成为两个概念,再组合起来成为复合名词。使用六离合释卡定,那么意思不会混淆。
1.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安在能依靠的法的名字上去,叫依主释。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例,思慧,所知障。
2.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但所指的体是同一个,叫持业释。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有时也叫“同依释”。例,烦恼障,大乘。
3.有财释: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此即有财释。“有”是能有的那个法,“财”是它所有的那个东西,二者是两个概念。例,解脱戒。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拢来做一个名字,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例,止观,矛盾。
5.带数释:法体上带有数字。例,三性,二谛。
6.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这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的,另一个劣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名字。例,四念处,数息观。
十组慧观答:
六离合释是梵语,先分离成为两个概念,再组合起来成为复合名词。使用六离合释卡定,那么意思不会混淆。
1.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安在能依靠的法的名字上去,叫依主释。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例,思慧,所知障。
2.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但所指的体是同一个,叫持业释。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有时也叫“同依释”。例,烦恼障,大乘。
3.有财释: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此即有财释。“有”是能有的那个法,“财”是它所有的那个东西,二者是两个概念。例,解脱戒。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拢来做一个名字,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例,止观,矛盾。
5.带数释:法体上带有数字。例,三性,二谛。
6.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这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的,另一个劣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名字。例,四念处,数息观。
引用于 橄榄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2:56六离合释是印度梵文语法之一。用来分析理解复合词的六种关系。两个义以上为一名,就是复合词。一个词有两个意思。比如茶杯,茶叶、杯子,两个东西,把它合起来叫茶杯,也是代表一个东西。意思固定不会混淆。离,离开,合,合起来。
比如,一,依主释。大乘百法。大乘是主要的,百法是次要的。以大乘主要的来讲依主释。
二、持业释。持,能持。业,业用。能持是体,业用即此体之用。比如,臧识,臧是第八识的业用(能臧,所臧,执臧),识是本体。
三,有财释。带有财的东西。比如,戒解脱。它的名字用解脱代替戒,戒有解脱的意义,戒就是解脱的财,有财释。
四,相违释。两个东西是相违背的意思。比如,水火。
五,带数释,带有数字的。比如,三臧,二谛,五蕴。
六,邻近释,两个互相依靠,不会拆开。比如,意识。
六离合释是印度梵文语法之一。用来分析理解复合词的六种关系。两个义以上为一名,就是复合词。一个词有两个意思。比如茶杯,茶叶、杯子,两个东西,把它合起来叫茶杯,也是代表一个东西。意思固定不会混淆。离,离开,合,合起来。
比如,一,依主释。大乘百法。大乘是主要的,百法是次要的。以大乘主要的来讲依主释。
二、持业释。持,能持。业,业用。能持是体,业用即此体之用。比如,臧识,臧是第八识的业用(能臧,所臧,执臧),识是本体。
三,有财释。带有财的东西。比如,戒解脱。它的名字用解脱代替戒,戒有解脱的意义,戒就是解脱的财,有财释。
四,相违释。两个东西是相违背的意思。比如,水火。
五,带数释,带有数字的。比如,三臧,二谛,五蕴。
六,邻近释,两个互相依靠,不会拆开。比如,意识。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2:57六离合释是印度话,它是一种语法,是针对由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名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六:有六种方式——依主、持业、有财、相违、带数、邻近。离:先把两个概念分开,弄清楚它们分别的含义。合:最后把两个概念合拢来,形成新的含义。释: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解释。
1、持业释(同依释)
两个法含义虽不同,但依的同一个体;或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是能持的本体。业是所持的义理,也就是作用。如烦恼障。烦恼和障,各有不同的含义。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障是障碍,二者意义并不相同。但烦恼有障碍解脱,障碍证圣道的作用;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故烦恼障是持业释。
2、依主释
从所依靠的法建立能依靠的名。“依”是能依,“主”是所依。以劣显胜叫作依士释,以胜显劣叫作依主释。比如法华玄义,从所解释的《法华经》叫作能解释的玄义文。“法华”是《法华经》,“玄义”是解释《法华经》里面玄妙义理的。《法华经》是所释经,玄义是能释文。所以法华玄义是依主释。
3、有财释的意思,是以所具有的法成为能有的名称。有财释的“有”就是能有的意思,“财”是所有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取他人的名字用做自己的名字。比如戒叫作解脱,戒是所修的因,解脱是所得的果。称戒叫解脱,于义理好像是不妥当,然而能持戒的人后来必定会得解脱的果,所以知道戒当中实在是有解脱,所以可以称戒用为“解脱”的名字。这个就是从所有法“解脱”这个名字来建立能有法“戒”的名字,这就是有财释。
4、相违释,集多个各不相同的法联合它们用为一个名字,这就是相违释。相违的意思说的是,这两个法意思相反。比如说“止观”的名字,“止”的体是定,“观”的体是慧,可以说是它们的体各不相同。然而现在就是集这些各不相同的两个法,联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名字,这就是相违释。也比如“教观”的名字,“教”的意思是解,“观”的意思是行,它们的体也是各不相同,现在也是集合它们,使它们成为一个名字,所以也是相违释。又比如君臣、父子等等这些词汇,都是相违释。
5、邻近释的解释,于同时相依靠,不能拆开的两个法当中,从它们作用胜的这件事来建立名字的,这个就是邻近释。比如“念处”,观身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这个能观的体本来是慧处,本应该叫作慧处,然而现在称之为念处,是因为与慧相应的这个念,它的力量强盛,所以就作用胜的来建立它的名字,称之为念处。
6、带数释,就这个法体上所带的数字来建立名字的,就是带数释。带数的意思,说的是这个法体之上带有数量的,比如“二谛”“三性”等等的名字,都是以它法体上带有二或者三等等的数量,来彰显它所带的数量,所以称为“二谛”“三性”等等。虽然带数释的意思,必须就它法体上带有数量,才可以称为带数释,但不是说凡是有数字在前面的都是带数释。
六离合释是印度话,它是一种语法,是针对由两个概念组成的复合名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六:有六种方式——依主、持业、有财、相违、带数、邻近。离:先把两个概念分开,弄清楚它们分别的含义。合:最后把两个概念合拢来,形成新的含义。释: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解释。
1、持业释(同依释)
两个法含义虽不同,但依的同一个体;或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是能持的本体。业是所持的义理,也就是作用。如烦恼障。烦恼和障,各有不同的含义。烦恼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障是障碍,二者意义并不相同。但烦恼有障碍解脱,障碍证圣道的作用;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故烦恼障是持业释。
2、依主释
从所依靠的法建立能依靠的名。“依”是能依,“主”是所依。以劣显胜叫作依士释,以胜显劣叫作依主释。比如法华玄义,从所解释的《法华经》叫作能解释的玄义文。“法华”是《法华经》,“玄义”是解释《法华经》里面玄妙义理的。《法华经》是所释经,玄义是能释文。所以法华玄义是依主释。
3、有财释的意思,是以所具有的法成为能有的名称。有财释的“有”就是能有的意思,“财”是所有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取他人的名字用做自己的名字。比如戒叫作解脱,戒是所修的因,解脱是所得的果。称戒叫解脱,于义理好像是不妥当,然而能持戒的人后来必定会得解脱的果,所以知道戒当中实在是有解脱,所以可以称戒用为“解脱”的名字。这个就是从所有法“解脱”这个名字来建立能有法“戒”的名字,这就是有财释。
4、相违释,集多个各不相同的法联合它们用为一个名字,这就是相违释。相违的意思说的是,这两个法意思相反。比如说“止观”的名字,“止”的体是定,“观”的体是慧,可以说是它们的体各不相同。然而现在就是集这些各不相同的两个法,联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名字,这就是相违释。也比如“教观”的名字,“教”的意思是解,“观”的意思是行,它们的体也是各不相同,现在也是集合它们,使它们成为一个名字,所以也是相违释。又比如君臣、父子等等这些词汇,都是相违释。
5、邻近释的解释,于同时相依靠,不能拆开的两个法当中,从它们作用胜的这件事来建立名字的,这个就是邻近释。比如“念处”,观身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这个能观的体本来是慧处,本应该叫作慧处,然而现在称之为念处,是因为与慧相应的这个念,它的力量强盛,所以就作用胜的来建立它的名字,称之为念处。
6、带数释,就这个法体上所带的数字来建立名字的,就是带数释。带数的意思,说的是这个法体之上带有数量的,比如“二谛”“三性”等等的名字,都是以它法体上带有二或者三等等的数量,来彰显它所带的数量,所以称为“二谛”“三性”等等。虽然带数释的意思,必须就它法体上带有数量,才可以称为带数释,但不是说凡是有数字在前面的都是带数释。
引用于 具慧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3:19答:
一、持业釋者,凡义雖有二,而体則仍是一个,是持业釋。如煩恼障者,煩惱与障,盖二义也,然論其体,則仍是一,不可分而爲二。持二義于一體之上,即持業釋。
二、依主釋者,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即依主釋。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隐西寺,苍南县隐西寺,是位于苍南县城之隐西寺。苍南县是所依,隐西寺是能依。從所依县,名能依寺,此为依主釋。
三、有財釋者,以所有之法,爲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財釋也。有者能有,財者所有也。如戒名解脫,戒是修因,解脫是所得之果,名戒爲解脫,於義似不當,然能持戒者,後必得解脫之果,故知戒中實有解脫,故可名戒以爲解脫。此即從所有法立能有名,即是有財釋。
四、相違釋者,集多數各別之法,联之以爲一名者,此即相违釋也。相违者,謂其义乖反,其体各別也。例如止觀之名,止體是定,观体是慧,可謂其體各別矣。又如君臣父子等皆相違釋。
五、鄰近釋者,二个法相互依存,不能拆开,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鄰近釋也。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法无我。此观之体本是慧处,本应名之为慧处,然則名之爲念处者,因与慧相應之念其力強胜,故就胜者立名,名之爲念处。
六、帶數釋者,就其法體上所帶之數以立名者,即帶數釋。如四谛、三宝、百法、五蕴等,都是带数释。
答:
一、持业釋者,凡义雖有二,而体則仍是一个,是持业釋。如煩恼障者,煩惱与障,盖二义也,然論其体,則仍是一,不可分而爲二。持二義于一體之上,即持業釋。
二、依主釋者,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即依主釋。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隐西寺,苍南县隐西寺,是位于苍南县城之隐西寺。苍南县是所依,隐西寺是能依。從所依县,名能依寺,此为依主釋。
三、有財釋者,以所有之法,爲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財釋也。有者能有,財者所有也。如戒名解脫,戒是修因,解脫是所得之果,名戒爲解脫,於義似不當,然能持戒者,後必得解脫之果,故知戒中實有解脫,故可名戒以爲解脫。此即從所有法立能有名,即是有財釋。
四、相違釋者,集多數各別之法,联之以爲一名者,此即相违釋也。相违者,謂其义乖反,其体各別也。例如止觀之名,止體是定,观体是慧,可謂其體各別矣。又如君臣父子等皆相違釋。
五、鄰近釋者,二个法相互依存,不能拆开,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鄰近釋也。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法无我。此观之体本是慧处,本应名之为慧处,然則名之爲念处者,因与慧相應之念其力強胜,故就胜者立名,名之爲念处。
六、帶數釋者,就其法體上所帶之數以立名者,即帶數釋。如四谛、三宝、百法、五蕴等,都是带数释。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3:28六离合释,梵语称为杀三婆释。“凡二义以上为一名者,恐有所滥,故皆用此六种释以分别之”。初离之以示义,后合之以彰名。
六离合释即复合名词的六种解释,先把它拆开为两个概念,分别看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合拢来成一个名词。六离合释有六种,最常用的为前三种:
一、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劣的依胜的,依主释,胜的依劣的,依士释。依主依士,名异义同。如:武汉灵泉寺、茶杯、香炉、闻慧、思慧、修慧、眼识(等六识)、大地法
二、持业释:盖二义同依一体也,也叫同依释,都是一个体的。持者,能持一体,业者,所持之义也。特点是: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烦恼障、大乘、大种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自己的名字不用,用它的“财”,以果为名。如解脱(戒是修因,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破僧(妄语)、增语(意识)、感康、泻痢停、感冒清、退热灵
四、相违释:谓其义乖反,其体各别。两个不是一个东西。各是各的法,体也不同合不拢来。如东西、上下、矛盾、父子、君臣、山河、夫妇、止观(体分别是定慧),教观(解行)
五、带数释:法上面带有数字的即带数释。如四谛、百法、四念处、四大种、六字真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六: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如念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实际是叫慧处,以力量强的安名字。
六离合释,梵语称为杀三婆释。“凡二义以上为一名者,恐有所滥,故皆用此六种释以分别之”。初离之以示义,后合之以彰名。
六离合释即复合名词的六种解释,先把它拆开为两个概念,分别看是什么东西,然后再合拢来成一个名词。六离合释有六种,最常用的为前三种:
一、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劣的依胜的,依主释,胜的依劣的,依士释。依主依士,名异义同。如:武汉灵泉寺、茶杯、香炉、闻慧、思慧、修慧、眼识(等六识)、大地法
二、持业释:盖二义同依一体也,也叫同依释,都是一个体的。持者,能持一体,业者,所持之义也。特点是:一个是体,一个是用。如烦恼障、大乘、大种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自己的名字不用,用它的“财”,以果为名。如解脱(戒是修因,解脱是所得之果,名戒为解脱)、破僧(妄语)、增语(意识)、感康、泻痢停、感冒清、退热灵
四、相违释:谓其义乖反,其体各别。两个不是一个东西。各是各的法,体也不同合不拢来。如东西、上下、矛盾、父子、君臣、山河、夫妇、止观(体分别是定慧),教观(解行)
五、带数释:法上面带有数字的即带数释。如四谛、百法、四念处、四大种、六字真言、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六: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如念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实际是叫慧处,以力量强的安名字。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3:30六离合释:离,先把它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比如苹果树,先知道苹果,知道树;
合:再组合起来成为復合的名词,叫苹果树;组合的方式有六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所以叫六离合释。
一、依主,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以所依为主,
1,如思慧,依如理思惟产生的慧,思之慧,依主释;
2,如大臣依国王,依主释。
二、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持,是能持之体;业,是所持之义;义,指作用。依体而持用。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也叫同依释。
1,如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是一个慨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障表障碍,对修行有障碍。烦恼就是障,持业释。
2,如胜义,无漏的叫胜,有实体的叫义(作用),无漏的就是那个实体,叫胜义,持业释。
3,如不染无知:体是劣慧(不正确的慧),体不是烦恼所以叫不染,劣慧碰到境时不能正确的知道叫无知,无知跟不染同依一个体,无知即不染持业释。
三、有财释:有,指能有;财,指所有。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或把他的名字取过来,做自己的名字。
1,如有为法,为是迁流造作,有迁流造作的作用,叫有为;
2,蕴,为集聚,有集聚的作用,叫蕴,有财释;
3,感冒清是一种药,它有把感冒清除的作用(财),所以叫感冒清,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们合拢来做一个名字,或两个东西把它连起来。
1,如止观之名,止体是定,观体是慧,即相违;
2,如河山,拆开是一个河,一个山,合起来指国土。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立名字,从近为名。
1,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观的是慧,这个慧要靠念的力量把境持住,然后慧去观它,中间念的力量強,作用大就叫四念处;
2,如武汉有好几个区,东西湖区属于武汉郊区,跟武汉市区挨得很近,也能叫武汉。
六、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一个数字,加上另一个概念,以数显义。
1,如五蕴,带一个五,加个蕴,表示五个蕴;
2,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带个二,表示二个谛。
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说凡是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
六离合释:离,先把它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比如苹果树,先知道苹果,知道树;
合:再组合起来成为復合的名词,叫苹果树;组合的方式有六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所以叫六离合释。
一、依主,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以所依为主,
1,如思慧,依如理思惟产生的慧,思之慧,依主释;
2,如大臣依国王,依主释。
二、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持,是能持之体;业,是所持之义;义,指作用。依体而持用。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也叫同依释。
1,如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是一个慨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障表障碍,对修行有障碍。烦恼就是障,持业释。
2,如胜义,无漏的叫胜,有实体的叫义(作用),无漏的就是那个实体,叫胜义,持业释。
3,如不染无知:体是劣慧(不正确的慧),体不是烦恼所以叫不染,劣慧碰到境时不能正确的知道叫无知,无知跟不染同依一个体,无知即不染持业释。
三、有财释:有,指能有;财,指所有。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或把他的名字取过来,做自己的名字。
1,如有为法,为是迁流造作,有迁流造作的作用,叫有为;
2,蕴,为集聚,有集聚的作用,叫蕴,有财释;
3,感冒清是一种药,它有把感冒清除的作用(财),所以叫感冒清,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们合拢来做一个名字,或两个东西把它连起来。
1,如止观之名,止体是定,观体是慧,即相违;
2,如河山,拆开是一个河,一个山,合起来指国土。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立名字,从近为名。
1,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观的是慧,这个慧要靠念的力量把境持住,然后慧去观它,中间念的力量強,作用大就叫四念处;
2,如武汉有好几个区,东西湖区属于武汉郊区,跟武汉市区挨得很近,也能叫武汉。
六、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一个数字,加上另一个概念,以数显义。
1,如五蕴,带一个五,加个蕴,表示五个蕴;
2,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带个二,表示二个谛。
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说凡是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
引用于 海慧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4:44答:两个概念合拢来的一个名词就是复合名词,他有的时候会产生混淆,用六离合释把它卡定,只能做这样理解,不能做其他理解,这样就不会混淆了。叫六离合释。
一持业释: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二业之上为持业释。如烦恼障是复合名词,烦恼于障是两个概念,二者同依一个体,名持业释。
二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为依主释,如新疆乌鲁木齐市清泉禅寺,其中,新疆乌市是所依,能依是水区清泉禅寺。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是有财释,有者是能有的法,如有戒,财者是所有之果,如解脱,戒是因,所有得之果是解脱。名戒为解脱,戒本身名字就不用了,因为他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故用解脱来安立它的名字。
四相违释:其意不同,其体个别也,名相违释,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二者体不同作用不同,但合起来叫止观。又如,择灭,择为决择,灭为息灭,二者体不同意思不同,但合起来叫择灭。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一个作用胜,一个差一点,就用作用胜的来安名字,为邻近释。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了,而用念,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拆开,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其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六带数释:法的体上所带有数字的,名代数释。如二谛(世俗圣义)三性(善恶无记)三藏,经律论。
答:两个概念合拢来的一个名词就是复合名词,他有的时候会产生混淆,用六离合释把它卡定,只能做这样理解,不能做其他理解,这样就不会混淆了。叫六离合释。
一持业释: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二业之上为持业释。如烦恼障是复合名词,烦恼于障是两个概念,二者同依一个体,名持业释。
二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为依主释,如新疆乌鲁木齐市清泉禅寺,其中,新疆乌市是所依,能依是水区清泉禅寺。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是有财释,有者是能有的法,如有戒,财者是所有之果,如解脱,戒是因,所有得之果是解脱。名戒为解脱,戒本身名字就不用了,因为他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故用解脱来安立它的名字。
四相违释:其意不同,其体个别也,名相违释,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二者体不同作用不同,但合起来叫止观。又如,择灭,择为决择,灭为息灭,二者体不同意思不同,但合起来叫择灭。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一个作用胜,一个差一点,就用作用胜的来安名字,为邻近释。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了,而用念,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拆开,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其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六带数释:法的体上所带有数字的,名代数释。如二谛(世俗圣义)三性(善恶无记)三藏,经律论。
引用于 A觉垣B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4:54答:一、依主释:什么什么“的”,有个“的”字表主次关系。二、持业释:有个“就是”,表示是同一个体。三、有财释:从“所拥有的果”得名。四、相违释:一串的词,是各别的法,可以门斗顿号分开。五、带数释:带数字的,而且是几个东西。六、邻近释:两个法有很近的关系,相依不分的,从力量胜的那个法来取名。
答:一、依主释:什么什么“的”,有个“的”字表主次关系。二、持业释:有个“就是”,表示是同一个体。三、有财释:从“所拥有的果”得名。四、相违释:一串的词,是各别的法,可以门斗顿号分开。五、带数释:带数字的,而且是几个东西。六、邻近释:两个法有很近的关系,相依不分的,从力量胜的那个法来取名。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5:11六离合释是复合词,“离合”先分离开,后合起来。比如:眼睛,先知道眼,然后再知道睛。这是两个概念,把它组合起来,有六种方法,为了不混淆,所以用六离合解释。
依主释: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依了那个所依,来安这个能依的名字。如:电灯是以电来发光的灯,依主释。
持业释:一个能依,一个所依,也可以是一个体,一个用,或者是两个东西都依一个体,都是持业释。如:“烦恼障”,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两个是一个体,是持业释。
有财释:就是带有财东西,如:戒叫解脱,戒有解脱那个财,它的名字不说,把解脱来代它的名字,是有财释。
相违释:两个东西它是相违的,如:胖瘦就是,一个胖,一个瘦,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是相违释。
带数释:凡是一个名字带有数字的。如:百法,五蕴。都是带数释
邻近释: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挨得很近,在所属范围内。如:汉口,汉阳,武昌也可以叫武汉三镇,它属于这个范围内。是邻近释。
六离合释是复合词,“离合”先分离开,后合起来。比如:眼睛,先知道眼,然后再知道睛。这是两个概念,把它组合起来,有六种方法,为了不混淆,所以用六离合解释。
依主释:就是两个东西,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依了那个所依,来安这个能依的名字。如:电灯是以电来发光的灯,依主释。
持业释:一个能依,一个所依,也可以是一个体,一个用,或者是两个东西都依一个体,都是持业释。如:“烦恼障”,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两个是一个体,是持业释。
有财释:就是带有财东西,如:戒叫解脱,戒有解脱那个财,它的名字不说,把解脱来代它的名字,是有财释。
相违释:两个东西它是相违的,如:胖瘦就是,一个胖,一个瘦,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是相违释。
带数释:凡是一个名字带有数字的。如:百法,五蕴。都是带数释
邻近释: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挨得很近,在所属范围内。如:汉口,汉阳,武昌也可以叫武汉三镇,它属于这个范围内。是邻近释。
引用于 密胜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5:36六离合释:离,先把它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比如奶茶店,先知道奶茶,知道店;
合:再组合起来成为復合的名词,叫奶茶店;组合的方式有六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所以叫六离合释。
一、依主,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以所依为主,
1,如思慧,依如理思惟产生的慧,思之慧,依主释;
2,如大臣依国王,依主释。
二、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持,是能持之体;业,是所持之义;义,指作用。依体而持用。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也叫同依释。
1,如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是一个慨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障表障碍,对修行有障碍。烦恼就是障,持业释。
2,如胜义,无漏的叫胜,有实体的叫义(作用),无漏的就是那个实体,叫胜义,持业释。
三、有财释:有,指能有;财,指所有。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或把他的名字取过来,做自己的名字。
1,如有为法,为是迁流造作,有迁流造作的作用,叫有为;
2,感冒灵是一种药,它有把感冒清除的作用(财),所以叫感冒灵,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们合拢来做一个名字,或两个东西把它连起来。
1,如止观之名,止体是定,观体是慧,即相违;
2,如河山,拆开是一个河,一个山,合起来指国土。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立名字,从近为名。
1,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观的是慧,这个慧要靠念的力量把境持住,然后慧去观它,中间念的力量強,作用大就叫四念处;
2,如武汉有好几个区,东西湖区属于武汉郊区,跟武汉市区挨得很近,也能叫武汉。
六、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一个数字,加上另一个概念,以数显义。
1,如八地,带一个八,加个地,表示八个层次;
2,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带个二,表示二个谛。
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说凡是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
六离合释:离,先把它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比如奶茶店,先知道奶茶,知道店;
合:再组合起来成为復合的名词,叫奶茶店;组合的方式有六种,为防止混淆词意,用六离合释来卡定,所以叫六离合释。
一、依主,一个是所依,一个是能依。以所依为主,
1,如思慧,依如理思惟产生的慧,思之慧,依主释;
2,如大臣依国王,依主释。
二、持业释:拆开的两个概念意思不同。持,是能持之体;业,是所持之义;义,指作用。依体而持用。两个概念:一个表示体,一个表示用,两个概念都是依同一个体,也叫同依释。
1,如烦恼障:烦恼是一个概念,障是一个慨念。烦恼是体,它的作用是障,障表障碍,对修行有障碍。烦恼就是障,持业释。
2,如胜义,无漏的叫胜,有实体的叫义(作用),无漏的就是那个实体,叫胜义,持业释。
三、有财释:有,指能有;财,指所有。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或把他的名字取过来,做自己的名字。
1,如有为法,为是迁流造作,有迁流造作的作用,叫有为;
2,感冒灵是一种药,它有把感冒清除的作用(财),所以叫感冒灵,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把它们合拢来做一个名字,或两个东西把它连起来。
1,如止观之名,止体是定,观体是慧,即相违;
2,如河山,拆开是一个河,一个山,合起来指国土。
五、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两个法中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以作用胜的来安立名字,从近为名。
1,如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观的是慧,这个慧要靠念的力量把境持住,然后慧去观它,中间念的力量強,作用大就叫四念处;
2,如武汉有好几个区,东西湖区属于武汉郊区,跟武汉市区挨得很近,也能叫武汉。
六、带数释:这个法上面有一个数字,加上另一个概念,以数显义。
1,如八地,带一个八,加个地,表示八个层次;
2,二谛即胜义谛和世俗谛,带个二,表示二个谛。
带数释一定要有数字,但并不是说凡是有数字的都是带数释。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6:08六离合释:一个词有两个意义,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的的复合名词。
一、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依所依的法就是用所依靠的法 ,来摆在它名字上去的(例南京鸡鸣寺 所知障)
二、持业释:两个不同的概念,它的意思不同就是两个意思,但是合拢起来它的体却是一个的叫持业释:例:(烦恼障 )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 ,它有这个法 ,它有那个东西以它那个所有的东西来做它的名字 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是有财释 (例: 戒可以叫解脱,用解脱的概念来代替戒的名字了就叫解脱就是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各是各的法,把它合拢来做一个名字的就相违释{例:止观 东西 }
五、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这个法上面有个数字的叫带数释(例 :二谛 五蕴)
六、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其中一个作用胜 、另一个差一点的,就把胜的那个来安名字叫临近释{例:念处之名言 ,四念处 观身不净 观法无我 观受之苦}
六离合释:一个词有两个意义,两个概念组合在一起的的复合名词。
一、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依所依的法就是用所依靠的法 ,来摆在它名字上去的(例南京鸡鸣寺 所知障)
二、持业释:两个不同的概念,它的意思不同就是两个意思,但是合拢起来它的体却是一个的叫持业释:例:(烦恼障 )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 ,它有这个法 ,它有那个东西以它那个所有的东西来做它的名字 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是有财释 (例: 戒可以叫解脱,用解脱的概念来代替戒的名字了就叫解脱就是有财释)
四、相违释:几个不同的各是各的法,把它合拢来做一个名字的就相违释{例:止观 东西 }
五、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这个法上面有个数字的叫带数释(例 :二谛 五蕴)
六、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其中一个作用胜 、另一个差一点的,就把胜的那个来安名字叫临近释{例:念处之名言 ,四念处 观身不净 观法无我 观受之苦}
引用于 慧帆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6:58六离合释是印度复合词的组成方式
1.持业释:凡义有二,而体则是一者,即持业释。持,所持之体,业,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
如,烦恼障
2.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医依的这个法的名字前面。叫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如,四会六祖寺。
3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就是有财释。如,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如,消炎清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起来做一个名字。相违,其义乖反,其体各别。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不是合得拢的。它们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本来是两个东西,体也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但是合拢成止观,大家也知道止观是什么东西。如南北。
5.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这两个法,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儿。以作用胜的那个来按名字。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为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而用念,这叫邻近事释。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离开的。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但中间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6.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所立的名。如三学,三性。
六离合释是印度复合词的组成方式
1.持业释:凡义有二,而体则是一者,即持业释。持,所持之体,业,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
如,烦恼障
2.依主释:一个法依靠在另一个法上,把所依靠的法摆在能医依的这个法的名字前面。叫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如,四会六祖寺。
3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这个法含有另一个法,以它所含有的法来命名。就是有财释。如,戒也叫解脱,有了戒为因,将来会得到解脱的果,这就是有财,戒本身名字不用,而用解脱来安它的名字。因为它有解脱的果在后头。所以戒可以叫解脱。如,消炎清
4相违释:几个不同的法,合起来做一个名字。相违,其义乖反,其体各别。它们的意思各是各的,不是合得拢的。它们的体也是个别不同的。如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本来是两个东西,体也不一样,作用也不一样,意思也不一样,但是合拢成止观,大家也知道止观是什么东西。如南北。
5.邻近释: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这两个法,有一个作用胜,另一个差一点儿。以作用胜的那个来按名字。如四念处,明明是慧在观,因为念的力量强,慧的名字不用,而用念,这叫邻近事释。念跟慧是同时相依,不能离开的。在修行的时候,既要用慧,又要用念,但中间作用强的是念,叫念处,不叫慧处。
6.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所立的名。如三学,三性。
引用于 文蘭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7:20六离合释指的是印度文法之中,复合词六种关系,又称六合释。
一依主释,二持业释,三有财释,四相违释,五带数释,六邻近释。
_,依主释,谓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此即依主释也。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江门的慈云庵
二持业释。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则即持业释也。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盖二义同依一体也,故此亦名同依释。如大乘、胜义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如金刚、解脱
四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联之以为一名者,此即相违释。违云者,谓其义乖反,其体各别也。如明暗、冷暖、山河
五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即带数释也。带数者,谓其法体之上带有数量也。如八苦、十地、五道、四果
六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邻近释。如住绍兴因与杭州相邻故告他人住杭州
六离合释指的是印度文法之中,复合词六种关系,又称六合释。
一依主释,二持业释,三有财释,四相违释,五带数释,六邻近释。
_,依主释,谓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此即依主释也。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江门的慈云庵
二持业释。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则即持业释也。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盖二义同依一体也,故此亦名同依释。如大乘、胜义
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如金刚、解脱
四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联之以为一名者,此即相违释。违云者,谓其义乖反,其体各别也。如明暗、冷暖、山河
五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即带数释也。带数者,谓其法体之上带有数量也。如八苦、十地、五道、四果
六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邻近释。如住绍兴因与杭州相邻故告他人住杭州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7:21
- 六离合释是印度的一种语法,对于有两个不同概念的词组成的复合词,理解其义容易混淆时。先要将两个概念分开来,每一个概念分别搞清楚,然后把它合起來,做一个复合的名詞。这两个概念组合起来有六种方式,所以叫六离合释。六是六种解释方式,离是组成词的每个部分有各自的含义,合是组合起来有个意思,释是解释。分别为依主释、持业释、有财释、相违释、带数释、邻近释。
-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即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依所依来安立能依的名字。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比如对法藏(对法的藏)、有漏法(有漏的能随增烦恼的法)、中国人、世路(三世的路)。
- 持业释:又叫做同依释,凡义虽有二,体则是一者,就是持业释。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也。二义依同一体,又叫做同依释,比如无想定(无想即定)。
- 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就是有财释。从它所有的东西来立名。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比如有为(有迁流造作)。
- 相违释:两个互相相违、意义相反字组成的新词,有着与原字不同的特别意义叫相违释。其义乖反,其体各别。比如父子、君臣、善恶、止观等。
- 带数释:以法体上所带的数立名,叫带数释。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宝、四谛等。
-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的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的叫邻近释。也就是两个法,同时相互依靠,不能拆开的,一个作用胜,一个差,就用胜的那个来安立差的名字。比如用持息念安立(持息慧),数息的时候能观的也是慧,但是需要依靠较胜的念的力量,所以叫持息念。
- 六离合释是印度的一种语法,对于有两个不同概念的词组成的复合词,理解其义容易混淆时。先要将两个概念分开来,每一个概念分别搞清楚,然后把它合起來,做一个复合的名詞。这两个概念组合起来有六种方式,所以叫六离合释。六是六种解释方式,离是组成词的每个部分有各自的含义,合是组合起来有个意思,释是解释。分别为依主释、持业释、有财释、相违释、带数释、邻近释。
-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即依主释。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依所依来安立能依的名字。以劣显胜,叫依士,以胜显劣,叫依主。比如对法藏(对法的藏)、有漏法(有漏的能随增烦恼的法)、中国人、世路(三世的路)。
- 持业释:又叫做同依释,凡义虽有二,体则是一者,就是持业释。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也。二义依同一体,又叫做同依释,比如无想定(无想即定)。
- 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就是有财释。从它所有的东西来立名。有者能有,财者所有也。比如有为(有迁流造作)。
- 相违释:两个互相相违、意义相反字组成的新词,有着与原字不同的特别意义叫相违释。其义乖反,其体各别。比如父子、君臣、善恶、止观等。
- 带数释:以法体上所带的数立名,叫带数释。比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三宝、四谛等。
-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的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的叫邻近释。也就是两个法,同时相互依靠,不能拆开的,一个作用胜,一个差,就用胜的那个来安立差的名字。比如用持息念安立(持息慧),数息的时候能观的也是慧,但是需要依靠较胜的念的力量,所以叫持息念。
引用于 觉忍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8:52六离合释意思:
梵文的语法。为避免复合词意思混乱,规定了六种解释复合词的方法,先把复合词中的每个词分离解释,再合并为一个名。
持业释: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持二义于一体之上。
例:烦恼障。烦恼与障体相同。烦恼即是障。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依者能依,主者所依。
例:法华玄义 ,法华是经,玄义是经的注解,前者是所依,后者是能依,依法华的玄义。
有财释: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有者能有,财者所有。
例:把戒叫解脱,本来戒是戒,解脱是解脱,意思不同。但如果有持戒的因,就会有解脱的果,有财。即是取他名为己名。
相违释:集多数个别之法,联之以为一者。
例:止观,止体是定,观体是慧,此个别之二法,联之使为一名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
例:四念处,体本是慧,但没叫四慧处,因为慧要观的时候,须先把念持好,念力量胜故以念为名。
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带数者,谓其法体之上带有数量。
例:二谛,三宝,三藏。
六离合释意思:
梵文的语法。为避免复合词意思混乱,规定了六种解释复合词的方法,先把复合词中的每个词分离解释,再合并为一个名。
持业释:持者,能持之体,业者,所持之义。二义同依一体,持二义于一体之上。
例:烦恼障。烦恼与障体相同。烦恼即是障。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依者能依,主者所依。
例:法华玄义 ,法华是经,玄义是经的注解,前者是所依,后者是能依,依法华的玄义。
有财释: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有者能有,财者所有。
例:把戒叫解脱,本来戒是戒,解脱是解脱,意思不同。但如果有持戒的因,就会有解脱的果,有财。即是取他名为己名。
相违释:集多数个别之法,联之以为一者。
例:止观,止体是定,观体是慧,此个别之二法,联之使为一名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
例:四念处,体本是慧,但没叫四慧处,因为慧要观的时候,须先把念持好,念力量胜故以念为名。
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带数者,谓其法体之上带有数量。
例:二谛,三宝,三藏。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9:32六离合释
梵语称为杀三婆释,译为六离合释。
《大乘法苑义林总科简章》:“凡二义以上为一名者,恐有所滥,故皆用此六种释以分别之”,
《唯识述记》:凡是六离合释不在字的多少,一个字有两个意义,两个概念的,才用六离合释,并非两个字就要六离合释。
六离合释:一持业释,二主释,亦名依士释,三有财释,四相违释,五邻释,六带数释。
一持业释: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者,则即持业释也。持者,能持之
体;业者,所持之义也。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二义于一体之上”。如烦恼障。
二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此即依主释也。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三门多宝寺。
三、有财释者,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也。有者能有,财者
所有也。“有云有财释者,即是取他名以为自名,”。如用“解脱”代“戒”。
四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联之以为一名者,此即相违释也。如止观,矛盾。
五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邻近释也。如四念处。
六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即带数释也。如四谛,五蕴。
六离合释
梵语称为杀三婆释,译为六离合释。
《大乘法苑义林总科简章》:“凡二义以上为一名者,恐有所滥,故皆用此六种释以分别之”,
《唯识述记》:凡是六离合释不在字的多少,一个字有两个意义,两个概念的,才用六离合释,并非两个字就要六离合释。
六离合释:一持业释,二主释,亦名依士释,三有财释,四相违释,五邻释,六带数释。
一持业释:凡义虽有二,而体则仍是一者,则即持业释也。持者,能持之
体;业者,所持之义也。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持二义于一体之上”。如烦恼障。
二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者,此即依主释也。依者能依,主者所依也。如三门多宝寺。
三、有财释者,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者,此即有财释也。有者能有,财者
所有也。“有云有财释者,即是取他名以为自名,”。如用“解脱”代“戒”。
四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联之以为一名者,此即相违释也。如止观,矛盾。
五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者,此即邻近释也。如四念处。
六带数释:就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者,即带数释也。如四谛,五蕴。
引用于 如是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11:08答:六离合释是印度的语法,凡俱两种以上意思的复合名词用六种离开,合上的方式来分别说明。一、依主释,能依和所依的关系,所依为主,如眼识,眼是所依为胜,识是能依为劣,将劣依胜故名眼之识,如仆依主。二、持业释,两个法同依一个体,如烦恼障,烦恼即是障,烦恼是体,障是烦恼的作用。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如感冒灵,这个词里面有能治感冒的功用。四、相违释,集相违之法为一名的,如予盾、东西南北等,意思乖反的法集为一个词。五、带数释,带有数量的词。如三藏、四谛等。六、邻近释,意思相顺相近的词,如念处,念与慧意思相近,由念的力量强,所以叫念处而不叫慧处。
答:六离合释是印度的语法,凡俱两种以上意思的复合名词用六种离开,合上的方式来分别说明。一、依主释,能依和所依的关系,所依为主,如眼识,眼是所依为胜,识是能依为劣,将劣依胜故名眼之识,如仆依主。二、持业释,两个法同依一个体,如烦恼障,烦恼即是障,烦恼是体,障是烦恼的作用。三、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如感冒灵,这个词里面有能治感冒的功用。四、相违释,集相违之法为一名的,如予盾、东西南北等,意思乖反的法集为一个词。五、带数释,带有数量的词。如三藏、四谛等。六、邻近释,意思相顺相近的词,如念处,念与慧意思相近,由念的力量强,所以叫念处而不叫慧处。
引用于 慧盛 在 2023年9月21日, 下午11:14答:【六】:依主释、持业释、有财释、带数释、相违释、邻近释。
【离】:就是分开。
【合】:就是合起来。
【释】:就是解释。
【六离合释】:主要就是解释容易产生误解的 复合词。用六个方法分开解释,然后再合起来解释。
1、定是无想,名无想定,是【持业释】
2、无想者的一个定,名无想定,是【依主释】
3、解脱就是戒,戒是因,以后会得到解脱的果,是【有财释】;又如感冒灵、立白。
4、二谛、三宝、四谛、五蕴、六度是【带数释】; 三藏法师虽然带了数字,但不是带数释,因为三藏法师是人,不会产生其他误解。
5、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二者相违,组成的复合词,是【相违释】;又如 父子、君臣、上下、左右、南北。
6、(四)念处:修的是慧,但是念的作用更强,相互依靠,不能分离,这个是【邻近释】
答:【六】:依主释、持业释、有财释、带数释、相违释、邻近释。
【离】:就是分开。
【合】:就是合起来。
【释】:就是解释。
【六离合释】:主要就是解释容易产生误解的 复合词。用六个方法分开解释,然后再合起来解释。
1、定是无想,名无想定,是【持业释】
2、无想者的一个定,名无想定,是【依主释】
3、解脱就是戒,戒是因,以后会得到解脱的果,是【有财释】;又如感冒灵、立白。
4、二谛、三宝、四谛、五蕴、六度是【带数释】; 三藏法师虽然带了数字,但不是带数释,因为三藏法师是人,不会产生其他误解。
5、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二者相违,组成的复合词,是【相违释】;又如 父子、君臣、上下、左右、南北。
6、(四)念处:修的是慧,但是念的作用更强,相互依靠,不能分离,这个是【邻近释】
引用于 阿兰若 在 2023年9月22日, 上午9:35六离合释何意?
答:六离合释用来解释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合成一个名词)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限定理解方式,避免混淆。
1,依主释(XXX的(之)XXX)
例:南普陀 厦门南普陀 台湾南普陀
2,持业释(XXX既是XXX)
例:烦恼障 烦恼既是障 障既是烦恼
3,有财释 (有那个果)
例:退热贴 感冒清
4, 相违释
例:止观 善恶
5,带数释
例:数词+量词(名词)三藏 四谛
6,邻近释
四念处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六离合释何意?
答:六离合释用来解释复合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合成一个名词)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限定理解方式,避免混淆。
1,依主释(XXX的(之)XXX)
例:南普陀 厦门南普陀 台湾南普陀
2,持业释(XXX既是XXX)
例:烦恼障 烦恼既是障 障既是烦恼
3,有财释 (有那个果)
例:退热贴 感冒清
4, 相违释
例:止观 善恶
5,带数释
例:数词+量词(名词)三藏 四谛
6,邻近释
四念处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3年9月22日, 下午3:02六离合释——印度人用来解释复合名词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限定理解方式,避免岐义。
①依主释——从依之法立能依之名。如茶杯,法师。
②持业释——二个是同一个体的,又同一用,如烦恼障,染污无知。
③有财释——因立果名,如感冒请,有为,增语。
④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聊之以为一名,如止观,矛盾。
⑤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来立名。如三宝,四谛,五蕴。
⑥邻近释——有二亇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如念处,观身不净。
六离合释——印度人用来解释复合名词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限定理解方式,避免岐义。
①依主释——从依之法立能依之名。如茶杯,法师。
②持业释——二个是同一个体的,又同一用,如烦恼障,染污无知。
③有财释——因立果名,如感冒请,有为,增语。
④相违释——集多数各别之法,聊之以为一名,如止观,矛盾。
⑤带数释——法体上带数字来立名。如三宝,四谛,五蕴。
⑥邻近释——有二亇法同时互相依靠,不能拆开的,如念处,观身不净。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3年9月22日, 下午11:30答:用六种方式来解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复核成的一个名词;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中国北京;
持业释:一体二义;烦恼障,烦恼是体,障是用,烦恼即是障;
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戒”名为“解脱”。戒,断恶,能得解脱之果,戒中有解脱之果,戒是因,解脱是果;
相违释:两个概念之间不相顺;南、北;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念、慧;
带数释:从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三宝;
答:用六种方式来解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复核成的一个名词;
依主释:从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中国北京;
持业释:一体二义;烦恼障,烦恼是体,障是用,烦恼即是障;
有财释:以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戒”名为“解脱”。戒,断恶,能得解脱之果,戒中有解脱之果,戒是因,解脱是果;
相违释:两个概念之间不相顺;南、北;
邻近释:于同时相依不离法中,从其胜事以立名;念、慧;
带数释:从其法体上所带之数以立名;三宝;
引用于 limei 在 2023年9月23日, 下午11:41一、依主者:谓所依为主,如说眼识,识依眼起,即眼之识,故名眼识,举眼之主以表于识。亦名依士释: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识。如子取父名,即名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言离合相者:离谓眼者是根,识者了别;合、谓此二合名眼识。余五离合,准此应知。
二、言持业者:如说藏识,识者是体,藏是业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藏即识故,名为藏识,故名持业。亦名同依:藏取含藏用,识取了别用,此二同一所依,故名同依也。
三、言有财者:谓从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各为觉者,此即分取他名。二、如俱舍,非对法藏,对法藏者是本论名,为依根本对法藏造,故此亦名为对法藏论,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财释。
四、言相违者:如说眼及耳等,各别所诠,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为眼及耳二言,非前二释,义通带数有财。
五、言带数者:以数显义,通于三释。如五蕴、二谛等,五、即是蕴,二、即是谛,此用自为名,即持业带数。如眼等六识,取自他为名,即依主带数。如说五逆为五无间,无间是因,即因谈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财带数。
六、言邻近者:从近为名,如四念住以慧为体,以慧近念,故名念住。既是邻近,不同自为名,无持业义。通余二释:一、依主邻近;如有人近长安住,有人问言:为何处住?答云:长安住。此人非长安,以近长安故,云长安住。以分取他名,复是依主、邻近。二、有财邻近;如问何处人?答云:长安。以全取他处以标人名,即是有财,以近长安,复名邻近。
一、依主者:谓所依为主,如说眼识,识依眼起,即眼之识,故名眼识,举眼之主以表于识。亦名依士释:此即分取他名,如名色识。如子取父名,即名依主;父取子名,即名依士;所依劣故。言离合相者:离谓眼者是根,识者了别;合、谓此二合名眼识。余五离合,准此应知。
二、言持业者:如说藏识,识者是体,藏是业用,用能显体,体能持业,藏即识故,名为藏识,故名持业。亦名同依:藏取含藏用,识取了别用,此二同一所依,故名同依也。
三、言有财者:谓从所有以得其名。一、如佛陀,此云觉者,即有觉之者各为觉者,此即分取他名。二、如俱舍,非对法藏,对法藏者是本论名,为依根本对法藏造,故此亦名为对法藏论,此全取他名,亦名有财释。
四、言相违者:如说眼及耳等,各别所诠,不相随顺,故曰相违。为眼及耳二言,非前二释,义通带数有财。
五、言带数者:以数显义,通于三释。如五蕴、二谛等,五、即是蕴,二、即是谛,此用自为名,即持业带数。如眼等六识,取自他为名,即依主带数。如说五逆为五无间,无间是因,即因谈果,此全取他名,即有财带数。
六、言邻近者:从近为名,如四念住以慧为体,以慧近念,故名念住。既是邻近,不同自为名,无持业义。通余二释:一、依主邻近;如有人近长安住,有人问言:为何处住?答云:长安住。此人非长安,以近长安故,云长安住。以分取他名,复是依主、邻近。二、有财邻近;如问何处人?答云:长安。以全取他处以标人名,即是有财,以近长安,复名邻近。
引用于 清静 在 2023年10月6日, 下午10:29六离合释:是对复合词,分开有各自的含义,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含义,为准确表达意思有六种方式。
①依主释:所依是主,以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一般中间可以加个“的”字。如眼识、中国上海。
②持业释:义虽然有二个,但所依体是一个。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是一个东西上面出来的。如烦恼障,烦恼是体,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大乘,大是体,作用是运载,大就是乘,持业释。
③有财释: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以此法为因,就有果的作用,以果立名。如戒,也叫解脱;又如治疗感冒的药物“感冒清”,本为化学成分,但能清除感冒症状,即有财释。
④相违释:多个意思相违的各别之法,联之为一名。如止观、善恶、东西南北。
⑤带数释:以法体上所带数字立名。如二谛、三藏、三性。
⑥邻近释:从近为名。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依作用最胜的一方立名。如四念处,能观的是慧,但慧观的时候,需要念持住才能观得起来,念的力量强,故叫念处,不叫慧处。
六离合释:是对复合词,分开有各自的含义,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含义,为准确表达意思有六种方式。
①依主释:所依是主,以所依之法立能依之名,一般中间可以加个“的”字。如眼识、中国上海。
②持业释:义虽然有二个,但所依体是一个。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是一个东西上面出来的。如烦恼障,烦恼是体,作用是障,烦恼就是障;大乘,大是体,作用是运载,大就是乘,持业释。
③有财释:依所有之法,为能有之名。以此法为因,就有果的作用,以果立名。如戒,也叫解脱;又如治疗感冒的药物“感冒清”,本为化学成分,但能清除感冒症状,即有财释。
④相违释:多个意思相违的各别之法,联之为一名。如止观、善恶、东西南北。
⑤带数释:以法体上所带数字立名。如二谛、三藏、三性。
⑥邻近释:从近为名。两个法同时互相依靠,依作用最胜的一方立名。如四念处,能观的是慧,但慧观的时候,需要念持住才能观得起来,念的力量强,故叫念处,不叫慧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