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课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10月26日, 下午9:22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總言之,得善趣身如修羅等,亦須以戒律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滿,則須于戒律為主之外,加以布施凈愿而為助伴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以異類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屬少有;以同類言,人生中具足暇滿者更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
認識暇滿人身難得,如瓦礫中藏金,偶然獲得,生起喜歡;
難得人身已得,是為最大幸遇;
諸根無缺,又一難得
未造無間罪,無修法障礙,又一難得
雖生勝地,如不信戒,亦不能修法,今尚信戒,又一難得
佛雖涅槃,而善知識尚在
由佛傳來師師相承之教法,較佛尤為親切
尤其經宗大師將顯密總攝之心要,尚住世間
宗大師開顯法要,尚可追跡
衣食資生之具,尚屬無缺
如是思惟,則取舍可立決,真正離苦得樂是人身之重大意義,能真正離苦得樂的,唯有正法,即決定修行正法。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總言之,得善趣身如修羅等,亦須以戒律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滿,則須于戒律為主之外,加以布施凈愿而為助伴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以異類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屬少有;以同類言,人生中具足暇滿者更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
認識暇滿人身難得,如瓦礫中藏金,偶然獲得,生起喜歡;
難得人身已得,是為最大幸遇;
諸根無缺,又一難得
未造無間罪,無修法障礙,又一難得
雖生勝地,如不信戒,亦不能修法,今尚信戒,又一難得
佛雖涅槃,而善知識尚在
由佛傳來師師相承之教法,較佛尤為親切
尤其經宗大師將顯密總攝之心要,尚住世間
宗大師開顯法要,尚可追跡
衣食資生之具,尚屬無缺
如是思惟,則取舍可立決,真正離苦得樂是人身之重大意義,能真正離苦得樂的,唯有正法,即決定修行正法。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10月26日, 下午10:50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但能得一乐趣,亦须做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净愿为结合彼等之终多善根。修此因者颇为稀少由此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闲暇均为难得。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果门难得者,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的乐趣而观,特胜之闲暇者,则尤为宝贵。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思维大义,不外现世大义与究竟大义之二种,思维暇满难得,不外因门难得与果门难得之二种,如是摄要思维,何者逗机,即于何者多思,方易变动其心易。
此如噶当格西多把云:若于此暇满大义难得,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但能得一乐趣,亦须做戒等一种净善,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者,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净愿为结合彼等之终多善根。修此因者颇为稀少由此可知就乐趣果若总若别而观,此闲暇均为难得。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果门难得者,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即就同类的乐趣而观,特胜之闲暇者,则尤为宝贵。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思维大义,不外现世大义与究竟大义之二种,思维暇满难得,不外因门难得与果门难得之二种,如是摄要思维,何者逗机,即于何者多思,方易变动其心易。
此如噶当格西多把云:若于此暇满大义难得,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4年10月27日, 上午10:54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一,思维自己现在得到人身的因是什么?
现在自己已经遇到这么殊胜的法,该如何接合这么好的机会让自己改变心相续?
即从暇身难得、易失、利大,或从因果门中思维,随取一条来修。
二,思维投生人天乐趣里也需持戒,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人身,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发愿下辈子得到暇满人身,遇到佛法,结合众多善根才能得到。但是人当中能遇到佛法,又能学习佛法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闲暇身非常难得到。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一、思维自己现在得到人身却不学习佛法的果会是什么?
二、从果(数量)方面来思维,以三恶趣数量观之,不管哪一趣众生都比乐趣的多,如蚊子的数量就比人的数量多。地狱、饿鬼的数量比人的数量多多了。就同类之间,如人与人之间,离开八无暇,有闲时间来学习佛法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暇满人身胜过如意宝,非常难得。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噶当格西云:若于此大义、难得殷勤修习,其余诸法,如道前基础、下、中、上士道的法都容易生起来,取起心要。
修习暇满人身,认识到暇满的好处对自己修法有信心,不会用这么好的人身去做无意义的事,如果用这么好的人身去生气,去吃喝玩乐,去恶意伤人,想想真是最大的浪费。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一,思维自己现在得到人身的因是什么?
现在自己已经遇到这么殊胜的法,该如何接合这么好的机会让自己改变心相续?
即从暇身难得、易失、利大,或从因果门中思维,随取一条来修。
二,思维投生人天乐趣里也需持戒,若特别欲得具足暇满人身,则须以净戒为根本,施等为助伴,以无垢愿:发愿下辈子得到暇满人身,遇到佛法,结合众多善根才能得到。但是人当中能遇到佛法,又能学习佛法的人却少之又少,所以闲暇身非常难得到。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一、思维自己现在得到人身却不学习佛法的果会是什么?
二、从果(数量)方面来思维,以三恶趣数量观之,不管哪一趣众生都比乐趣的多,如蚊子的数量就比人的数量多。地狱、饿鬼的数量比人的数量多多了。就同类之间,如人与人之间,离开八无暇,有闲时间来学习佛法的人也是少之又少,所以暇满人身胜过如意宝,非常难得。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噶当格西云:若于此大义、难得殷勤修习,其余诸法,如道前基础、下、中、上士道的法都容易生起来,取起心要。
修习暇满人身,认识到暇满的好处对自己修法有信心,不会用这么好的人身去做无意义的事,如果用这么好的人身去生气,去吃喝玩乐,去恶意伤人,想想真是最大的浪费。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4年10月27日, 下午7:3210组 华藏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得此人身须以净戒为本,施等为伴,结合无垢净愿,现得暇满,过去诸因所感,但难得易失,百年刹那后。能否得生善趣,值遇善知识?故当护戒修善,种善因得善果!!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观畜生道而思维诸恶趣,不论哪类恶数量均超过人的数量,而观同类善趣能得暇满者亦如白昼之星,极为稀少,暇满人身极为可贵。我今得此,应倍加珍惜,常祈请诸佛菩萨加持,违缘远去,顺缘增长!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他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难得,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修习暇满,难得,心生通达,故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岀离心等功德,一引而生。
10组 华藏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得此人身须以净戒为本,施等为伴,结合无垢净愿,现得暇满,过去诸因所感,但难得易失,百年刹那后。能否得生善趣,值遇善知识?故当护戒修善,种善因得善果!!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观畜生道而思维诸恶趣,不论哪类恶数量均超过人的数量,而观同类善趣能得暇满者亦如白昼之星,极为稀少,暇满人身极为可贵。我今得此,应倍加珍惜,常祈请诸佛菩萨加持,违缘远去,顺缘增长!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他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难得,殷重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故应勉焉。修习暇满,难得,心生通达,故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岀离心等功德,一引而生。
引用于 慧帆 在 2024年10月27日, 下午9:07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得暇满人身极难,必须 A、以净戒为本,能持戒难,持净戒更难,哪怕诸根不具的人身至少也要持一条戒才得。B、布施忍辱等为助伴。C、发无垢净愿,如果没有善知识教导,不会发无诟净愿。现得暇满,是过去善业所感,但必然失去随时失去,所以要珍惜。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地狱有情比鬼多,鬼比旁生多,旁生比人多,一座山里的蚊子可能比整个地球多。在人中,得暇满的人极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他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得信心,信自己能修能成,信法,按善知识所教修法即成。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得暇满人身极难,必须 A、以净戒为本,能持戒难,持净戒更难,哪怕诸根不具的人身至少也要持一条戒才得。B、布施忍辱等为助伴。C、发无垢净愿,如果没有善知识教导,不会发无诟净愿。现得暇满,是过去善业所感,但必然失去随时失去,所以要珍惜。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地狱有情比鬼多,鬼比旁生多,旁生比人多,一座山里的蚊子可能比整个地球多。在人中,得暇满的人极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他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得信心,信自己能修能成,信法,按善知识所教修法即成。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10月27日, 下午10:33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因门难得思维,但能得一乐趣,投一个人身,生到人天里面,不是地狱饿鬼畜生,而是生到乐趣(三善趣)里面,要持戒,以清净的戒为本,以布施忍辱等为助伴,还要以无垢愿,才能得到。修如此之因者,极为鲜少。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果中难得思维,从数量的角度来讲,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就同类的乐趣而观,能真正得到特胜之闲暇者,能有学习佛法的机会离开八难闲暇的,则尤为宝贵。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暇身胜过如意宝,修习暇满一是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能修行的信心;二是对法的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因门难得思维,但能得一乐趣,投一个人身,生到人天里面,不是地狱饿鬼畜生,而是生到乐趣(三善趣)里面,要持戒,以清净的戒为本,以布施忍辱等为助伴,还要以无垢愿,才能得到。修如此之因者,极为鲜少。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果中难得思维,从数量的角度来讲,对于异类诸恶趣观之,但属乐趣已较为少有;就同类的乐趣而观,能真正得到特胜之闲暇者,能有学习佛法的机会离开八难闲暇的,则尤为宝贵。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暇身胜过如意宝,修习暇满一是能够不断增加自己的信心,对自己能修行的信心;二是对法的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引用于 妙悟 在 2024年10月29日, 上午9:50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我们今生能获得暇满人身,是因为我们过去生曾经持净戒、布施、忍辱,并且发了无垢的净愿才获得的。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三恶道的众生比我们人多多了,而同样是人,能遇到佛法,并且能有时间来学佛的非常非常的少。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因为当我们把暇满修好后,它一定会触动我们的身心,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会真正的认识到,暇满人身来之不易,我能离开八无暇,又具足十个圆满,它得来不易啊!
我过去生乃至多生的持戒、布施、忍辱和发了清净的无垢愿,才感得今生的善趣身,我才遇到三宝,遇到佛法,遇到道次第,遇到师父!我既然都知道了我能得到这个暇满人身的原因,而今我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师父,我明明可以去学习佛法的,我却没有,我让今生白白空过,不仅如此,我还造了很多恶业,临终之后,必又将堕入三恶趣,那我不等于是自欺自弃,自杀自害,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放弃自己,自己杀自己,自己害自己吗?
我怎么会这么愚蠢呢?我怎么能重蹈覆辙呢?没有比我更愚蠢的人了,我就是最愚蠢最愚痴的人!这个暇满的人身,它能成就大义:
它能让我成就今生的利乐。
它能让我脱离三恶趣,来生还得善趣身,乃至往生净土。
它能让我解脱轮回。
它还能让我获得究竟的安乐,它能让我成佛!既然这些大义,我都知道了,我当精勤努力,遇缘就修行,有空就学习佛法,为现近和究竟二利而殷勤修习啊!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我们今生能获得暇满人身,是因为我们过去生曾经持净戒、布施、忍辱,并且发了无垢的净愿才获得的。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三恶道的众生比我们人多多了,而同样是人,能遇到佛法,并且能有时间来学佛的非常非常的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因为当我们把暇满修好后,它一定会触动我们的身心,一定会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会真正的认识到,暇满人身来之不易,我能离开八无暇,又具足十个圆满,它得来不易啊!
我过去生乃至多生的持戒、布施、忍辱和发了清净的无垢愿,才感得今生的善趣身,我才遇到三宝,遇到佛法,遇到道次第,遇到师父!
我既然都知道了我能得到这个暇满人身的原因,而今我又遇到了佛法,遇到了师父,我明明可以去学习佛法的,我却没有,我让今生白白空过,不仅如此,我还造了很多恶业,临终之后,必又将堕入三恶趣,那我不等于是自欺自弃,自杀自害,自己欺骗自己,自己放弃自己,自己杀自己,自己害自己吗?
我怎么会这么愚蠢呢?我怎么能重蹈覆辙呢?没有比我更愚蠢的人了,我就是最愚蠢最愚痴的人!
这个暇满的人身,它能成就大义:
它能让我成就今生的利乐。
它能让我脱离三恶趣,来生还得善趣身,乃至往生净土。
它能让我解脱轮回。
它还能让我获得究竟的安乐,它能让我成佛!
既然这些大义,我都知道了,我当精勤努力,遇缘就修行,有空就学习佛法,为现近和究竟二利而殷勤修习啊!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10月31日, 下午2:28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就难得因门,总言之,得善趣身如修罗等,亦须以戒律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满,则须于戒律为主之外,加以布施净愿等而为助伴。
暇满人身须以(1)戒律为主,(2)施等为辅,加以(3)净愿,三者具足,暇身始能获得。若戒律根本无缺,而施等不具备,于修法顺缘亦不能具,即于暇满尚有不足。又虽具施戒等善,若不以此善根用猛利净愿回向,暇身亦不定能得。试思此三种因,求其具足,皆非易事。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就难得果门,以异类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属少有。以同类言,人生中具足暇满者更少矣。
《入行论》云:“刹那恶因,即堕恶趣,何况无始以来所积罪性如须弥山,堕于恶趣,无可疑者。”又云:“一遇恶行,即失人身,失人身,即不能闻善。”堕恶趣后,求得人身比之既得人身而求成佛尤难。颇公常有喻云“修行成佛,如推一铜球上至山顶,已得人身,等于推球已至山半,纵不能即推至顶,慎勿稍忽,致堕于山下。”此喻至为警切。
依量者,以三途量数言,畜生道较少,饿鬼较多,地狱则更多。畜生道中,陆水两类,而水又多于陆。就陆论,则一人之身,亦具微生种类无数万亿,皆隐藏其中,何况全陆,何况水中,何况鬼趣,何况地狱。如一马死后,不数日即变为万亿之虫,每一虫又各有一身,故三途有情无量,趣三途之中有亦无量。中有为微细身,肉眼本不能见,倘能见之,必然充塞虚空。故以人身比之,人极为少数,譬如十斛麦堆,下层数为地狱,层递而上,为鬼趣、畜趣、善趣,人身如堆巅,数为极少。以是观之,是普通之人身已难得如此,而暇满之难,则又甚焉。暇身指值佛世言。经云:“佛之出世,如优昙花, 千年一现。”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此如噶当格西多把(顿巴)云:‘若于此(大义与难得)殷重(殷勤)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则馀门更易入)。’故应勉焉。
盖顿巴修此三门,心生通达,故于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出离心等功德,一引即生。
颇公云:“对于大义真正生起后,绝不忍再作无意义事。对于人身难得真正生起后,绝不忍任意逍遥空过一刻”。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就难得因门,总言之,得善趣身如修罗等,亦须以戒律为主。分言之,如具足暇满,则须于戒律为主之外,加以布施净愿等而为助伴。
暇满人身须以(1)戒律为主,(2)施等为辅,加以(3)净愿,三者具足,暇身始能获得。若戒律根本无缺,而施等不具备,于修法顺缘亦不能具,即于暇满尚有不足。又虽具施戒等善,若不以此善根用猛利净愿回向,暇身亦不定能得。试思此三种因,求其具足,皆非易事。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就难得果门,以异类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属少有。以同类言,人生中具足暇满者更少矣。
《入行论》云:“刹那恶因,即堕恶趣,何况无始以来所积罪性如须弥山,堕于恶趣,无可疑者。”又云:“一遇恶行,即失人身,失人身,即不能闻善。”堕恶趣后,求得人身比之既得人身而求成佛尤难。颇公常有喻云“修行成佛,如推一铜球上至山顶,已得人身,等于推球已至山半,纵不能即推至顶,慎勿稍忽,致堕于山下。”此喻至为警切。
依量者,以三途量数言,畜生道较少,饿鬼较多,地狱则更多。畜生道中,陆水两类,而水又多于陆。就陆论,则一人之身,亦具微生种类无数万亿,皆隐藏其中,何况全陆,何况水中,何况鬼趣,何况地狱。如一马死后,不数日即变为万亿之虫,每一虫又各有一身,故三途有情无量,趣三途之中有亦无量。中有为微细身,肉眼本不能见,倘能见之,必然充塞虚空。故以人身比之,人极为少数,譬如十斛麦堆,下层数为地狱,层递而上,为鬼趣、畜趣、善趣,人身如堆巅,数为极少。以是观之,是普通之人身已难得如此,而暇满之难,则又甚焉。暇身指值佛世言。经云:“佛之出世,如优昙花, 千年一现。”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此如噶当格西多把(顿巴)云:‘若于此(大义与难得)殷重(殷勤)修习,其余诸法,皆能由此引生(则馀门更易入)。’故应勉焉。
盖顿巴修此三门,心生通达,故于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出离心等功德,一引即生。
颇公云:“对于大义真正生起后,绝不忍再作无意义事。对于人身难得真正生起后,绝不忍任意逍遥空过一刻”。
引用于 小景 在 2024年11月5日, 下午6:28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思维因门难得,暇满人身的难得需要持戒,以清净的戒律为本,修忍辱得到眷属具足,将来才会有 修道助伴,具悲悯者供养 等,加上 以发清净大愿才能够得到。能够修持此因的人在六道里非常少。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从数量少上来看,对比六道众生,人类众生的数量非常少,暇满人身就 更加稀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暇满人身的条件是我们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基础,有了这个宝贵的修法条件,我们的人身能够闻法持戒,跟随善知识学,用它修习诸多法义,让戒定慧的功德在心中次第升起,此之一切功德的升起都要依赖这个暇满人身,说以说暇满具有大义,不应该空过。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思维因门难得,暇满人身的难得需要持戒,以清净的戒律为本,修忍辱得到眷属具足,将来才会有 修道助伴,具悲悯者供养 等,加上 以发清净大愿才能够得到。能够修持此因的人在六道里非常少。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从数量少上来看,对比六道众生,人类众生的数量非常少,暇满人身就 更加稀少。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暇满人身的条件是我们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基础,有了这个宝贵的修法条件,我们的人身能够闻法持戒,跟随善知识学,用它修习诸多法义,让戒定慧的功德在心中次第升起,此之一切功德的升起都要依赖这个暇满人身,说以说暇满具有大义,不应该空过。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1:3510组华藏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从因中思惟,得暇满之身,须于净戒为主之外,加于施願等而为助伴。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以异类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属少有,世间看得见的畜生远远多于人类。以同类言,人生具足暇满者更少矣。全球几十亿人,有多少人才有此暇满之身听闻佛法?充其量不超过百分之二,三。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心生通达,故於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岀离心等功德,一引即生。
10组华藏
1、因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从因中思惟,得暇满之身,须于净戒为主之外,加于施願等而为助伴。
2、果中难得如何思维?
答:以异类言,姑以畜生比,人身已属少有,世间看得见的畜生远远多于人类。以同类言,人生具足暇满者更少矣。全球几十亿人,有多少人才有此暇满之身听闻佛法?充其量不超过百分之二,三。
3、为什么修习暇满可以引生其它的修法功德?
答:通过修习暇满,心生通达,故於余门,若皈依,业果,粗分岀离心等功德,一引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