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5、略论是如何说明法源清净?法源净不净对修行有什么影响?

首先从法的源头开始是从释迦八相成道开始传法到龙树菩萨再到无著菩萨,接着传到阿底峡尊者,今宗喀巴大师所著的《略论》直接所依之《道炬论》作者就是阿底峡尊者,一路传承下来都是有迹可循说明发源清净;

我们修行的目标就是要成佛,那肯定要修佛陀传承的法且是大成就者经过验证能成佛的法;如果法源不清净修的结果是成不了佛浪费时间还有可能修偏了走火入魔,烦恼越来越多无法获得成就。

答:为了阐明法源清净故,先解释了此论作者之重要。此论总依的是弥勒菩萨的《现观壮严论》,别依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从造论者的功德,到所造的论的圆满殊胜,对所有学人都能正确无误的从凡夫引导入佛地。只有依靠这样法源清净的法,我们每一个学人才能获得现前与究竟解脱的利益。

答:略论说明法源清净,释造者殊胜,本轮总依弥勒菩萨的《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解释《般若经》,别依的是阿底峡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论》,以《菩提道炬论》为主。第一个殊胜的是弥勒菩萨。第二殊胜的是《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是本论之作者,宗大师意思是说,《略论》是照抄《道炬论》,通过以上说明本论之来源,为显示法殊胜故,明法源清净。

所学的法源头上追溯到释迦摩尼佛,并从佛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有先贤按照此法修行并获得成就的。如果法愿不清净修行不但不能获得成就,有可能还会走火入魔。

 

 

1、法源清净:a:源头清净就是没有杂染。法的内容是能通达四谛,才能叫清净,你能通达解脱道,才叫清净。菩提道次第略论,从依止善知识起,到了你最后成佛的金刚大持位为止,这个法能让一个凡夫,从依止善知识到成佛,所有的次第无错漏的、全部都有,没有颠倒,没有缺漏,这叫真正清净。b: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别依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炬论》。无著、弥勒所说之法,亦即佛所说之法。佛所说法,皆包含於《大般若》。龙树就其显分实说,作《中论》。无著就其隐分权说,作《现观庄严论释》,为显《般若经》中,引导众生,从如何依止善知识,生起出离心、菩提心等佛子行,直至成佛。从佛、弥勒、无著、阿底峡、宗喀巴一路传下来,传承清净无染。

2、修行的目标是为利有情愿成佛,就要学谛实、存在的、无欺诳的,从佛那里传下来的,经过各位大成就者实修、验证的能让我们成佛的法,如果所学之法从源头上来讲就不清净,就会让我们误入歧途、半途而废甚至走火入魔、堕入恶趣。

 

一者阿底峡尊者出生于胜族,父亲是国王善德,母亲是王妃吉祥光;

二三者阿底峡尊者自己所得教之功德和证之功德

如:

二十一岁以内,精通声明、因明、巧明、医药明;

于黑山道场亲近曾得喜金刚现身及金刚空行母授记得成就者——罗睺罗古达喇嘛,尊者承蒙此喇嘛授大灌顶,命合为智密金刚;

二十九岁时,于诸成就师前,修学金刚乘法,通达无余;

三十一岁,遍学显教;依止法铠论师研究《大毗婆沙论》十二年之久;

对根本四部要典皆甚精熟;

依止金洲大师学习承传不断的两种菩提心教授十二年。

如果法源不清净、传承有中断,有可能会在错误的修行路上越走越远,那将无法达到成佛的终极目标。

10组 华藏

5:略论是如何说明法源清净?

答:法源清净,即无染之意应,谓須由四谛直达解脱道,乃为清净。

首明法源清净,释作者重要。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又以别依(菩萨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本论之作者。其名曰燃灯吉祥智大阿阇黎,别号具德阿底峡。此明法的来源,由释迦牟尼佛及历代大德代代相传,脉脉相承,无染相续,清净流传,故名清净。

答:法源清净:佛陀是最初说法的法源,历代祖师,自己修行的教证的功德,口耳相传,师师相授,这样的法源是绝对清净,后来的弟子们修行绝对可以证得他们所需要的果,否则法源不清净不可以取得成果。

菩提道次第略论是这样说明法源清净的:菩提道次第略论依于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炬论,而炬论依于诸佛经纶所说,所以菩提道次第略论法源清净。

我们皈依三宝就是要按照佛法修行,断烦恼,出轮回,证佛果,救度一切有情众生,如果法源不净,则会入邪门歪道,徒增烦恼。

答:第一,氏族圆满,阿底峡出于胜族。阿底峡尊者出生于殊胜的族姓。

第二,本身所得功德。(阿底峡尊者博学所得教之功德和如理修行所得证之功德。)「尊者于二十一岁以内,将内外教共应明处之声明、因明、工巧、医药等四,学至是极精通。直至二十九岁时,于诸已得成就师前,修学金刚乘法。至是经教教授,能达无余三十一岁内遍学显教。别于《大毗婆沙论》,依止法铠论师,于啊登打补曰,研究至十二年之久。

第三个,于佛教中所作之事业。尊者出家,以对根本四部(注:上座部、大众部、正量部、说一切有)要典,皆甚精熟,故于各部异义,取舍之间,互有出入处,虽颇微细,亦能毫不紊乱而正了知。」

2.法源不清净难得成就。得此难得暇满身,当闻思修尽人世,增上胜缘断障难,增上胜缘谓依止无尽善知识。这一辈子得到这样的暇满人身,应该透过闻思修三件事情,以这样殊胜的增上缘、依靠外面无尽的善知识等等的,可以断除你所有的障碍。

1.从作者重要的角度,说法源清净。本论总依弥勒菩萨之《现观庄严论》,又以别依《菩提道炬论》。故《道炬论》之作者,即是本论之作者,其名曰燃灯吉祥智大阿阇黎,别号具德阿底峡须由四谛直达解脱道,乃为清净。菩提道次第,自依止上师起,至得金刚大持位止,圆满无缺无倒,乃真清净。说者之清净有二种:(一)解释文义不错,(二)说法动机发心清净。

2.说法者不是佛一人,外道也有说法者,若不择法源清净者,则想成佛解脱却可能修习外道之法,离佛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