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489思考题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9月4日, 下午1:34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
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9月6日, 下午6:22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答:對治有四種 謂斷持遠厭
無間道就是加功用行正在斷煩惱的時候,是斷對治;
解脫道是煩惱斷後證得擇滅空性,這個得由解脫道執持,是持對治;
勝進道是解脫道之後,道越進離開那個煩惱就越遠了,是遠分對治;
加行道,緣苦集諦,深生厭故,是厭患對治。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答:道有四種,第一是加行道,第二是無間道,第三是解脫道,第四是勝進道;四種道起四種對治作用。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答:應知從所緣 可令諸惑斷
有部的説法:從所緣隨增看,斷煩惱後,遇何境都不被系縛了,隨增力量斷了就是煩惱斷。而相應隨增的煩惱雖斷,隨增作用沒有了但伴性還在,不能説永斷。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答:遠性有四種 謂相治處時 如大種尸羅 異方二世等
相遠:四大種地水火風行相各不同,雖在一起亦是遠。
治遠:同一人身上有持戒,犯戒是相違的故遠。
處遠:雖在一個世界,但東、西兩方的海隔得很遠。
時遠:過去、未來,對現在來説不同一個時間段很遠。
包括還有“如所造色等,亦名相遠,如善惡性等,亦名治遠,如南北海等,亦名處遠,故致等言。”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答:“諸惑頓斷,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
斷煩惱後沒退果的情況,當道勝進的時候,乃至到成佛,煩惱不需要再斷。
果位有退的情況是?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答:“離繫者,謂擇滅無爲也。道勝進時,重起勝得,得前無爲,是故無爲,更許重得。”離繫果,即所證的擇滅,要按次第重新再得,因為隨著道的勝進,後面離繫果的得,要比前面要超勝。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答:離繫有重得 謂治生得果 練根六時中
“謂治生一,得果有四,練根第六時也。治生時者,謂解脫道。得果時者,謂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練根時者,謂練鈍根轉爲利也。此六時中,諸分離繫,隨道勝進,重起勝得。”
治生即見道時,在十五刹那,第一次得擇滅得;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時候依次得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的得;還有鈍根練成利根的時候得更高的擇滅得。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
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答:對治有四種 謂斷持遠厭
無間道就是加功用行正在斷煩惱的時候,是斷對治;
解脫道是煩惱斷後證得擇滅空性,這個得由解脫道執持,是持對治;
勝進道是解脫道之後,道越進離開那個煩惱就越遠了,是遠分對治;
加行道,緣苦集諦,深生厭故,是厭患對治。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答:道有四種,第一是加行道,第二是無間道,第三是解脫道,第四是勝進道;四種道起四種對治作用。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答:應知從所緣 可令諸惑斷
有部的説法:從所緣隨增看,斷煩惱後,遇何境都不被系縛了,隨增力量斷了就是煩惱斷。而相應隨增的煩惱雖斷,隨增作用沒有了但伴性還在,不能説永斷。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答:遠性有四種 謂相治處時 如大種尸羅 異方二世等
相遠:四大種地水火風行相各不同,雖在一起亦是遠。
治遠:同一人身上有持戒,犯戒是相違的故遠。
處遠:雖在一個世界,但東、西兩方的海隔得很遠。
時遠:過去、未來,對現在來説不同一個時間段很遠。
包括還有“如所造色等,亦名相遠,如善惡性等,亦名治遠,如南北海等,亦名處遠,故致等言。”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答:“諸惑頓斷,若更不退,必無後時再斷惑義。”
斷煩惱後沒退果的情況,當道勝進的時候,乃至到成佛,煩惱不需要再斷。
果位有退的情況是?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答:“離繫者,謂擇滅無爲也。道勝進時,重起勝得,得前無爲,是故無爲,更許重得。”離繫果,即所證的擇滅,要按次第重新再得,因為隨著道的勝進,後面離繫果的得,要比前面要超勝。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答:離繫有重得 謂治生得果 練根六時中
“謂治生一,得果有四,練根第六時也。治生時者,謂解脫道。得果時者,謂得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練根時者,謂練鈍根轉爲利也。此六時中,諸分離繫,隨道勝進,重起勝得。”
治生即見道時,在十五刹那,第一次得擇滅得;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時候依次得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的得;還有鈍根練成利根的時候得更高的擇滅得。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9月8日, 下午5:57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答: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答: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答:離系果要重得,因為道勝進時,重起勝得,得前無為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答:解脫道、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練根
諸惑離系,隨道勝進,重起勝得
如欲界系,見四諦斷,見四諦斷,色無色界,見三諦斷,除道諦,所有的無為,具六時得
色無色界,見道諦斷,所有無為,唯五時得,治生時即得果時,不應分為二時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
一五三 對治有幾種?一一詳釋之。
答:
一五四 道有幾種?與「對治」有何關係?
一五五 諸惑永斷,爲定從何?
一五六 遠性有幾?各各分别舉例説明之。
一五七 頌曰:「諸惑無再斷」,此與有部果位有退,如何通釋?
答:
一五八 「離繫有重得」,此頌説明何義?
答:離系果要重得,因為道勝進時,重起勝得,得前無為
一五九 離繫重得六時,一一詳釋之。
答:解脫道、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練根
諸惑離系,隨道勝進,重起勝得
如欲界系,見四諦斷,見四諦斷,色無色界,見三諦斷,除道諦,所有的無為,具六時得
色無色界,見道諦斷,所有無為,唯五時得,治生時即得果時,不應分為二時
一六〇 試述超越證三果人,有幾時得離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