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479思考题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8月21日, 上午11:42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8月21日, 下午6:11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答:又五順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
是順益欲界,不超欲界,名順上分結。
此結有五:一身見,二戒禁取,三疑,四欲貪,五瞋。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答:“下謂欲界,此五順益下分界故,名順下分。”
這五個煩惱,既順欲界,又滋益欲界,使有情繫縛欲界,所以叫順下分。
下是欲界是三界裏最下一界。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答: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 故唯説斷三
有兩種解釋:
1因爲攝門、攝根的原因:
攝門:身見,攝苦門,苦門含邊見,戒禁取攝苦、道兩門,疑,攝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四門,見取、邪見、疑都通四門;
攝根:根包含枝末,如同邊見隨身見轉,有身見纔有邊見,有戒禁取纔有見取,對正道生疑,邪見纔生。所以說斷三實際上是斷六個煩惱。
2或是因為一根本不想到涅槃趣,二對聖道迷,三懷疑聖道,所以説斷三個。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答:順上分亦五 色無色二貪 掉舉慢無明 令不超上故
能令有情,不超上界,順益上界,名順上分結。
此結有五:一色界貪,二無色界貪,三色無色掉舉,四色無色慢,五色無色無明。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答:“以貪過重,兩界別論。”
五個裏貪的過失特別重,所以分兩個;其他的過失輕一點,合成一個。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答:五順下分結,是指欲界,或者說是凡夫,有身見、戒禁取、疑,障聖道,欲貪、瞋,使有情不能超出欲界。
五順上分結,欲界的凡夫未見道,談不上順上分,是已斷五順下分結,這時順上分結的力量纔顯,主要指不還果以上聖者,因爲預流果、一來果,欲界還要來;而順上分的聖者,是欲界不再來了。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答:捆綁令有情不能解脫,叫縛。
縛有三種:一貪縛,二瞋縛,三癡縛。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答:因为依樂受,苦受,舍受安立三縛。
“謂於樂受,貪縛隨增;謂於苦受,瞋縛隨增;謂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在自己感到樂受時,貪、癡、瞋的所緣、相應隨增都有,但貪的力量最大,所以説貪隨增;在感苦受時,也有貪、癡的所緣、相應隨增,但不如瞋的力量大,所以説瞋隨增;在感捨受(不苦不樂)時,是癡隨增,貪、瞋也有,但力量不如癡大。
或有說,自己樂受時,瞋隨增沒有,癡隨增可能有一點;苦受時,貪隨增也不大會有,癡隨增也可能有一點;捨受時,貪、瞋隨增都有。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他有情起苦受、樂受、捨受時,自己會起貪、瞋、癡三種的隨增,比如他在受苦自己可能會高興,他在高興自己可能會妒忌、生氣。
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答:又五順下分 由二不超欲 由三復還下
是順益欲界,不超欲界,名順上分結。
此結有五:一身見,二戒禁取,三疑,四欲貪,五瞋。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答:“下謂欲界,此五順益下分界故,名順下分。”
這五個煩惱,既順欲界,又滋益欲界,使有情繫縛欲界,所以叫順下分。
下是欲界是三界裏最下一界。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答:攝門根故三 或不欲發趣 迷道及疑道 能障趣解脫 故唯説斷三
有兩種解釋:
1因爲攝門、攝根的原因:
攝門:身見,攝苦門,苦門含邊見,戒禁取攝苦、道兩門,疑,攝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四門,見取、邪見、疑都通四門;
攝根:根包含枝末,如同邊見隨身見轉,有身見纔有邊見,有戒禁取纔有見取,對正道生疑,邪見纔生。所以說斷三實際上是斷六個煩惱。
2或是因為一根本不想到涅槃趣,二對聖道迷,三懷疑聖道,所以説斷三個。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答:順上分亦五 色無色二貪 掉舉慢無明 令不超上故
能令有情,不超上界,順益上界,名順上分結。
此結有五:一色界貪,二無色界貪,三色無色掉舉,四色無色慢,五色無色無明。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答:“以貪過重,兩界別論。”
五個裏貪的過失特別重,所以分兩個;其他的過失輕一點,合成一個。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答:五順下分結,是指欲界,或者說是凡夫,有身見、戒禁取、疑,障聖道,欲貪、瞋,使有情不能超出欲界。
五順上分結,欲界的凡夫未見道,談不上順上分,是已斷五順下分結,這時順上分結的力量纔顯,主要指不還果以上聖者,因爲預流果、一來果,欲界還要來;而順上分的聖者,是欲界不再來了。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答:捆綁令有情不能解脫,叫縛。
縛有三種:一貪縛,二瞋縛,三癡縛。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答:因为依樂受,苦受,舍受安立三縛。
“謂於樂受,貪縛隨增;謂於苦受,瞋縛隨增;謂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在自己感到樂受時,貪、癡、瞋的所緣、相應隨增都有,但貪的力量最大,所以説貪隨增;在感苦受時,也有貪、癡的所緣、相應隨增,但不如瞋的力量大,所以説瞋隨增;在感捨受(不苦不樂)時,是癡隨增,貪、瞋也有,但力量不如癡大。
或有說,自己樂受時,瞋隨增沒有,癡隨增可能有一點;苦受時,貪隨增也不大會有,癡隨增也可能有一點;捨受時,貪、瞋隨增都有。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他有情起苦受、樂受、捨受時,自己會起貪、瞋、癡三種的隨增,比如他在受苦自己可能會高興,他在高興自己可能會妒忌、生氣。
引用于 FS慧宏 在 2024年8月21日, 下午6:20一一五:欲贪,嗔,身见,戒禁取、疑,5种
一一六:顺益下分界故,名顺下分。下指欲界
一一七:二师解释,第一摄门身见边见在一门即苦门;戒禁取在二门,即苦门和道门、疑、见取,邪见通四门即四谛;摄根者:边见依身见转;见取依戒禁取,邪见依疑转
一一八:能令有情不超上界,顺益上界:色无色二贪,掉举慢无明(色界无色界)5种
一一九:
一二一;缚三由三受;一贪缚,二嗔缚,三痴缚
一二二:是依三受,故立三缚。
一二三:胃於乐受贪缚随增,胃於苦受嗔缚随增,胃於捨受癡缚随增。
一二四:所缘相应,俱随增故,於有捨受亦贪嗔,非如癡故
一一五:欲贪,嗔,身见,戒禁取、疑,5种
一一六:顺益下分界故,名顺下分。下指欲界
一一七:二师解释,第一摄门身见边见在一门即苦门;戒禁取在二门,即苦门和道门、疑、见取,邪见通四门即四谛;摄根者:边见依身见转;见取依戒禁取,邪见依疑转
一一八:能令有情不超上界,顺益上界:色无色二贪,掉举慢无明(色界无色界)5种
一一九:
一二一;缚三由三受;一贪缚,二嗔缚,三痴缚
一二二:是依三受,故立三缚。
一二三:胃於乐受贪缚随增,胃於苦受嗔缚随增,胃於捨受癡缚随增。
一二四:所缘相应,俱随增故,於有捨受亦贪嗔,非如癡故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8月21日, 下午6:59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答:順益欲界投生,
五,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答:由二不超欲,由三復還下
下即欲界
由貪、瞋二種煩惱,不超欲界,即使能超上生有頂天
由身見、戒禁取、疑三種煩惱,還生欲界
說法二
下分謂下有情,即異生,及取下界,謂欲界,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后二能令不超欲界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答:說法一 ,攝門根
身見在一門——苦門,戒禁取在二門——苦、道門,疑通四門——四諦門,說斷三種,攝彼三門,故說斷三,已說斷六;
說法二,攝根
邊見依身見轉,見取依戒禁取轉,邪見依疑轉,故說斷三種,攝彼三根,故說斷三,已說斷六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答: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
五,色界貪、無色界貪、色無色掉舉、色無色慢、色無色無明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答:以貪為重,兩界別論
掉舉、慢、癡過失較輕,將色無色合成一個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答: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答:系縛
三種
貪縛,謂於樂受,貪縛隨增;瞋縛,謂於苦受,瞋縛隨增;癡縛,謂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答:依三受,立三縛
於樂受,貪縛隨增;於苦受,瞋縛隨增;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於樂受就起貪心,希望延長樂的時間;於苦受就起瞋心,為什麼受苦是我?于世間的五欲抓得緊緊的,丟了不開心,這是愚癡的表現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
一一五 何謂順下分結?此結有幾?
答:順益欲界投生,
五,身見、戒禁取、疑、欲貪、瞋
一一六 何緣此五名順下分?下是何義?
答:由二不超欲,由三復還下
下即欲界
由貪、瞋二種煩惱,不超欲界,即使能超上生有頂天
由身見、戒禁取、疑三種煩惱,還生欲界
說法二
下分謂下有情,即異生,及取下界,謂欲界,前三能障超下有情,后二能令不超欲界
一一七 預流斷六煩惱,何故經説斷三結?哪三結?
答:說法一 ,攝門根
身見在一門——苦門,戒禁取在二門——苦、道門,疑通四門——四諦門,說斷三種,攝彼三門,故說斷三,已說斷六;
說法二,攝根
邊見依身見轉,見取依戒禁取轉,邪見依疑轉,故說斷三種,攝彼三根,故說斷三,已說斷六
一一八 何謂順上分結?此結有幾?
答:能令有情不超上界,名順上分結
五,色界貪、無色界貪、色無色掉舉、色無色慢、色無色無明
一一九 貪、掉、慢、癡,色、無色界共八,云何説五?
答:以貪為重,兩界別論
掉舉、慢、癡過失較輕,將色無色合成一個
一二〇 試比較順下分、順上分結,並述其關係。
答:
一二一 何謂縛?縛有幾種?
答:系縛
三種
貪縛,謂於樂受,貪縛隨增;瞋縛,謂於苦受,瞋縛隨增;癡縛,謂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二 何緣説三爲縛?
答:依三受,立三縛
於樂受,貪縛隨增;於苦受,瞋縛隨增;於捨受,癡縛隨增
一二三 約自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於樂受就起貪心,希望延長樂的時間;於苦受就起瞋心,為什麼受苦是我?于世間的五欲抓得緊緊的,丟了不開心,這是愚癡的表現
一二四 約他相續,説明三受所有隨增。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