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475思考题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8月5日, 下午1:20九七 「漏」何義?漏有幾種?其體云何?
九八 「瀑流」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九九 「軛」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一〇〇 「取」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一〇一 上二界有昏沉、掉舉二纏,何不立爲漏體?
一〇二 上二界合爲一種有漏,何故?
一〇三 軛、瀑流中别立見軛、見瀑流,何故?
一〇四 在三漏中,何不别立見漏?
一〇五 何謂我語取?
一〇六 云何諸見之中,别立戒禁取?
一〇七 云何取中不立無明取?
一〇八 試比較有部四取與經部四取之同異。
九七 「漏」何義?漏有幾種?其體云何?
九八 「瀑流」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九九 「軛」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一〇〇 「取」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一〇一 上二界有昏沉、掉舉二纏,何不立爲漏體?
一〇二 上二界合爲一種有漏,何故?
一〇三 軛、瀑流中别立見軛、見瀑流,何故?
一〇四 在三漏中,何不别立見漏?
一〇五 何謂我語取?
一〇六 云何諸見之中,别立戒禁取?
一〇七 云何取中不立無明取?
一〇八 試比較有部四取與經部四取之同異。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4年8月7日, 下午8:35九七 「漏」何義?漏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住流漂合執
“住者,能令衆生久住生死。流者,能令有情三界流轉。於六根門,泄過無窮,故名爲漏。”
欲煩惱並纏 除癡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煩惱除癡
同無記内門 定地故合一 無明諸有本 故别爲一漏
漏有三種: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欲漏的體是:欲界繫根本煩惱除癡有三十一,並十纏成四十一;
有漏的體是:上二界根本煩惱除癡各二十六,二界合成五十二;
無明漏的體是:三界無明各有五種,共十五物。由無明爲三有根本,別立一漏。
九八 「瀑流」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漂者,極漂善品,故名瀑流。”
瀑流軛亦然 别立見利故 見不順住故 非於漏獨立
共有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
欲瀑流:欲漏除見,有二十九;
有瀑流:有漏除見,有二十八;
見瀑流:三界中各十二見,共三十六;
無明瀑流:三界無明各有五,共十五物;
九九 「軛」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合者,和合有情,受種種苦,故名爲軛。”
共有四軛: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
四軛的體同四瀑流。
一〇〇 「取」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執者,爲有漏依,執取生死,故名爲取。”
欲有軛並癡 見分二名取 無明不別立 以非能取故
共有四取: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
欲取:欲軛並癡,有三十四;
見取:界各有十種見(十二見中,除二戒禁取),共三十物;
戒禁取:三界各二,成六;
我語取:貪、慢、無明各十,疑有八,共三十八(我語謂內身,依之説我故,上界煩惱,多緣內身,名我語取)。
一〇一 上二界有昏沉、掉舉二纏,何不立爲漏體?
答:“彼上二界,雖有昏沉、掉舉二纏,不立爲漏體者,以纏少故。又此二纏,隨從他起,不自在故。”
一是數量少,二是不能自起,要依其他煩惱才能起,所以不立為漏體。
一〇二 上二界合爲一種有漏,何故?
答:同無記內門 定地故合一
“一同無記性,二同內門轉,三同是定地,由此三義,二界隨眠,合爲一漏。”
有三因:一色無色界的煩惱,都是有覆無記;二緣的是定境跟自身心;三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地,都同是定地,所以色界、無色界合一叫有漏。
一〇三 軛、瀑流中别立見軛、見瀑流,何故?
答:別立見利故
“以見推求性猛利故。”
因爲見的推求性非常猛利,作用大,所以軛、瀑流中別立見軛、見瀑流。
一〇四 在三漏中,何不别立見漏?
答:見不順住故 非於漏獨立
“見不順住故,非於漏獨立者,令住生死,名爲漏義,見性猛利,不順住義,由此於漏,不獨立名,但可與餘合説爲漏。”
見是推求,漏是令有情住於生死,“推求”跟“住”是不順的,所以不別立見漏。
一〇五 何謂我語取?
答:“我語謂內身,依之説我故,上界煩惱,多緣內身,名我語取。”
我語取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是依內身而説我,所以把內身叫我語。
一〇六 云何諸見之中,别立戒禁取?
答:“由此獨爲聖道怨故,雙誑在家出家衆故。謂在家衆,計自餓等,爲天道故;諸出家衆,計捨可愛境,爲清淨道故。”
對修聖道來說,戒禁取是聖道的冤家,不管是對於在家居士還是出家僧人,有戒禁取就會令到遠離聖道。所以諸見之中,別立戒禁取。
一〇七 云何取中不立無明取?
答:無明不別立 以非能取故
“不立無明別爲取者,能取諸有,故名爲取,謂不了相,名爲無明,非能取故,不立爲取,但可與餘,合説爲取。”
能夠取著三有的叫取,而無明是糊塗不明了,沒有取著能力,所以取中不立無明取。
一〇八 試比較有部四取與經部四取之同異。
答:同就是令有情住於生死;
異是體不同:
有部四取的體各各不同
經部四取皆以貪為體
“貪緣五欲境起,名爲欲取;貪緣六十二見起,名爲見取;貪緣戒禁起,名戒禁取;貪緣三界我語起,名我語取。故彼四取,以貪爲體。”
九七 「漏」何義?漏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住流漂合執
“住者,能令衆生久住生死。流者,能令有情三界流轉。於六根門,泄過無窮,故名爲漏。”
欲煩惱並纏 除癡名欲漏 有漏上二界 唯煩惱除癡
同無記内門 定地故合一 無明諸有本 故别爲一漏
漏有三種:一欲漏,二有漏,三無明漏;
欲漏的體是:欲界繫根本煩惱除癡有三十一,並十纏成四十一;
有漏的體是:上二界根本煩惱除癡各二十六,二界合成五十二;
無明漏的體是:三界無明各有五種,共十五物。由無明爲三有根本,別立一漏。
九八 「瀑流」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漂者,極漂善品,故名瀑流。”
瀑流軛亦然 别立見利故 見不順住故 非於漏獨立
共有四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見瀑流,四無明瀑流;
欲瀑流:欲漏除見,有二十九;
有瀑流:有漏除見,有二十八;
見瀑流:三界中各十二見,共三十六;
無明瀑流:三界無明各有五,共十五物;
九九 「軛」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合者,和合有情,受種種苦,故名爲軛。”
共有四軛:一欲軛,二有軛,三見軛,四無明軛
四軛的體同四瀑流。
一〇〇 「取」是何義?共有幾種?其體云何?
答:“執者,爲有漏依,執取生死,故名爲取。”
欲有軛並癡 見分二名取 無明不別立 以非能取故
共有四取:一欲取,二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語取;
欲取:欲軛並癡,有三十四;
見取:界各有十種見(十二見中,除二戒禁取),共三十物;
戒禁取:三界各二,成六;
我語取:貪、慢、無明各十,疑有八,共三十八(我語謂內身,依之説我故,上界煩惱,多緣內身,名我語取)。
一〇一 上二界有昏沉、掉舉二纏,何不立爲漏體?
答:“彼上二界,雖有昏沉、掉舉二纏,不立爲漏體者,以纏少故。又此二纏,隨從他起,不自在故。”
一是數量少,二是不能自起,要依其他煩惱才能起,所以不立為漏體。
一〇二 上二界合爲一種有漏,何故?
答:同無記內門 定地故合一
“一同無記性,二同內門轉,三同是定地,由此三義,二界隨眠,合爲一漏。”
有三因:一色無色界的煩惱,都是有覆無記;二緣的是定境跟自身心;三色界四禪,無色界四地,都同是定地,所以色界、無色界合一叫有漏。
一〇三 軛、瀑流中别立見軛、見瀑流,何故?
答:別立見利故
“以見推求性猛利故。”
因爲見的推求性非常猛利,作用大,所以軛、瀑流中別立見軛、見瀑流。
一〇四 在三漏中,何不别立見漏?
答:見不順住故 非於漏獨立
“見不順住故,非於漏獨立者,令住生死,名爲漏義,見性猛利,不順住義,由此於漏,不獨立名,但可與餘合説爲漏。”
見是推求,漏是令有情住於生死,“推求”跟“住”是不順的,所以不別立見漏。
一〇五 何謂我語取?
答:“我語謂內身,依之説我故,上界煩惱,多緣內身,名我語取。”
我語取是色界、無色界的煩惱,是依內身而説我,所以把內身叫我語。
一〇六 云何諸見之中,别立戒禁取?
答:“由此獨爲聖道怨故,雙誑在家出家衆故。謂在家衆,計自餓等,爲天道故;諸出家衆,計捨可愛境,爲清淨道故。”
對修聖道來說,戒禁取是聖道的冤家,不管是對於在家居士還是出家僧人,有戒禁取就會令到遠離聖道。所以諸見之中,別立戒禁取。
一〇七 云何取中不立無明取?
答:無明不別立 以非能取故
“不立無明別爲取者,能取諸有,故名爲取,謂不了相,名爲無明,非能取故,不立爲取,但可與餘,合説爲取。”
能夠取著三有的叫取,而無明是糊塗不明了,沒有取著能力,所以取中不立無明取。
一〇八 試比較有部四取與經部四取之同異。
答:同就是令有情住於生死;
異是體不同:
有部四取的體各各不同
經部四取皆以貪為體
“貪緣五欲境起,名爲欲取;貪緣六十二見起,名爲見取;貪緣戒禁起,名戒禁取;貪緣三界我語起,名我語取。故彼四取,以貪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