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46、放逸是如何生起的?会引发什么心理疾病?如何对治?

放逸是谓即由贪瞋痴懈怠故,于诸烦恼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能修习为性。是由贪、瞋、痴跟懈怠的四个法合起来的,烦恼心来了之后不能防护,对于善法,又修不起来。

会引发拖延症。

如何对治:正知正念;思维无常恶趣苦。

放逸是贪嗔痴加上懈怠四个法合拢来的,烦恼起来不知防护,善品又修不起来恶。

对治:正知正念大大不放逸,无贪 无嗔 无痴 精进对治。

贪嗔痴懈怠四烦恼生起后,不勤加防护,形成放逸。会引发拖延懈怠。对治是修暇满无常。

答:放逸是贪嗔痴烦恼引起。

对治:思维暇满,无常恶趣苦。

贪嗔痴懈怠四烦恼生起后,不勤加防护,形成放逸。

引起疾病:懒散、拖延懈怠、推卸责任。

对治:修暇满、无常。

  • 贪、嗔、痴、懈怠烦恼生起来的时候,心不防护,不去对治,反而顺着烦恼去转,不去修习善品,浪费时间去追逐五欲之乐,放逸懈怠。
  • 引发拖延症、焦虑、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问题。
  • 用正知正念来对治。也可以思维暇满无常恶趣苦。

放逸是有了贪瞋痴的心,任其发展,不防护了。随烦恼转。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知正见正念,烦恼比较炽盛,看不见善法的利益。

引发心理疾病:拖延症  

对治:提起正知正念  修暇满,思维无常

放逸,在诸多烦恼的影响下产生放逸。于诸有漏法 心不防护,于诸善品不作串习。

有时由于贪心的影响 所以放逸,有时由于嗔心的影响所以放逸,有时由于愚痴的影响,所以放逸,所以放逸不一定是由哪一个烦恼带来的。

心理疾病:拖延症

对治:修暇满、修无常。

如何生起: 贪瞋痴的烦恼来了,没有对治,同时由于懈怠,没有用心防护,心被烦恼所束缚,致使对善法逐步退失信心

引发心理疾病:拖延症

对治: 正知正念

由贪嗔痴懈怠四烦恼生起时,不去防护而形成放逸

心理疾病:拖延懈怠

对治:正知正念、不放逸

答:放逸由贪嗔痴懈怠起;

引发的疾病:  失去自尊、信心;不防护;

对治:思维业果;无常、恶趣苦;正知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