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凡夫位之六识与七识之转变,与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有无关联?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4年3月19日, 上午9:18第七识为第六识之根,第六识为第七识所发之识,在见道位前的资粮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识的闻、思、修三慧,修习生、法二空的观智,对于第六识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尽力伏灭。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见道证理,这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灭,证得妙观察智。而第七识亦借着第六识断执的力用,来阻碍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现行(第七识无分别起的我法二执),以此生起无漏的体性,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这只是第一番转,此后仍须借第六识的推动力,续作二空观。而俱生我执非常顽强,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观行,不是任运而转,仍属于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观时,无漏智现前,使俱生我执受到压制,但出观后无漏智不能相续,我执又生。必须至第八不动地,其时观行任运而转,自然发生作用,无漏的生空观智,即恒时无间断现行,俱生我执永伏不起,此际就转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转。在此以后,仍须借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再来伏灭俱生法执,进而断所知障。一直到证得佛果的究竟位,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现行俱尽,这时平等性智转为上品,才算圆满。
综上,由凡转圣的整个过程中,都需借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和断执的推动力,实现转识成智。
第七识为第六识之根,第六识为第七识所发之识,在见道位前的资粮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识的闻、思、修三慧,修习生、法二空的观智,对于第六识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尽力伏灭。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见道证理,这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灭,证得妙观察智。而第七识亦借着第六识断执的力用,来阻碍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现行(第七识无分别起的我法二执),以此生起无漏的体性,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这只是第一番转,此后仍须借第六识的推动力,续作二空观。而俱生我执非常顽强,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观行,不是任运而转,仍属于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观时,无漏智现前,使俱生我执受到压制,但出观后无漏智不能相续,我执又生。必须至第八不动地,其时观行任运而转,自然发生作用,无漏的生空观智,即恒时无间断现行,俱生我执永伏不起,此际就转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转。在此以后,仍须借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再来伏灭俱生法执,进而断所知障。一直到证得佛果的究竟位,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现行俱尽,这时平等性智转为上品,才算圆满。
综上,由凡转圣的整个过程中,都需借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和断执的推动力,实现转识成智。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3月19日, 下午2:15答:有关联。
凡夫位第六识与第七识: 分别人法二执、俱生人法二执。(第六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佛法熏洗无我法空真理慢慢来转变此时第七识也跟着转变)
圣者位第六识与第七识:
在初地:第六识转智成妙观察智 断除分别人法二执。(此时第七识转成平等性)
在八地:第六识二转智,此时第七意识也二转智,断掉俱生人我执(俱生法执尚在)
入如来地:第六识妙观察智圆满,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俱生法执也断了。
答:有关联。
凡夫位第六识与第七识: 分别人法二执、俱生人法二执。(第六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佛法熏洗无我法空真理慢慢来转变此时第七识也跟着转变)
圣者位第六识与第七识:
在初地:第六识转智成妙观察智 断除分别人法二执。(此时第七识转成平等性)
在八地:第六识二转智,此时第七意识也二转智,断掉俱生人我执(俱生法执尚在)
入如来地:第六识妙观察智圆满,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俱生法执也断了。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3月19日, 下午4:41凡夫到圣者,转识成智,六识转成妙观察智,七识转成平等性智,肯定有关联。
七识转成平等性智需要借助六识转识成智的三个阶段,凡夫位六识造业,七识执我,都是二执,而且七识是六识的根;从凡夫到圣者,初地时六识断分别我法二执,七识才能起平等性,八地时六识断俱生我执,七识才能恒常摧伏俱生我执,到如来地,六识二执全部已断,转智妙观察智圆满,七识才能转成平等性智。
凡夫到圣者,转识成智,六识转成妙观察智,七识转成平等性智,肯定有关联。
七识转成平等性智需要借助六识转识成智的三个阶段,凡夫位六识造业,七识执我,都是二执,而且七识是六识的根;从凡夫到圣者,初地时六识断分别我法二执,七识才能起平等性,八地时六识断俱生我执,七识才能恒常摧伏俱生我执,到如来地,六识二执全部已断,转智妙观察智圆满,七识才能转成平等性智。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4年3月19日, 下午8:22有关联。第六识不断串习无我空性,会让第七识的我执不断降低;第七识是第六意识的意根,会使第六意识受我执的染污;在第六意识的主动对治与修持中,到大乘见道位,即初地菩萨时,第六第七二识同时转成无漏,其中第六意识转为下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下品平等性智。再经过八地、佛地两次转智,此二识均转成上品智。性智、大圆境智。
有关联。第六识不断串习无我空性,会让第七识的我执不断降低;第七识是第六意识的意根,会使第六意识受我执的染污;在第六意识的主动对治与修持中,到大乘见道位,即初地菩萨时,第六第七二识同时转成无漏,其中第六意识转为下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下品平等性智。再经过八地、佛地两次转智,此二识均转成上品智。性智、大圆境智。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4年3月19日, 下午10:24答:有关联,凡夫位的六识谢灭之后,成了意根,也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染还是净所依的都是第六识,第六识是染污的,末那识就是染污的,第六识是清净的,末那识也清净的,当第六识转智的时候,末那识也转智,末那识转智必定依意识转,意识初转妙观察智,末那识转平等性,意识转妙观察智成功,末那识平等性智业转成功;第八不动地恒摧我执的种子,永不增长。
答:有关联,凡夫位的六识谢灭之后,成了意根,也就是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染还是净所依的都是第六识,第六识是染污的,末那识就是染污的,第六识是清净的,末那识也清净的,当第六识转智的时候,末那识也转智,末那识转智必定依意识转,意识初转妙观察智,末那识转平等性,意识转妙观察智成功,末那识平等性智业转成功;第八不动地恒摧我执的种子,永不增长。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4年3月20日, 上午11:56有关联。
七识为意根,有二意,1、能出生意识,2、意识等六识灭后成意根。其为六识所依,六识亦可滋润七识。凡夫七识染、净,则六识亦染、净。
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为圣者位的第六识转识与第七识成智。分各三个阶段(位)。
初地时:第六识开始转智,此地断除分别人法二执,俱生我法二执犹在。
第七识由意识转智之功而成,意识已断分别我法二执,初心转智。故此识亦初心转智。而始成平等性。
八地时:第六识俱生我执之种子已断。法执之现行已伏。此时意识。纯为无漏。即第二位转智。
第六识此时第二位转智,则第七识亦于此时第二位转智。此后借无功用行,任运将此识之我执种子。恒常摧灭,不复增长。
入如来地时:第六识之法执种子亦断。为第三转智究竟成就之位。能观察诸法性相。如来鉴机说法,端赖于此。所以称为妙观察智。
入如来地,第六识妙观察智究竟圆成。则第七识所转之平等性智,亦复成就。起他所受用之身。即依于平等性智。
有关联。
七识为意根,有二意,1、能出生意识,2、意识等六识灭后成意根。其为六识所依,六识亦可滋润七识。凡夫七识染、净,则六识亦染、净。
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为圣者位的第六识转识与第七识成智。分各三个阶段(位)。
初地时:第六识开始转智,此地断除分别人法二执,俱生我法二执犹在。
第七识由意识转智之功而成,意识已断分别我法二执,初心转智。故此识亦初心转智。而始成平等性。
八地时:第六识俱生我执之种子已断。法执之现行已伏。此时意识。纯为无漏。即第二位转智。
第六识此时第二位转智,则第七识亦于此时第二位转智。此后借无功用行,任运将此识之我执种子。恒常摧灭,不复增长。
入如来地时:第六识之法执种子亦断。为第三转智究竟成就之位。能观察诸法性相。如来鉴机说法,端赖于此。所以称为妙观察智。
入如来地,第六识妙观察智究竟圆成。则第七识所转之平等性智,亦复成就。起他所受用之身。即依于平等性智。
引用于 阿兰若 在 2024年3月20日, 下午4:45有关联
有第六识不断串习无我空性,会让第七识的我执不断降低;第七识是第六意识的意根,会使第六意识受我执的染污;在第六意识的主动对治与修持中,到大乘见道位,即初地菩萨时,第六第七二识同时转成无漏,其中第六意识转为下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下品平等性智。再经过八地、佛地两次转智,此二识均转成上品智。
有关联
有第六识不断串习无我空性,会让第七识的我执不断降低;第七识是第六意识的意根,会使第六意识受我执的染污;在第六意识的主动对治与修持中,到大乘见道位,即初地菩萨时,第六第七二识同时转成无漏,其中第六意识转为下品妙观察智,第七识转成下品平等性智。再经过八地、佛地两次转智,此二识均转成上品智。
引用于 无忧 在 2024年3月20日, 下午6:37有关联。意识谢灭成意根,而意根又为意识所依,二者紧密相关。
意识与末那识的转识成智都在因地转,且第七识的转变须依第六识来转。随着意识的三位转智最后成妙观察智,末那识也随着三位转智成平等性智。初地断分别法我执,七地意识断俱生我执,八地末那识断俱生我执,入如来地断俱生法执。
有关联。意识谢灭成意根,而意根又为意识所依,二者紧密相关。
意识与末那识的转识成智都在因地转,且第七识的转变须依第六识来转。随着意识的三位转智最后成妙观察智,末那识也随着三位转智成平等性智。初地断分别法我执,七地意识断俱生我执,八地末那识断俱生我执,入如来地断俱生法执。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4年3月20日, 下午11:32答:有关联。
凡夫位第六识与第七识的分别我法二执要通过不断学习,了解人法二空的道理来慢慢转变。
圣者位在初地第六意识将分别我执断了,至第七位远行地后俱生我执种子也断了,转成妙观察智。
菩萨至第八不动地第七识能任运将此识之我执种子恒常摧灭,不复增长,转成平等性智,入如来地佛要度一切众生,起他受用化千百亿身来度我们,然后妙观察智究竟圆成。
答:有关联。
凡夫位第六识与第七识的分别我法二执要通过不断学习,了解人法二空的道理来慢慢转变。
圣者位在初地第六意识将分别我执断了,至第七位远行地后俱生我执种子也断了,转成妙观察智。
菩萨至第八不动地第七识能任运将此识之我执种子恒常摧灭,不复增长,转成平等性智,入如来地佛要度一切众生,起他受用化千百亿身来度我们,然后妙观察智究竟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