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五别境心所为什么不是恶心所?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4年5月30日, 下午5:52在这里讲的五别境心所与修法相关,所以是善心所,而不是恶心所。分别从定义的角度来分说:
1、欲心所的性相:作业谓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缘自境所思之事,以自力具希求相之心所;精进是善心所,所缘的法也是善法,所以是善心所。
2、胜解心所的性相:作业谓令心于自之所取境上无所旁骛,缘已确定之自境,仅以自力执取具究竟相之心所;对佛法的内容,如业果、空性等产生胜解,是善心所。
3、念心所的性相:作业谓令心不乱,缘自娴熟境事,以自力不忘相之心所;缘佛法内容生起正念。
4、定心所:作业谓能生自果智慧,缘于自境假设事物,以自力具专注一心相之心所;只有缘善法才能产生定,缘恶法是不能产生定的。
5、慧心所:作业谓破除犹疑,缘于自境观察之事,以自力作抉择取舍相之心所;佛法中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需要慧心所,故慧心所是善心所。
在这里讲的五别境心所与修法相关,所以是善心所,而不是恶心所。分别从定义的角度来分说:
1、欲心所的性相:作业谓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缘自境所思之事,以自力具希求相之心所;精进是善心所,所缘的法也是善法,所以是善心所。
2、胜解心所的性相:作业谓令心于自之所取境上无所旁骛,缘已确定之自境,仅以自力执取具究竟相之心所;对佛法的内容,如业果、空性等产生胜解,是善心所。
3、念心所的性相:作业谓令心不乱,缘自娴熟境事,以自力不忘相之心所;缘佛法内容生起正念。
4、定心所:作业谓能生自果智慧,缘于自境假设事物,以自力具专注一心相之心所;只有缘善法才能产生定,缘恶法是不能产生定的。
5、慧心所:作业谓破除犹疑,缘于自境观察之事,以自力作抉择取舍相之心所;佛法中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需要慧心所,故慧心所是善心所。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4年5月30日, 下午7:40因为从修行的角度讲,这五个心所主要是在善业上起心。比如欲心所是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精进是勇于善,那么勇于做善业去求自果就是善的,比如善法欲,欲求功德之欲,欲证无上菩提;胜解心所主要是对业果、空性、佛的教法胜解,都是善的;定心所决定是善的。慧心所是破除疑惑,也是善的,比如通达真如之慧。
因为从修行的角度讲,这五个心所主要是在善业上起心。比如欲心所是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精进是勇于善,那么勇于做善业去求自果就是善的,比如善法欲,欲求功德之欲,欲证无上菩提;胜解心所主要是对业果、空性、佛的教法胜解,都是善的;定心所决定是善的。慧心所是破除疑惑,也是善的,比如通达真如之慧。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4年5月30日, 下午9:53
- 彼五是随行之心(心所),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
- 从五别境的性相来看,都是善心所,要举出不善的例子,也很难。
如欲心所:精进(善心所)勤求自果,具希求相;胜解心所执取究竟相,佛之功德为究竟相;
念心所:对善法才会令心不乱,且不忘相;定心所:能生自果智慧,专注一心相
慧心所:能作抉择取舍相,能破疑。
- 彼五是随行之心(心所),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
- 从五别境的性相来看,都是善心所,要举出不善的例子,也很难。
如欲心所:精进(善心所)勤求自果,具希求相;胜解心所执取究竟相,佛之功德为究竟相;
念心所:对善法才会令心不乱,且不忘相;定心所:能生自果智慧,专注一心相
慧心所:能作抉择取舍相,能破疑。
引用于 具慧 在 2024年5月31日, 下午2:147组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彼五是随行之心,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
五别境者是其缘别别之境而生,故称为别境心所,并非定是善心所。 言欲者,于所 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为性。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 忘为性,定依为业。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言慧 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7组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
彼五是随行之心,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
五别境者是其缘别别之境而生,故称为别境心所,并非定是善心所。 言欲者,于所 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为性。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 忘为性,定依为业。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言慧 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引用于 清静 在 2024年5月31日, 下午6:35一组
答:从五别境心所的定义看:欲,需精进,是对善法精进;胜解,是对自境执取究竟相,业果、空性等是究竟相;念,是对熟知的善法内容不忘,得以生起正念;定,缘自境专注,能生起智慧,正确的才叫慧;慧,是对自境以自力观察抉择取舍,能破除疑惑,不正确的不叫慧。可见,五别境,都是围绕善法而生起的心所,故都是善心所,不是恶心所。
一组
答:从五别境心所的定义看:欲,需精进,是对善法精进;胜解,是对自境执取究竟相,业果、空性等是究竟相;念,是对熟知的善法内容不忘,得以生起正念;定,缘自境专注,能生起智慧,正确的才叫慧;慧,是对自境以自力观察抉择取舍,能破除疑惑,不正确的不叫慧。可见,五别境,都是围绕善法而生起的心所,故都是善心所,不是恶心所。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4年6月1日, 下午2:45此论论主认为,五别境是随行之心,决定是善。有人对此表示疑问,因为五别境心所不一定随行,也不一定是善故。但师父也说,不要用一部论的观点去推翻另一部论,要理解其中的意趣,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修行的角度讲,这五个心所主要是在善业上起心。比如欲心所是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精进是勇于善,比如善法欲,欲求功德之欲,欲证无上菩提;胜解心所比如对业果、空性的胜解,都是善的;定心所决定是善的。慧心所是破除疑惑,也是善的,比如通达真如之慧。
此论论主认为,五别境是随行之心,决定是善。有人对此表示疑问,因为五别境心所不一定随行,也不一定是善故。但师父也说,不要用一部论的观点去推翻另一部论,要理解其中的意趣,为什么要这么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修行的角度讲,这五个心所主要是在善业上起心。比如欲心所是精进勤求自果为能依,精进是勇于善,比如善法欲,欲求功德之欲,欲证无上菩提;胜解心所比如对业果、空性的胜解,都是善的;定心所决定是善的。慧心所是破除疑惑,也是善的,比如通达真如之慧。
引用于 慧觉 在 2024年6月1日, 下午3:31本书的五别境均与修法有关,从定义来看,决定是善心所。
欲心所:精进(善心所)勤求自果,具希求相;
胜解心所:执取究竟相,佛之功德为究竟相;
念心所:对善法才会令心不乱,且不忘相;
定心所:能生自果智慧,专注一心相;
慧心所:能作抉择取舍相,能破疑。
本书的五别境均与修法有关,从定义来看,决定是善心所。
欲心所:精进(善心所)勤求自果,具希求相;
胜解心所:执取究竟相,佛之功德为究竟相;
念心所:对善法才会令心不乱,且不忘相;
定心所:能生自果智慧,专注一心相;
慧心所:能作抉择取舍相,能破疑。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6月2日, 下午10:187组
本论从修法上来说五别境心所都是善心所;欲、胜解、念、定、慧这五个是随行之心,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为性。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言慧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7组
本论从修法上来说五别境心所都是善心所;欲、胜解、念、定、慧这五个是随行之心,决定仅是善心,故称为五别境;言欲者,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胜解者,于决定境,印持为性。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言慧者,于所观境,拣择为性,断疑为业。
引用于 雪蘭 在 2024年6月3日, 下午4:401组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此五个心所在因明这里都是属于善心所。
欲:特点是精进勤求自果, 自力具希求相之心所。
胜解: 特点是心无所旁骛 缘确定境,自力执取具究竟相之心所 。
念: 特点是令心不乱,缘自娴熟境事,以自力具不忘相之心所 。
定: 特点是缘于自境假设事物,以自力具专注一心相之心所 。( 能生自果智慧 )
慧: 特点是 缘于自境观察之事,以自力作抉择取舍相之心所 。(能破除犹疑 )
1组
五别境:(欲、胜解、念、定、慧)此五个心所在因明这里都是属于善心所。
欲:特点是精进勤求自果, 自力具希求相之心所。
胜解: 特点是心无所旁骛 缘确定境,自力执取具究竟相之心所 。
念: 特点是令心不乱,缘自娴熟境事,以自力具不忘相之心所 。
定: 特点是缘于自境假设事物,以自力具专注一心相之心所 。( 能生自果智慧 )
慧: 特点是 缘于自境观察之事,以自力作抉择取舍相之心所 。(能破除犹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