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37、七识住与四住识四句差别为何?

有七识住非四识住,如七识住中的识蕴

有四识住非七识住,如三恶趣、有顶、中有受等四蕴

有七识住有四识住,如七识住中的四蕴

非七识住非四识住,如有顶天、三恶趣中之识蕴

四识住位寛体狭,通恶趣等,故位寛也,非识藴,故体狭也。若七识住,体寛位狭,通识藴为体,故体寛也。非恶趣等,故位狭也。互有寛狭,得成四句:

1、七识住,非四识住,谓七中识,以七中摄,是七识住,以识藴故,非四识住。

2四识住,非七识住,谓三恶趣,第四静虑,及有顶天、中有、受等四藴,以四藴故,是四识住,恶趣等故,非七识住。

3俱句者,谓七中四藴。

4俱非句者,谓除前相,即前恶趣等中,识藴是也。恶趣等故,非七识住,以识藴故,非四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