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322讲问题: 1、如何安立勤策律仪? 2、如何安立苾刍律仪? 3、别解脱律仪有哪些异名?请分别简述。 4、别解脱与别解脱律仪的差别是什么? 5、业与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引用于 妙芳 在 2024年11月29日, 下午7:441、如何安立勤策律仪?
受了十条应当远离的戒,安立第三种,沙弥戒
本来居士八戒,涂饰花鬘与歌舞伎乐是并在一条的,而沙弥戒——出家人,这些事情是严重的,所以把这条分为两条:涂饰花鬘、歌舞观听。再加上一条,「受畜金银等宝」,不能受持金银,这是出家人的戒,一共十条。
2、如何安立苾刍律仪?
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
3、别解脱律仪有哪些异名?请分别简述。
第一尸罗,1能平险业,2清凉义
第二妙行,智者称扬
第三业,所作自体(1有惭耻,由无表力,不作众恶。2表思所造,得所作名)
第四律仪,能防身语(律:调恶的方法。仪:依律而行的威仪)
第五别解脱,1第一念,别解脱(别别弃舍种种恶)
2第一念开始到舍戒之前,别解脱律仪(能防非故)
第六业道:1第一念,根本业道(畅思起故)
2第一念开始到舍戒之前,后起(根本后故)
4、别解脱与别解脱律仪的差别是什么?
只有最初的表、无表,即刚成就表、无表的那一刹那、那一念,可以叫别解脱
在初舍时候的那一念,叫别解脱。
别解脱,正在一个个弃恶的时候那一念叫别解脱;
第二念以后,恶已经舍了,不是第一次舍,不能叫别解脱,只能叫别解脱律仪,能够防止身口的恶。
5、业与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求戒的思就是业,正达到目的的时候叫业道,第二念已经达到了,不能再叫业道。
受戒前面的那个思心所,就是意业,叫业。
业是要求戒的思心所,现在满愿了,满愿的那一刹那叫业道。
1、如何安立勤策律仪?
受了十条应当远离的戒,安立第三种,沙弥戒
本来居士八戒,涂饰花鬘与歌舞伎乐是并在一条的,而沙弥戒——出家人,这些事情是严重的,所以把这条分为两条:涂饰花鬘、歌舞观听。再加上一条,「受畜金银等宝」,不能受持金银,这是出家人的戒,一共十条。
2、如何安立苾刍律仪?
一切不如法的身语业都要远离的。具足戒,这样的戒就叫比丘律仪
3、别解脱律仪有哪些异名?请分别简述。
第一尸罗,1能平险业,2清凉义
第二妙行,智者称扬
第三业,所作自体(1有惭耻,由无表力,不作众恶。2表思所造,得所作名)
第四律仪,能防身语(律:调恶的方法。仪:依律而行的威仪)
第五别解脱,1第一念,别解脱(别别弃舍种种恶)
2第一念开始到舍戒之前,别解脱律仪(能防非故)
第六业道:1第一念,根本业道(畅思起故)
2第一念开始到舍戒之前,后起(根本后故)
4、别解脱与别解脱律仪的差别是什么?
只有最初的表、无表,即刚成就表、无表的那一刹那、那一念,可以叫别解脱
在初舍时候的那一念,叫别解脱。
别解脱,正在一个个弃恶的时候那一念叫别解脱;
第二念以后,恶已经舍了,不是第一次舍,不能叫别解脱,只能叫别解脱律仪,能够防止身口的恶。
5、业与业道的差别是什么?
求戒的思就是业,正达到目的的时候叫业道,第二念已经达到了,不能再叫业道。
受戒前面的那个思心所,就是意业,叫业。
业是要求戒的思心所,现在满愿了,满愿的那一刹那叫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