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291.菩提心的内涵谓何?

答:利益一切众生、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

答:菩提心的根本以慈悲最为重要,予乐慈、拔苦悲的发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答:菩提心的根本以慈悲最为重要,予乐慈、拔苦悲的发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答:菩提心的根本以慈悲最为重要,予乐慈、拔苦悲的发心,为利有情愿成佛。

菩提心,总体之性相,如《现观庄严论》云:【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对于菩提心的定义,在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当中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这两句话里面有提到菩提心的定义。第一句当中提到的是「发心为利他」,为了利益他人而发心。这个部分最主要谈到的发心,是谈到了希求利他之心,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的果。所以希求利他之心,跟希求菩提之心,这两者的关系,是因果的关系。所以在第一句话里面,「发心为利他」指的就是希求利他之心;第二句话「欲正等菩提」,为了要利益他人而发心,而更进一步的想要求得无上的正等菩提,证得佛果,所以在第二句话里面,他最主要强调的是希求菩提之心。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如果想要生起菩提心,而且是一颗具量的菩提心的话,他必须要以希求利他之心为因,而生起希求菩提之心为果,具备有这样的两种希求之心,才有称之为是具量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里的内涵是两个,一个是度众生,一个是愿成佛,所以为利有情愿成佛,这个合起来就是菩提心。如果我们只想度众生,不想成佛是不是菩提心呢?这个不太圆满。菩提心是两个方面的圆满。

答:菩提心的根本以慈悲最为重要,予乐慈、拔苦悲的发心,度众生离苦得乐,希求成佛的心。

答: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

答:1.愿能度脱有情之心.

2,为利有情愿能成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