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288.修平等舍的次第谓何?修慈心、悲心的次第谓何?

答:修平等舍的次第:先以一未作利、害之非亲敌者为所缘境,去除贪、嗔.,修平等心。若能于此心生平等,次于亲友修平等心;若于亲友心不平等,则以贪、嗔分类,或因贪有大小,而令心心不平等。于此若心平等,次于怨敌修平等心;若于怨敌心不平等,则因专看不合之处而起瞋恚。于此若心平等,后于一切有情修平等。

修习悲心的次第:应当先于亲友、次于非亲敌者,后于怨敌而修,最终于诸有情依次修习。

修习慈心的次第:先于亲友,次于非亲敌者,后于怨敌,最终亦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

答:修平等心次第:则任随生起慈悲。仍有类别。若缘于无类,则不能生起,故当先修平等舍心也。此中复有愿诸有有修无食酸等频恼之想、及自于有情远离憎爱心平等之二种,此取后者。修此舍心之次第,为易生故,先须于一未作利损之中庸者而为所缘,以除贪瞋而修参心。若于中庸修舍心已,次于亲友修平等会心。于亲友心者不平等,则或以贪嗔分类,或以贪有大小,而不能平等。于亲友若平等,当于仇怨修平等心,于彼若不平等,则视不顺之一边而起嗔焉。于仇怨平等已,则于一切有情而修平等心,此复有二:就有情方面想,一切众生同是欣乐而不欲苦,若于一类认为亲友而作饶益,于一类认为疏远而为损恼,或不饶益,不应理也;就自己方面想,从无始来于生死中,任何有情,不曾百次作我亲眷者不可得,如此应于谁生爱,而于谁起憎耶?

修慈心次第:先亲、次中、后于仇怨而为修习。次于一切有情如次而修之。

修悲心次第:悲所缘者,谓以三苦随其何类具苦之有情也。行相者,想其离苦,及愿其离,我当作离苦也。修之次第者,初亲、次中、后怨,次于十方一切有情而修习。

答:

修平等舍的次第:先愿非亲怨(陌生)有情修,修到见陌生人无论悦意与否都不起贪嗔之心,最终都能生起心平等。次在缘亲人修,修到无论是悦意或者是不悦意的亲友都不在起贪嗔之心,最终令心平等。次在缘怨敌修,若能与怨敌不合之处不起嗔恚,若能令次心平等。后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慈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后於所有有情依次修习。

悲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终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

答:

修平等舍的次第:先愿非亲怨(陌生)有情修,修到见陌生人无论悦意与否都不起贪嗔之心,最终都能生起心平等。次在缘亲人修,修到无论是悦意或者是不悦意的亲友都不在起贪嗔之心,最终令心平等。次在缘怨敌修,若能与怨敌不合之处不起嗔恚,若能令次心平等。后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慈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后於所有有情依次修习。

悲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终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

答:

修平等舍的次第:先愿非亲怨(陌生)有情修,修到见陌生人无论悦意与否都不起贪嗔之心,最终都能生起心平等。次在缘亲人修,修到无论是悦意或者是不悦意的亲友都不在起贪嗔之心,最终令心平等。次在缘怨敌修,若能与怨敌不合之处不起嗔恚,若能令次心平等。后对一切有情修平等心。

慈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后於所有有情依次修习。

悲心的次第:先缘亲友--次於陌生人--后於怨敌修--最终於十方一切有情而修。

修平等舍的次第:陌生人修起,再修亲人,再修怨敌,再到一切有情。

修慈心、悲心的次第:从亲人生起,再修陌生人,再修怨敌,再到一切有情。

答:修平等舍的次第:先从陌生人修起,再修亲人,再修怨敌,再到一切有情。

 

修慈心、悲心的次第:先从亲人生起,再修陌生人,再修怨敌,再到一切有情。

修平等舍之次第:先缘一非亲敌者、次缘亲友,再次缘怨敌、最后缘一切有情;

修慈心之次第:先缘亲友、次缘非亲敌者、再次缘怨敌、最后缘一切有情;

修悲心之次第:先缘亲友、次缘非亲敌者、再次缘怨敌,最终缘一切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