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283.大小乘的区别是什么?

答:大小乘大概的区别

小乘是想做个自了汉

大乘是不仅要自利还要利他

 

284、“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您如何理解

答:具有智慧所以不住轮回;具有悲心所以不住涅槃。菩萨的目的不是留在轮回中,也不是安住于涅槃中,而是以悲心愿力在三有里救拔众生离苦得无漏安乐

 

 

答:大乘是要生起菩提心。强调利益众生,追求成佛和度化所有众生。

小乘则注重个体的解脱和涅槃。

答:最主要的区别是:大乘:发菩提心;小乘:发出离心。

 

 

284、“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您如何理解?

答:具有智慧所以不住轮回;具有悲心所以不住涅槃。菩萨的目的不是留在轮回中,也不是安住于涅槃中,而是以悲心愿力在三有里救拔众生离苦得无漏安乐。

答:大小乘的区别:

大小乘不能以证空性慧辨别,而以菩提心及伟大行作分辨。

284、“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您如何理解?

答:"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具有智慧不住轮回;具有悲心不住涅槃。菩萨不但用空性智慧断除了烦恼,解脱了生死束缚,得了大自在,但以大悲心牵引,乘着度众生的愿力而再入轮回。

答:1、正见不同:

大乘:修习人法皆空;小乘:万法当中只空人我。

2、法印不同:

大乘:一实相印,即实相无相,无相为相;小乘: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3、发心不同:

大乘:发菩提心;小乘:发出离心。

4、目标不同:

大乘:以成佛为目标;小乘:以离苦为目标。

5、果不同:

大乘:见到真实,最终成佛,永度众生无有休息;小乘:最高果为阿罗汉、辟支佛继续在六道轮回。

284、“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您如何理解?

答:具有智慧所以不住轮回;具有悲心所以不住涅槃。菩萨的目的不是留在轮回中,也不是安住于涅槃中,而是以悲心愿力在三有里救拔众生离苦得无漏安乐。

大乘是发菩提心自利还要利他,利益一切如母有情。

小乘则注重个体的解脱和涅槃。

284、“智不住三有,悲不住寂灭”。您如何理解?

答:"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具有智慧不住轮回;具有悲心不住涅槃。菩萨不但用空性智慧断除了烦恼,解脱了生死束缚,得了大自在,但以大悲心牵引,乘着度众生的愿力而再入轮回

答:大小乘主要以有无菩提心行持来区别:

以行持利他之广大菩提行称为大乘行者;若无则为小乘行者。

我们在分辨大乘以及小乘,这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时,我们并不是以见的角度来区分大小乘,而是以行的角度来作分辨的,菩提心等行来分的。

不管是佛、独觉、声闻,如果想要成就自己所追求的菩提,都必定要依靠着解脱道,也就是证得无我的智慧,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方式能够获得菩提。不仅是大乘的行者,小乘的行者,声闻、独觉在成就菩提前,也都必须要依止般若,因此般若的智慧,是成就三乘果的母。大小乘所共的是智慧,不共的是菩提心。所以,宗大师引了龙树菩萨的观点等等的来说明,大小乘不应该以慧来分,以菩提心,伟大行来区别,有六度、四摄,有菩提心的就是大乘。如果你没有菩提心,没有六度、四摄这些行为,你不是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