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思维由因门难得之理是为了对治什么?
引用于 妙乐 在 2023年2月18日, 下午6:58由因门难得之理是为了对治懈怠!得到人身要以戒为根本,布施,忍辱为助伴,再发无垢大愿此三因。可是三恶趣微小的善心也极难生起,天人又在定中,欲乐又太散乱,虽生人中,但佛法盛行之地犹如高山一样的麦堆中的一颗麦粒。佛法盛行之地护持戒者极少,能圆满三种因者又绝无仅有。再反观自心持戒不净,发一善坚难,内心悭吝,无忍,更谈不上无垢净愿!若再懈怠,放逸还能得人身吗?特别是殊胜的人身?对治懈怠,放逸吧!
由因门难得之理是为了对治懈怠!得到人身要以戒为根本,布施,忍辱为助伴,再发无垢大愿此三因。可是三恶趣微小的善心也极难生起,天人又在定中,欲乐又太散乱,虽生人中,但佛法盛行之地犹如高山一样的麦堆中的一颗麦粒。佛法盛行之地护持戒者极少,能圆满三种因者又绝无仅有。再反观自心持戒不净,发一善坚难,内心悭吝,无忍,更谈不上无垢净愿!若再懈怠,放逸还能得人身吗?特别是殊胜的人身?对治懈怠,放逸吧!
引用于 妙乐 在 2023年2月19日, 上午1:22由因门难得之理是为了对治不信而懈怠放逸,不畏惧的心。因为要想得殊胜增上的最基本能力是持一净戒,布施忍辱等为助伴,加之无垢大愿。而此生虽得暇满,也是偶然中得。由于对现世的贪著还没有受持一净戒,悭吝不舍,嗔心还无能对治,加之自卑愿力极弱。要想对治它们,必须要对治由不信而导致的懈怠放逸,无畏惧。
由因门难得之理是为了对治不信而懈怠放逸,不畏惧的心。因为要想得殊胜增上的最基本能力是持一净戒,布施忍辱等为助伴,加之无垢大愿。而此生虽得暇满,也是偶然中得。由于对现世的贪著还没有受持一净戒,悭吝不舍,嗔心还无能对治,加之自卑愿力极弱。要想对治它们,必须要对治由不信而导致的懈怠放逸,无畏惧。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2月20日, 上午12:26由因门难得之理;暇满人身须以(1)戒律为主,(2)施等为辅,加以(3)净愿,三者具足,暇身始能获得。若戒律根本无缺,而施等不具备,於修法顺缘亦不能具,即於暇满尚有不足。又虽具施戒等善,若不以此善根,用猛利净愿回向,暇身亦不定能得。因此为了再得暇满人身,我应持戒、布施、发清净正愿。对治散乱放逸,悭贪和恶念。
由因门难得之理;暇满人身须以(1)戒律为主,(2)施等为辅,加以(3)净愿,三者具足,暇身始能获得。若戒律根本无缺,而施等不具备,於修法顺缘亦不能具,即於暇满尚有不足。又虽具施戒等善,若不以此善根,用猛利净愿回向,暇身亦不定能得。因此为了再得暇满人身,我应持戒、布施、发清净正愿。对治散乱放逸,悭贪和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