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请简述烦恼的过患谓何?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8月30日, 下午4:00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引用于 传吉 在 2024年8月31日, 下午4:06答:烦恼的过患: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倶损害
6. 于现于后于倶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哀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倶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苛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答:烦恼的过患: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倶损害
6. 于现于后于倶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哀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倶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苛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引用于 明慧 在 2024年9月1日, 下午2:54答:烦恼的过患分二:
-,烦恼有大过患,所以要将它视为仇敌:
《经壮严论》云"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斥,斗诤恶名他世生无暇,失得未得意获大忧恼"。
二,结合先贤的言教而修对治的方式:
烦恼的过患: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发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答:烦恼的过患分二:
-,烦恼有大过患,所以要将它视为仇敌:
《经壮严论》云"烦恼坏自坏他坏净戒,退损失利护法大师斥,斗诤恶名他世生无暇,失得未得意获大忧恼"。
二,结合先贤的言教而修对治的方式:
烦恼的过患: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发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4年9月2日, 上午11:01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引用于 静心 在 2024年9月2日, 下午7:18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答:烦恼过患有十三个方面:
1、令心杂染。
2、倒取所缘。
3、坚固随眠同类烦恼。
4、令不间断。
5、于自于他于俱损害。
6、于现于后于俱生罪,领受苦忧感生等苦。
7、远离涅槃。
8、退失善法。
9、衰损受用。
10、赴大众中,怯惧无乐及无无畏。
11、一切方所恶名流布。
12、大师护法圣者呵责。
13、临终忧悔,死堕恶趣,不能获得自己义利。
引用于 骁航 在 2024年9月10日, 下午4:36烦恼能“坏自”,由烦恼造恶业,坏掉自己的善法;
烦恼能“坏他”,起烦恼会对他人起嗔心,或者断他人的善根等等的;
烦恼能“坏净戒”,对于我们之前所受的清净戒律,也会由于烦恼生起而让它完全退失、破坏掉了。
烦恼会让我们“退损失利”,退失了自己的功德、利养。由于生起烦恼,我们之前的善行可能因此而就完全退失了,这时别人对我们所作的恭敬利养,也会完全消失。“护法大师斥”那守护我们的护法,以及我们的上师们、大师、佛,他们也会用最严厉的方式来斥责我们。
烦恼会让我们“斗诤恶名”,起了烦恼就会与他人产生冲突、斗争,因此而带来种种的“恶名”,烦恼会让我们“他世生无暇”,于来生当中投生无暇之处。
烦恼会使我们“失得未得”,因为心中生起种种烦恼,我们以前的,本来已经得到的功德会失去,我们未来的,本来能够得到的功德得不到了,都会消失。
烦恼会使我们“意获大忧恼”,由于功德退失的缘故,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生起非常大的忧恼痛苦。
烦恼安住在我们心中,随时随地的伤害我,它甚至可以刹那间把我们抛到地狱去受苦。
这个烦恼从无始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伤害我们,且没有一秒曾经利益过我们。
如果我们接近烦恼,善待我们心中的烦恼,让其增长。它就会让我们生起种种痛苦,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应该以这里说的这样一种方式来思惟烦恼带来的过患而视烦恼为我们最大的敌人。
烦恼能“坏自”,由烦恼造恶业,坏掉自己的善法;
烦恼能“坏他”,起烦恼会对他人起嗔心,或者断他人的善根等等的;
烦恼能“坏净戒”,对于我们之前所受的清净戒律,也会由于烦恼生起而让它完全退失、破坏掉了。
烦恼会让我们“退损失利”,退失了自己的功德、利养。由于生起烦恼,我们之前的善行可能因此而就完全退失了,这时别人对我们所作的恭敬利养,也会完全消失。“护法大师斥”那守护我们的护法,以及我们的上师们、大师、佛,他们也会用最严厉的方式来斥责我们。
烦恼会让我们“斗诤恶名”,起了烦恼就会与他人产生冲突、斗争,因此而带来种种的“恶名”,烦恼会让我们“他世生无暇”,于来生当中投生无暇之处。
烦恼会使我们“失得未得”,因为心中生起种种烦恼,我们以前的,本来已经得到的功德会失去,我们未来的,本来能够得到的功德得不到了,都会消失。
烦恼会使我们“意获大忧恼”,由于功德退失的缘故,我们的内心当中会生起非常大的忧恼痛苦。
烦恼安住在我们心中,随时随地的伤害我,它甚至可以刹那间把我们抛到地狱去受苦。
这个烦恼从无始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伤害我们,且没有一秒曾经利益过我们。
如果我们接近烦恼,善待我们心中的烦恼,让其增长。它就会让我们生起种种痛苦,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应该以这里说的这样一种方式来思惟烦恼带来的过患而视烦恼为我们最大的敌人。
引用于 文蘭 在 2024年9月11日, 上午2:51《入行论》云烦恼的过患有以下11种:
1.坏自:坏己之善法;
2.坏他:于他做伤害;
3.坏净戒:易违犯律仪;
4.退损失利:退己之功德、利益;
5.护法大师斥:护法、大师要呵责;
6.斗诤:易增加斗诤;
7.恶名:烦恼粗重,则许己名为恶名;
8.他世生无暇:生八难之地及恶趣;
9.失得:以前之功德会失去;
10.末得:未来也得不到功德;
11.意获大忧恼:心里热恼不已,痛苦不堪。
《入行论》云烦恼的过患有以下11种:
1.坏自:坏己之善法;
2.坏他:于他做伤害;
3.坏净戒:易违犯律仪;
4.退损失利:退己之功德、利益;
5.护法大师斥:护法、大师要呵责;
6.斗诤:易增加斗诤;
7.恶名:烦恼粗重,则许己名为恶名;
8.他世生无暇:生八难之地及恶趣;
9.失得:以前之功德会失去;
10.末得:未来也得不到功德;
11.意获大忧恼:心里热恼不已,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