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瑜伽师地论》与中观论师对“坏聚见”和“无明”之间的关系是如何解释的?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8月30日, 下午4:20答:
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根本
答:
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根本
引用于 明慧 在 2024年9月1日, 下午2:34答:《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
答:《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4年9月2日, 上午11:00答: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根本
答: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根本
引用于 静心 在 2024年9月2日, 下午7:21答:《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
答:《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譬如於盘绳上略现昏暗,不能明见绳之实体,於彼遂起执蛇之心;如是由无明暗障弊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执蕴为我,由此而生诸余烦恼。
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承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
引用于 骁航 在 2024年9月10日, 下午4:22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无著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当中承认“坏聚见”和“无明”这个两者它们本身是相违的,不一样的,是两个东西。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如果承认“坏聚见”与“无明”是两个不同。譬如于盘绳上略现昏暗,就比方说,在昏暗无光的地方,对于一个盘起来的绳子,不能明见绳之实体,由于昏暗的缘故,我们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绳子,绳子的实体明见不了。于彼遂起执蛇之心;于是就把绳子看成是蛇,认为那是真的蛇。如是由无明暗障蔽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相同的,就是因为无知、无明的暗而遮蔽了我们能清楚明见 “蕴”的本质,并且因此我们产生了错了的认知。执蕴为我,并且更进一步的会认为,这样的“蕴”(绳)本身就是“我”(蛇),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由此而生诸余烦恼。由于无明生起了坏聚见,更进一步由坏聚见为因而生起诸多的烦恼。
二、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若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如他们所认为的,坏聚见跟无明两个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个东西,那么就是说坏聚见本身就是烦恼的根本,也就是无明。
一、《瑜伽师地论》承许坏聚见和无明相违。
无著菩萨所造的《瑜伽师地论》当中承认“坏聚见”和“无明”这个两者它们本身是相违的,不一样的,是两个东西。若许坏聚见与无明相异,如果承认“坏聚见”与“无明”是两个不同。譬如于盘绳上略现昏暗,就比方说,在昏暗无光的地方,对于一个盘起来的绳子,不能明见绳之实体,由于昏暗的缘故,我们没有办法清楚的看到绳子,绳子的实体明见不了。于彼遂起执蛇之心;于是就把绳子看成是蛇,认为那是真的蛇。如是由无明暗障蔽明见蕴之实体而生错乱,相同的,就是因为无知、无明的暗而遮蔽了我们能清楚明见 “蕴”的本质,并且因此我们产生了错了的认知。执蕴为我,并且更进一步的会认为,这样的“蕴”(绳)本身就是“我”(蛇),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由此而生诸余烦恼。由于无明生起了坏聚见,更进一步由坏聚见为因而生起诸多的烦恼。
二、中观论师与法称论师承许坏聚见即是无明。
若许彼二为一,则坏聚见即烦恼之根本。如他们所认为的,坏聚见跟无明两个不是因果关系,而是一个东西,那么就是说坏聚见本身就是烦恼的根本,也就是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