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 你在这里:法镜学修道次第: 略论略论释23课
创建帖子和主题。

23课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3、利他德有几?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答:善知識的戒、定、慧、德勝、教富饒、達真實,此六者是師之自利成就,無法成熟于眾生,只能將己之法義,通過善巧的方式運入眾生心中,讓眾生自己去斷煩惱、證功德。

如果佛可以水洗罪、手拔苦,佛就可以直接將自己的功德給予眾生,那世間就不存在苦,所有的苦都被佛清除乾淨了。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答:

善知識說法要有悲憫心,看到眾生的苦

意念要清凈,說法非為名聞利養,僅為利益眾生,讓眾生離苦得樂

說法要善巧,觀眾生的根囂而說

勇猛精進心

只有眾生有需要,不疲倦地轉法輪

《八千頌》云:“無

3、利他德有几?

答:利他德有四,精進、說法善巧、具悲憫、斷疲厭

邓艳华 对这个帖子回复。
邓艳华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答:因为水洗罪,手拔苦和业果谛实的真相不相符合,是一种颠倒认知。如果鼓励这种颠倒想,无疑是让众生即灭不了罪也拔不出苦,一直在轮回里受苦受罪。佛陀是以自己的正等觉了知了业果谛实,他把真相告诉大家,并告诉大家出离的方法 ,想要离苦就要根据缘起的规律来创造离苦之因,想要得乐就要创造 得乐的因,众生的解脱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对业果谛实的认知和实践。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答:善于根据弟子的根器而说适合的佛法,令弟子导入解脱和成佛之道。

3、利他德有几?

答:具悲悯,善说法,精进,断疲厌。

1. 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水洗罪、手拔苦等是颠倒妄想、以假为真。就像一个医生告诉病人,只要用水洗、手拔就可以治愈你的疾病,真是天方夜谭。如果真能如此洗罪、拔苦,那佛陀转法轮时只需要教授此法门即可,何需三藏十二部,八万四千种法门?

    精进闻思修,才能除无明,断妄想烦恼,成佛之道没有捷径,偷懒不得。

2. 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善说法以众生根器为标准,对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治法。

3. 利他德有几?

     具悲悯、善说法、精进、断疲厌。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因为外道所持的水洗罪,手拔苦是颠倒见。业果的规律是自然存在的规律,只能自作自受,连佛成佛了都要受头痛之苦。佛只是如实告知我们如何断恶修善以离苦得乐,但是无法帮助我们洗罪拔苦,我们只能依教奉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否则佛已经三德圆满,肯定会悲悯我们将我们从众苦中解脱出来,我们早就不需要在轮回中挣扎了。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善说法的标准是指引导弟子的次第善巧,能随着弟子的根器,善为开示,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3、利他德有几?

有四个:善巧说,悲悯为性,断疲厌和精进,这四个是善知识为了攝受弟子,利他而应具的功德。

10组华藏

(略论释)第23课思考题: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答:佛教是自修,自证,自悟而得解脱。佛陀只是将解脱的方法,和其所证之道开示众生。如果能够水洗罪,手拔苦等众生早就俱得解脱了。所以:“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已德移於余,唯为说法令解脱。”如世间医生只能给病者开示治病之方,令人按方服药而得病愈。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答:善说法以悲心标准。视众生皆是苦恼有情,为其解脱而为说法。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復能将己法义,运入於所化有情心中。说法善巧之关系重大。对不同根机的有情开示不同的法义,唯示谛法,依法断证,令得解脱。

3:利他德有几?

答:利他德有四:一:说法善巧:谓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復能将己法义,运入於所化有情心中:

二: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

三: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捍也。

四: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

  • 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首先要知道罪和苦是哪里来的,是自己的业所感的,这个业感的苦是自己心里现出来的,没有以逸待劳这么便宜的事,如果有,佛就可以给你一切了,世间也没有苦,和所谓的轮回了。

佛教化众生,不是罪给你洗掉,苦给你拔掉,把自己证到的给你。而是给你说法,说法性的道理,真理告诉你。让你好好修,修好了就得以解脱。

  • 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根据弟子的根器,以次第善巧为开示,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 利他德有几?

利他有四德

  • 精进2、说法善巧、3、具悲悯、4、断疲厌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广论里说: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因为水洗罪,手拔苦和业果谛实的真相不相符合,是一种颠倒认知。

外道有水可以洗罪,手拔苦等。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引导弟子次第善巧,能随弟子的根器,善为开示,能将己法义善巧运入所化有情心中。

3、利他德有几?

有四个:善巧说,悲悯为性,断疲厌及精进,这四个是善知识为了摄受弟子,利他而应具的功德。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水洗罪手拔苦根本不能解脱,惟修习佛法才是解脱之道.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引导弟子次第善巧.

3、利他德有几?

四个,善说法者、具悲悯者、精进者、断疲厌者.

  • 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答:以手拔人之刺然。涤垢,即如耶教施洗之类。谓圣水可以洗罪。使果如此,沐浴者早俱解脱。唯有说法,如医者之示方,令人自服之耳。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须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

  • 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答:四法中之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

  • 利他德有几?

答: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

如果能以水洗罪、用手拔苦那佛在世的时候早就帮我们洗罪了,拔苦了,那就不必以四十九讲法来示法性谛给众生了。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善巧,谓能随弟子之根器,善为开示。

3、利他德有几?

四德:精进、说法善巧、具悲悯、断疲厌。

1、佛教为什么反对水洗罪、手拔苦等?

答:佛证的教证功德不能用水去洗出众生所造的罪业,也不能用手拔除众生的苦,只能以示法性谛令解脱。皈依三宝,持戒,依教奉行,去恶修善,对治自己的烦恼,自修自证最终离苦得乐。

2、善说法以何为标准?

答:以悲心、清净心、不求名闻利养、比喻善巧的方式摄受弟子。

3、利他德有几?

答:精进、善巧、悲心、无疲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