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慢之所缘是何?慢之定义是何?慢之过失是何?如何对治慢?
引用于 觉欣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2:56慢之所缘: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谓于劣计已胜,或于等记已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慢之定义:所谓七慢,慢,过慢,漫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之过失:是我们身上的五取蕴,对它执著为我,或者是我所。我的总是好的,我的东西别人碰不得,一动就是有我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他怎么好跟我比?我是怎么了不得)
对治:修平等心,破我执
慢之所缘: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谓于劣计已胜,或于等记已等,如是心高举为性。
慢之定义:所谓七慢,慢,过慢,漫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之过失:是我们身上的五取蕴,对它执著为我,或者是我所。我的总是好的,我的东西别人碰不得,一动就是有我的,总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他怎么好跟我比?我是怎么了不得)
对治:修平等心,破我执
引用于 无忧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3:36慢是比较来的,对象是不如我的,与我相等的,或高于我的有情。
定义:慢就是骄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慢分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过失:不生敬重所依为业。“我慢高丘,不积德水”。我慢会增长我执和愚痴。周围的人会远离傲慢的人,也不会听此人讲的话。
对治:1.多学习,了解到有很多东西自己不会。2.法镜自照,不要照别人,多看自己的过失,观别人的长处,随喜他人。3.了解因缘和合的道理,不把某一个因素(自己)夸大。4.学习无常,学习空性,破除我执。
慢是比较来的,对象是不如我的,与我相等的,或高于我的有情。
定义:慢就是骄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慢分七种: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过失:不生敬重所依为业。“我慢高丘,不积德水”。我慢会增长我执和愚痴。周围的人会远离傲慢的人,也不会听此人讲的话。
对治:1.多学习,了解到有很多东西自己不会。2.法镜自照,不要照别人,多看自己的过失,观别人的长处,随喜他人。3.了解因缘和合的道理,不把某一个因素(自己)夸大。4.学习无常,学习空性,破除我执。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3:51所缘;“慢”是彼劣谓己胜,于他人比较自认为比他人高一等,抬举自己的心里。烦恼慢有七种,一慢(劣计己胜);二过慢(等计己胜);三慢过慢(胜计己等);四我慢(胜计己胜);五增上慢(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六卑慢(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者)。
定义:恃己于他,心高举为性。
过失;我慢高丘,不积徳水。如海公上师说——把听的佛法都长了我慢的营养品,使我慢长得又胖又高,结果自己害了自己。如果让学习正法来增长烦恼,这个是天变成魔。
对治: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等,应作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或思惟慢的过患等,因起防护之心。
所缘;“慢”是彼劣谓己胜,于他人比较自认为比他人高一等,抬举自己的心里。烦恼慢有七种,一慢(劣计己胜);二过慢(等计己胜);三慢过慢(胜计己等);四我慢(胜计己胜);五增上慢(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六卑慢(于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行,恃恶高举者)。
定义:恃己于他,心高举为性。
过失;我慢高丘,不积徳水。如海公上师说——把听的佛法都长了我慢的营养品,使我慢长得又胖又高,结果自己害了自己。如果让学习正法来增长烦恼,这个是天变成魔。
对治: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等,应作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或思惟慢的过患等,因起防护之心。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7:04(1)慢的所缘是我及我所,与其他有情比较之后产生的慢心,其他有情可能比我差,可能跟我差不多,也可能比我好很多。
(2)慢的定义:恃己于他,心高举为性。有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3)慢的过失:不生敬重所依为业,谓于尊者及有德者,而起倨慠,不生崇重;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是指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4)慢的对治:礼敬供养诸佛,恭敬承事师长;多修随喜;思维高下不定过患;多多闻思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缘五蕴12处18界做广大观察,降服慢心)。
(1)慢的所缘是我及我所,与其他有情比较之后产生的慢心,其他有情可能比我差,可能跟我差不多,也可能比我好很多。
(2)慢的定义:恃己于他,心高举为性。有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3)慢的过失:不生敬重所依为业,谓于尊者及有德者,而起倨慠,不生崇重;能障不慢,生苦为业。生苦是指若有慢,于德、有德,心不谦下,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4)慢的对治:礼敬供养诸佛,恭敬承事师长;多修随喜;思维高下不定过患;多多闻思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可缘五蕴12处18界做广大观察,降服慢心)。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9:07慢之所缘,为我或我所也;如家庭出身、身材容貌、财富地位、名望智慧等。
慢之定义,由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等,或于自无德说有德,而令心高举,生蔑视他人之自负心。
慢之过失:我慢高山,不积德水;下生卑贱。
慢之对治,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六十二界进行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或于慢之过患、果报勤加思维,从而生起防护之心;多修随喜。
慢之所缘,为我或我所也;如家庭出身、身材容貌、财富地位、名望智慧等。
慢之定义,由比较自己与他人之高低、胜劣等,或于自无德说有德,而令心高举,生蔑视他人之自负心。
慢之过失:我慢高山,不积德水;下生卑贱。
慢之对治,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六十二界进行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或于慢之过患、果报勤加思维,从而生起防护之心;多修随喜。
引用于 彭军辉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9:29慢之所缘是:他人
慢之定义是:指骄慢,包含7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之过失是:遮止善业的生起,对有德者不生敬重,以为自己修为比别人高,障碍自己修行进步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如何对治慢: 修皈依,观功念恩,修忏悔,惭愧,赞叹别人,看别人的好,认识自己的错。 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的不足。
慢之所缘是:他人
慢之定义是:指骄慢,包含7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之过失是:遮止善业的生起,对有德者不生敬重,以为自己修为比别人高,障碍自己修行进步 ,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如何对治慢: 修皈依,观功念恩,修忏悔,惭愧,赞叹别人,看别人的好,认识自己的错。 通过学习,认识自己的不足。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3年6月6日, 下午10:56慢的所缘,是想要被比较的人事物。
慢定义: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
过失:1、亲朋好友会远离 2、我慢高山,法水不入。3、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4、善缘缺乏,净信不成。
对治:1、思维了解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道理。2、思维业果的道理,思维慢是要堕恶趣的,并修忏悔法 3、多修随喜 4、思维无常,学习空性,破除我执。5、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六十二界进行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
慢的所缘,是想要被比较的人事物。
慢定义: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
过失:1、亲朋好友会远离 2、我慢高山,法水不入。3、由此死生轮转无穷,受诸苦故 4、善缘缺乏,净信不成。
对治:1、思维了解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道理。2、思维业果的道理,思维慢是要堕恶趣的,并修忏悔法 3、多修随喜 4、思维无常,学习空性,破除我执。5、可缘五蘊十二处十八界乃至六十二界进行广大的观察,从而降伏慢心。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3年6月7日, 下午12:06慢的所缘是五蕴和合的我和我所。
慢的定义是骄慢,抬高自己!
一共七种慢,
一慢 不如我的计较自己胜于它,与我差不多的也计较自己胜于它。
二过慢 跟我差不多的或比我胜的生妒忌心,抬高自己。
三慢过慢 对比自己胜的反过来说自己胜于它。
四我慢 对五取蕴执著为我 我所,总是好的,自以为是好得很,比别人高!
五增上慢 对殊胜的法实际没有证道却说证到了!
六卑慢 人家非常好,自己差得远,还自甘卑劣 !
七邪慢 自己没有功德说自己有功德来抬高自己!
慢的过失:对他人不恭敬不尊重,生妒忌心,执著为我我执会越来越大,与法背道而驰,增上慢大妄语堕恶趣!
对治慢:破我执,修随喜!思维业果!
慢的所缘是五蕴和合的我和我所。
慢的定义是骄慢,抬高自己!
一共七种慢,
一慢 不如我的计较自己胜于它,与我差不多的也计较自己胜于它。
二过慢 跟我差不多的或比我胜的生妒忌心,抬高自己。
三慢过慢 对比自己胜的反过来说自己胜于它。
四我慢 对五取蕴执著为我 我所,总是好的,自以为是好得很,比别人高!
五增上慢 对殊胜的法实际没有证道却说证到了!
六卑慢 人家非常好,自己差得远,还自甘卑劣 !
七邪慢 自己没有功德说自己有功德来抬高自己!
慢的过失:对他人不恭敬不尊重,生妒忌心,执著为我我执会越来越大,与法背道而驰,增上慢大妄语堕恶趣!
对治慢:破我执,修随喜!思维业果!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3年6月7日, 下午7:26慢之所缘是五蕴和合的我和我所。
慢之定义是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包含7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的过失:抬高自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易嫉妒他人,增长烦恼,堕轮回。
慢的对治:思维慢的过患,思维谦虚的功德,修人无我,法无我,断我执。
慢之所缘是五蕴和合的我和我所。
慢之定义是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包含7个,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
慢的过失:抬高自己,看不到别人的功德;易嫉妒他人,增长烦恼,堕轮回。
慢的对治:思维慢的过患,思维谦虚的功德,修人无我,法无我,断我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