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文殊口授迎请资粮田之处与其他书《乐道》等有什么不同?
引用于 菩明 在 2023年2月16日, 下午6:061、文殊口授:处所与资具等如同药师经描述一致,地基如极乐净土,晶莹剔透,树饰珍宝装饰;形状:塔层形式排例,仪轨加:沐浴,观内容讲得很略,仪轨和传承不同于乐道
2、乐道:自、他有情坐在广阔,充满喜乐平原,宝山围绕、宝树遍布布,形状:如意树形状,观种子字,召请本尊,观内容讲解比较详细
1、文殊口授:处所与资具等如同药师经描述一致,地基如极乐净土,晶莹剔透,树饰珍宝装饰;形状:塔层形式排例,仪轨加:沐浴,观内容讲得很略,仪轨和传承不同于乐道
2、乐道:自、他有情坐在广阔,充满喜乐平原,宝山围绕、宝树遍布布,形状:如意树形状,观种子字,召请本尊,观内容讲解比较详细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3年2月16日, 下午6:58文殊口授:
1、先加持珍宝地基,观想念诵《洗赞礼轨》“一切地基愿清净”等前四句
2、中央狮子擎起宝座,量等根本传承之数,前低后高,塔层排列,美妙庄严
3、念诵“清净法界如如不动转”等四句,迎请资粮田,观想上师与佛无二无别乐道:
观想自己面前虚空之中,有八大狮子擎举高广宝座,上有杂色莲花、月、日轮垫之上,体性是自之具恩根本上师,相为释迦牟尼佛,身如纯金,头具顶髻,一面二臂,右手按地,左手定印,上托甘露盈满之钵,身披红黄绛色法衣,相好庄严,澄净光明为体,身出光蕴,双足结金刚珈趺而坐,身体放光,安住其中。于彼周匝,亲疏上师、本尊、诸佛、菩萨、勇士、勇女、智慧护法等众,围绕而住。诸尊各自面前,宝座圆满,置有各自所宣诸教正法之经函,以光明为其体相。资粮田诸尊对我而现欢喜相,自亦忆念资粮田诸尊功德恩德,生大信心
文殊口授:
1、先加持珍宝地基,观想念诵《洗赞礼轨》“一切地基愿清净”等前四句
2、中央狮子擎起宝座,量等根本传承之数,前低后高,塔层排列,美妙庄严
3、念诵“清净法界如如不动转”等四句,迎请资粮田,观想上师与佛无二无别
乐道:
观想自己面前虚空之中,有八大狮子擎举高广宝座,上有杂色莲花、月、日轮垫之上,体性是自之具恩根本上师,相为释迦牟尼佛,身如纯金,头具顶髻,一面二臂,右手按地,左手定印,上托甘露盈满之钵,身披红黄绛色法衣,相好庄严,澄净光明为体,身出光蕴,双足结金刚珈趺而坐,身体放光,安住其中。于彼周匝,亲疏上师、本尊、诸佛、菩萨、勇士、勇女、智慧护法等众,围绕而住。诸尊各自面前,宝座圆满,置有各自所宣诸教正法之经函,以光明为其体相。资粮田诸尊对我而现欢喜相,自亦忆念资粮田诸尊功德恩德,生大信心
引用于 杨燕军 在 2023年2月17日, 下午4:36乐道等引导论中,是将六加行法作为依止善知识的前行,资粮田是六加行之第四加行法。
文殊口授引导论中,是将依师法中加行依止法放在第四加行法中,因不在师长跟前,不能与师长共住不能亲身恭敬承事,而生起资粮田作献浴、礼拜、供养等法来取悦师长。
乐道等引导论中,资粮田的显密三派师长皆观想。
文殊口授是显教规,只说观显教师长,不说观加持修行派师长
乐道等引导论中,是将六加行法作为依止善知识的前行,资粮田是六加行之第四加行法。
文殊口授引导论中,是将依师法中加行依止法放在第四加行法中,因不在师长跟前,不能与师长共住不能亲身恭敬承事,而生起资粮田作献浴、礼拜、供养等法来取悦师长。
乐道等引导论中,资粮田的显密三派师长皆观想。
文殊口授是显教规,只说观显教师长,不说观加持修行派师长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3年2月17日, 下午6:06答:文殊口授迎请资粮田与其他书《乐道》等的不同:
文殊口授是以三偈颂迎请资粮田 ;大悲观视无量众,绍隆增广诸佛之事业,三时上师偕眷属来临以及惟愿一切有情大依怙;
乐道是:特为利益一切慈母有情,必须速速获得无上正等大觉宝位,故以甚深妙道上师本尊瑜伽门中,趣入菩提道次第之引导。诵殊胜发心。
答:文殊口授迎请资粮田与其他书《乐道》等的不同:
文殊口授是以三偈颂迎请资粮田 ;大悲观视无量众,绍隆增广诸佛之事业,三时上师偕眷属来临以及惟愿一切有情大依怙;
乐道是:特为利益一切慈母有情,必须速速获得无上正等大觉宝位,故以甚深妙道上师本尊瑜伽门中,趣入菩提道次第之引导。诵殊胜发心。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2月18日, 下午10:37先首都是于安乐坐,如理而坐,住于殊胜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
其他书《乐道》等迎请资粮田,前行必须要观善知识是佛等思惟,先观想资粮田,第一所缘是依止知识,再忆念善知识功德恩德生起信心,接着忆念暇满难得义大等。
文殊口授迎请资粮田,第一所缘皈依境后,再观善知识功德恩德,再观想资粮田,这样信心容易生起来。
先首都是于安乐坐,如理而坐,住于殊胜发心,决定令与相续和合。
其他书《乐道》等迎请资粮田,前行必须要观善知识是佛等思惟,先观想资粮田,第一所缘是依止知识,再忆念善知识功德恩德生起信心,接着忆念暇满难得义大等。
文殊口授迎请资粮田,第一所缘皈依境后,再观善知识功德恩德,再观想资粮田,这样信心容易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