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如何理解佛度有缘人?
引用于 吴莹 在 2024年4月18日, 下午3:42。“佛不度无缘之人”的意思是,即使具备佛性、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人,如果缺乏足够的福报和善业,也无缘得到佛法的救度。这里的“无缘”,并不是指没有遇见或者没有机会接触佛法,而是指缺乏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无法真正接受和运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此外,佛门里还有一句话叫“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这句话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即天下的雨水虽然能够滋润万物,但是无法滋润没有根的草;佛法虽然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福报,但是无法救度与佛无缘的人。这里的“无缘”,是指缺乏对佛法的信仰和领悟能力,无法真正受益于佛法。因此,要想得到佛法的救度,需要积累足够的福报和善业,同时也要具备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受益于佛法的教导,实现人生的超越。
。“佛不度无缘之人”的意思是,即使具备佛性、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的人,如果缺乏足够的福报和善业,也无缘得到佛法的救度。这里的“无缘”,并不是指没有遇见或者没有机会接触佛法,而是指缺乏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无法真正接受和运用佛法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此外,佛门里还有一句话叫“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这句话也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即天下的雨水虽然能够滋润万物,但是无法滋润没有根的草;佛法虽然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福报,但是无法救度与佛无缘的人。这里的“无缘”,是指缺乏对佛法的信仰和领悟能力,无法真正受益于佛法。因此,要想得到佛法的救度,需要积累足够的福报和善业,同时也要具备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受益于佛法的教导,实现人生的超越。
引用于 骁航 在 2024年4月18日, 下午6:49此复若从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彼值遇圆满,远离衰损,故说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所化的有情各式各样不同,有的是堪能引化的,有的是不堪能化的,佛教教化他不听,那么这些,无缘之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只要是堪能化的,佛没有一个不使他得到安乐、圆满,离开苦恼、衰损,佛一定作一切该做的事情来救护有缘的众生。
这个就犹如同天空当中的月亮,如果天空当中有明亮的月亮,这时候地底下的容器里,只要有水的话,在水中都能够反射出月亮的影像出来。相同的道理,佛的功德,原本就已经具备了,只要众生的根器、因缘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的话,其实在此同时,佛的功德就能够在众生的心生起。
此复若从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彼值遇圆满,远离衰损,故说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所化的有情各式各样不同,有的是堪能引化的,有的是不堪能化的,佛教教化他不听,那么这些,无缘之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只要是堪能化的,佛没有一个不使他得到安乐、圆满,离开苦恼、衰损,佛一定作一切该做的事情来救护有缘的众生。
这个就犹如同天空当中的月亮,如果天空当中有明亮的月亮,这时候地底下的容器里,只要有水的话,在水中都能够反射出月亮的影像出来。相同的道理,佛的功德,原本就已经具备了,只要众生的根器、因缘各方面的条件都成熟的话,其实在此同时,佛的功德就能够在众生的心生起。
引用于 明慧 在 2024年4月19日, 下午7:42答:
答:此复若从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彼值遇圆满,远离衰损,故说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所化的有情各式各样不同,有的是堪能引化的,有的是不堪能化的,佛教教化他不听,那么这些,无缘之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只要是堪能化的,佛没有一个不使他得到安乐、圆满,离开苦恼、衰损,佛一定作一切该做的事情来救护有缘的众生。
答:
答:此复若从所化方面堪引化者,能仁无不令彼值遇圆满,远离衰损,故说定作一切所应作事。
所化的有情各式各样不同,有的是堪能引化的,有的是不堪能化的,佛教教化他不听,那么这些,无缘之人,佛也没有办法度。只要是堪能化的,佛没有一个不使他得到安乐、圆满,离开苦恼、衰损,佛一定作一切该做的事情来救护有缘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