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课
引用于 Lisa 在 2024年7月18日, 上午11:32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答:
將聽法者視為被業與煩惱纏繞的重病者,說法者能發起醫生想而生慈閔心,詢問病因推求病源,再依經依教給與藥方,視如來是正士,愿法久住。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
將聽法者視為被業與煩惱纏繞的重病者,說法者能發起醫生想而生慈閔心,詢問病因推求病源,再依經依教給與藥方,目的是希望自他都能成佛。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須澡浴清凈,著鮮潔衣,于清凈悅意之處,敷設法座后,誦降魔咒。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答:
將聽法者視為被業與煩惱纏繞的重病者,說法者能發起醫生想而生慈閔心,詢問病因推求病源,再依經依教給與藥方,視如來是正士,愿法久住。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
將聽法者視為被業與煩惱纏繞的重病者,說法者能發起醫生想而生慈閔心,詢問病因推求病源,再依經依教給與藥方,目的是希望自他都能成佛。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須澡浴清凈,著鮮潔衣,于清凈悅意之處,敷設法座后,誦降魔咒。
引用于 觉乐 在 2024年7月18日, 下午2:53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发起医士想而生慈闵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与药方,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拔苦予乐,让病人脱离痛苦的,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生起菩提心。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惟,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发起医士想而生慈闵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与药方,因为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拔苦予乐,让病人脱离痛苦的,可以让自己更好地生起菩提心。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4年7月18日, 下午5:03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自作医师想,让自己有慈悲之心,医众生的痛苦,令病人早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法药品想,能对症说法,说的法要给人带来快乐,不要带来痛苦
视听者如病人想,要给他讲相应的法,很善巧地给他吃药,就会想办法解决他的痛苦,不会给他带来痛苦
我们视如来是正士,佛没有任何虚妄语。讲法的人对佛要有很强的信心。
对佛法要有久住想,所学的任何一部论,师父教我们都要想办法弘扬出去,一辈子最起码讲一次,带着人家修一次,印一些法本给别人结缘,令正法兴盛长久住世。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医生有医德,是代表慈悲。做医师想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真正做到救死扶伤、令他人离开痛苦,让病人早日脱离病苦。带小组自己要做医生想,坚强、克服困难、不示弱,以慈悲心帮助听众治病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讲法的人,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在清净没有嘈杂,没有不好气味的地方,没有声音太乱等等的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这样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自作医师想,让自己有慈悲之心,医众生的痛苦,令病人早日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法药品想,能对症说法,说的法要给人带来快乐,不要带来痛苦
视听者如病人想,要给他讲相应的法,很善巧地给他吃药,就会想办法解决他的痛苦,不会给他带来痛苦
我们视如来是正士,佛没有任何虚妄语。讲法的人对佛要有很强的信心。
对佛法要有久住想,所学的任何一部论,师父教我们都要想办法弘扬出去,一辈子最起码讲一次,带着人家修一次,印一些法本给别人结缘,令正法兴盛长久住世。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医生有医德,是代表慈悲。做医师想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真正做到救死扶伤、令他人离开痛苦,让病人早日脱离病苦。带小组自己要做医生想,坚强、克服困难、不示弱,以慈悲心帮助听众治病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讲法的人,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在清净没有嘈杂,没有不好气味的地方,没有声音太乱等等的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这样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4年7月18日, 下午8:3010组华藏
第19讲思考题: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答:此五想是说法者发起意乐之行:住五种想:谓自作医师:法如药物:视听者如病人:视如来是正士:願法久住。此五想之外,并於眷属修慈心。
2自已作医师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如於对境,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士想而生慈愍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以药方。所云慈心,即親爱心是。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加行二字,即先作预备之意,鲜洁衣,谓由非苟且所得之衣,如由造恶业而来则不可。虽旧亦称鲜洁。澡浴分内外,尤重内滌烦恼,住善心所。清净悦意之处,即清净处所。如不能念降魔咒,通常念(心经),功效亦同。以上二种特标岀(海慧经)云者,係宗喀大师释所依悉根据经意,未加别义。
(既诵咒已,舒顔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
10组华藏
第19讲思考题: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答:此五想是说法者发起意乐之行:住五种想:谓自作医师:法如药物:视听者如病人:视如来是正士:願法久住。此五想之外,并於眷属修慈心。
2自已作医师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如於对境,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士想而生慈愍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以药方。所云慈心,即親爱心是。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加行二字,即先作预备之意,鲜洁衣,谓由非苟且所得之衣,如由造恶业而来则不可。虽旧亦称鲜洁。澡浴分内外,尤重内滌烦恼,住善心所。清净悦意之处,即清净处所。如不能念降魔咒,通常念(心经),功效亦同。以上二种特标岀(海慧经)云者,係宗喀大师释所依悉根据经意,未加别义。
(既诵咒已,舒顔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4年7月24日, 下午6:43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 自作医师想:是为了帮助病人脱离病苦。
- 法如药物想:依众生的根机和烦恼不同,依于经教给予药方,对机对症。
- 视听者如病人想:把众生看做被烦恼与业缠缚的病人,生起慈愍心。
- 视如来为正士:恭敬佛,对佛生信心,进而对佛所说法和传承佛法的僧宝产生信心。
- 愿正法久住:自己学过的经论经过自己的讲说愿在听者心中生起这些法。来帮助无量的众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于对境,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士想而生慈愍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以药方。
也就是说是为了生起慈悲心,来帮助病苦众生脱离轮回苦。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1)须澡浴清净:内涤烦恼,以善心说法;外澡浴以重法。
(2)著鲜洁衣:非造恶业所得之衣物。
(3)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在清净不嘈杂干净的环境处,敷设法座,以示重法。
(4)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 自作医师想:是为了帮助病人脱离病苦。
- 法如药物想:依众生的根机和烦恼不同,依于经教给予药方,对机对症。
- 视听者如病人想:把众生看做被烦恼与业缠缚的病人,生起慈愍心。
- 视如来为正士:恭敬佛,对佛生信心,进而对佛所说法和传承佛法的僧宝产生信心。
- 愿正法久住:自己学过的经论经过自己的讲说愿在听者心中生起这些法。来帮助无量的众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于对境,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士想而生慈愍心。初由问病而推求病源,而后依经依教而给以药方。
也就是说是为了生起慈悲心,来帮助病苦众生脱离轮回苦。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1)须澡浴清净:内涤烦恼,以善心说法;外澡浴以重法。
(2)著鲜洁衣:非造恶业所得之衣物。
(3)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在清净不嘈杂干净的环境处,敷设法座,以示重法。
(4)坐已,诵降魔咒。法会方圆百由旬内,魔不能侵。纵有窜入,亦不能作障碍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4年8月9日, 下午4:43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第一自作医师想,希望病人早日脱离病苦。
第二法如药物想,法如药物,对症,清楚众生的根基病痛苦,开药,解决他的问题。
第三视听着如病人,是给他人带来快乐,不要带来痛苦的。
第四视如来是正士,对佛有很强的信心,没有任何虚妄语。
第五愿正法久住,弘法利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作医师想,以病人离苦为最重要的目的;自已作医师想,就是让自己真正做到救死扶伤、令他人离开痛苦的一个工作,要让他人早日脱离病苦、离开苦。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说法之加行,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座已,颂降魔咒。
加行即努力提前把事情最好,着鲜洁衣,先要把烦恼洗洗,住善心所,观功念恩,清净口业,清净悦意之处,念降魔咒、心经,舒颜悦色,面带微笑。具足定义支分比喻理由教证而宣说。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第一自作医师想,希望病人早日脱离病苦。
第二法如药物想,法如药物,对症,清楚众生的根基病痛苦,开药,解决他的问题。
第三视听着如病人,是给他人带来快乐,不要带来痛苦的。
第四视如来是正士,对佛有很强的信心,没有任何虚妄语。
第五愿正法久住,弘法利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作医师想,以病人离苦为最重要的目的;自已作医师想,就是让自己真正做到救死扶伤、令他人离开痛苦的一个工作,要让他人早日脱离病苦、离开苦。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说法之加行,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座已,颂降魔咒。
加行即努力提前把事情最好,着鲜洁衣,先要把烦恼洗洗,住善心所,观功念恩,清净口业,清净悦意之处,念降魔咒、心经,舒颜悦色,面带微笑。具足定义支分比喻理由教证而宣说。
引用于 邓艳华 在 2024年8月10日, 下午11:31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答:说法者要作医生相(悲悯心救拔有情出苦)
说的法作药物想(说的法可以治疗有情的三毒病的药)
听者如病人想(说法给有情带来安乐)
于如来作正士想(信佛的实德能)
正法眼生起久住想。(弘法利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视听法者为病人最为重要,把听法人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生想而生慈愍心。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维,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舒颜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
1、说法者为什么要作五想?
答:说法者要作医生相(悲悯心救拔有情出苦)
说的法作药物想(说的法可以治疗有情的三毒病的药)
听者如病人想(说法给有情带来安乐)
于如来作正士想(信佛的实德能)
正法眼生起久住想。(弘法利生)
2、自己作医生想的目的是什么?
答:视听法者为病人最为重要,把听法人看作被业与烦恼缠绕之重病者,自能发起医生想而生慈愍心。
更须断除恐人胜己之嫉妒、及推后之懈怠、与数数宣说之疲厌、扬己之长、彰他之短、于法生吝、希求衣食财物等过。当作是思维,为自他得成佛故,以今说法所获清净福德,,为我安乐资具。
3、说法之加行如何作?
答:须澡浴清净,着鲜洁衣,于清净悦意之处,敷设法座。坐已,诵降魔咒,舒颜悦色,具足定义、支分、譬喻、理由、教证而为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