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8、如何与修法相应?举例说明?

比如说念经,一所依,同所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二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三行相,眼看到是经文,想的也是经文。四时,同一时间。五事,同做一件事就是念经。五义平等,故称为相应。

修皈依,意识和相应的心所同时生起来,观想时依同一个识,缘同一个境-皈依境,同想念四皈依

       答:比如修曼扎时,① 首先要知道自己供养的是 以释迦摩尼佛为主的所有上师本尊 、眷属及其护法;② 念的是曼扎仪轨; ③ 心里想的是把 以须弥山为主的所有珍宝都供养:比如东面是东胜神洲,是半圆形,有小身洲,胜身洲,众宝山,白象宝,金轮宝,欢喜女,花女……   

指身口意与所修的法相应 {拜佛:身在拜   口称诵圣号  意念佛的功德}

答:①每天早晨同一个时间打座修皈依;②同依意根观修;③同缘一个皈依境;④同时默念皈依仪轨。

答:指自己的身、口、意与所修的法相应。例如:我们拜佛时,身拜,口称圣号,意念佛功德。

比如晨修打坐,心王与心所同时生起(意根);依缘一境(资粮田);同做一件事,默念“所有十方世界中”,依文入观,观想幻化供品。

1.时2.依3.缘4.事。具有四义,皆为相应。

 

 

 

身口意跟修法相应,时同,心王跟心所同时生起。依同,打坐思维(意根)观修。所缘同,思维内容相同,不开小差。事同,只做同一件事情。不做其它事情。

修法时,身口意跟修法相应,时同,时间上相同。依同,打坐思维(意根)观修想同一内容(观资粮田)。所缘同,思维所缘境内容相同(所缘资粮田相同),

不忘失正念,心一境性

 

法的解释:能持自性,轨生物解.

修法,这里主要指修佛法,能对治烦恼的就是佛法,与修法相应比如闻思修佛法,如我们学习五蕴论,就是破除我执的烦恼.

 

修行者身口意应时刻跟佛法修持内容相吻合。例如:修知母念恩,心里要通达教理,座上座下都保持身口意的行持与知母念恩相吻合。

修法即是修心也。心王与心所具有五义相应。比如修菩提心时

1所依同:依的都是意根。

2所缘同:心王心所都缘菩提心。不会一个缘菩提心,一个缘出离心

3行相相似:思维菩提心时,二者现的都是菩提心,思维的都是如何利他。

4时同:心王、心所同时而生,同时生起利他心。

5事同:修习菩提心时,不会心王是喜受,心所却是苦受。

指自己的身、口、意与所修的法相应。例如:我们拜佛时,身拜,口称圣号,意念佛功德。

相应有四义:同时、同依、同缘、事同,缺一个就不是相应。

如在修归依时,意识和思心所等同依意根;同缘归依境;

同在做这个事,如念南无古汝贝;

同时作意归依上师而作救护。

比如修上师瑜伽,心王与心所同时生起意根(念咒)依缘一境(宗大师三父子的像)同做一件事,默念“面前空中狮子莲月座”,七支供养 三事求加。

答:修法时也需要四相应:时、所依、所缘、事都同。

如修皈依时,主要是意根。意识与相应的心所同时缘皈依境(时),同依意根(依),同缘一境(皈依境),同念皈依(事)。

答:百法里说的是要“時、依、所緣、及事皆同”才能与修法相应。

《瑜伽师地论》说:所依同、所缘同、行相相似、时同、事同,这相应五义与修法相应。

比如打座时修普贤七支,心王心所俱时,同时;心王心所同依一个意根;心王心所同缘资粮田,随文入观七支供里每一句颂的含义;事同就是心王和作意心所同时修普贤七支这件事。

    如在回答问题,眼睛在看题目,心里在想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然后知道答案了,手在写,写完了再提交,这一系列的动作都于心相应了。

如共修《普门品》,同一时:心王(眼识)与心所(如触心所)同时生起;
同一依:心王(眼识)看经书依眼根与心所(如触心所)也依眼根;
所缘:心王(意识)所缘经书的内容,(思)心所所缘的也是经书内容
同一事:意识和受心所(乐受)都在诵经这件事上,充满法喜。

相应有四:时同、依同、所缘同、事同。

时同:心王生起,心所法同时生起。如修法时,作意,意识也同时生起所修法。

依同:同依一个心王。修法时,作意,想同依意识。

所缘同:缘同一个境。修法时,作意,想同缘所修的法境。

事同:一个心王对应一个心所。如不能同时产生苦、乐受。作意,想同做同一所修法。

十组慧观答:

与法相应:不忘失教授,提起正念,与所修的法相应,心境相同。

例:早上修法时,身口意跟修法相应,就是同一时间。打坐思维观想观资粮田,是同一所依。思维所缘资粮田境内容是同一所缘。

 

 

 

答 :(心所与心王)相应之义:时、所依、所缘、事皆同;

时同:心王与心所同时生起;

所依同:都是依意根生起;

所缘同:都缘同一个境;

事同:体是一个;

如:修皈依,在思维三宝功德的时候,面前虚空中显现出皈依境,心中同时也显现皈依境的相,思维三宝功德,对三宝功德生起欢喜心、希求心,胜解心;

修法也就是修心,修时心王与心所具有四义相应:时、依、所缘、事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