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第一根本有几个因相?请略述说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11月4日, 下午10:50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
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年小无知,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老年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
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年小无知,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老年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
引用于 宗莺A 在 2024年11月5日, 上午11:32171、第一根本有几个因相?请略述说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十年玩稚,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廿年衰老,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
伽喀巴给我们算了帐:6 0岁里面,除了"身"腹"吃饭、睡眠、疾病,这些事情余下修法的时间最多不过五年。100岁最多大概有7一8年。
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
171、第一根本有几个因相?请略述说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十年玩稚,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廿年衰老,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
伽喀巴给我们算了帐:6 0岁里面,除了"身"腹"吃饭、睡眠、疾病,这些事情余下修法的时间最多不过五年。100岁最多大概有7一8年。
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4年11月6日, 下午3:23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思维死主决定会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
不管是什么受身,定皆有死。《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
不管我们住在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即如彼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老病死衰,如同四大山王,追赶着能研磨一切的有情和草木枝叶等,不是要快能逃脱,或者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死。
2.思维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寿命不能增加,从出生开始就在减少。纵然能活到边际的100岁,但是出生到死亡的中间,寿命也是刹那刹那在减少,一点也不可增添。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
如《集法句》云:“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穷纬边际,诸人命亦尔。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诸人命亦尔。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惟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比喻我们的寿命如织布,经线(寿命总长度)已定,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比喻我们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我们寿命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生命朝着死亡奔去一刻不停歇。生命犹如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真正能够修行的时间却非常少。《入胎经》云:“此中半数为睡覆盖,十年顽稚,廿年衰老,愁叹苦忧及诸恚恼亦能断灭,从身所生多百疾病,其类非一亦能断灭。”《破四倒论》亦云:“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消耗,睡病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一生中,睡觉、年幼、年老,工作、生命、还有各种的无意义的事情都要占用很多时间,算下来我们真正用于修行的时间少之又少。伽喀巴亦云:“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因此在死主的箭未射到之前,要勤修自利。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分三个因相:
1.思维死主决定会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
不管是什么受身,定皆有死。《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
不管我们住在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即如彼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定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
老坏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老病死衰,如同四大山王,追赶着能研磨一切的有情和草木枝叶等,不是要快能逃脱,或者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死。
2.思维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寿命不能增加,从出生开始就在减少。纵然能活到边际的100岁,但是出生到死亡的中间,寿命也是刹那刹那在减少,一点也不可增添。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
如《集法句》云:“譬如舒经织,随所入纬线,速穷纬边际,诸人命亦尔。如诸定被杀,随其步步行,速至杀者前,诸人命亦尔。犹如瀑流水,流去无能返,如是人寿去,亦定不回还。艰劳及短促,此复有诸苦,惟速疾坏灭。如以杖画水。如牧执杖驱,诸畜还其处。如是以老病,催人到死前。” 比喻我们的寿命如织布,经线(寿命总长度)已定,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比喻我们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我们寿命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生命朝着死亡奔去一刻不停歇。生命犹如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生命长度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生命中,真正能够修行的时间却非常少。《入胎经》云:“此中半数为睡覆盖,十年顽稚,廿年衰老,愁叹苦忧及诸恚恼亦能断灭,从身所生多百疾病,其类非一亦能断灭。”《破四倒论》亦云:“此诸人寿极久仅百岁,此复初顽后老徒消耗,睡病等摧令无可修时,住乐人中众生寿余几。”一生中,睡觉、年幼、年老,工作、生命、还有各种的无意义的事情都要占用很多时间,算下来我们真正用于修行的时间少之又少。伽喀巴亦云:“六十年中,除去身腹睡眠疾病,余能修法,尚无五载。”因此在死主的箭未射到之前,要勤修自利。
引用于 梵心 在 2024年11月6日, 下午4:05思维决定死
分三因相:
一、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
思惟任受何身,定皆死亡。不论受生什么样的所依身,决定最终必有一死。生死当中,上至天帝,下至人间普通凡夫,乃至三恶道众生,最终都必定会死,没有哪一个所依身不死的。
思惟任住何境,定皆死亡。一切方所,安住于其中,死都会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躲开死的追捕。
思惟任处何时,定皆死亡。不论处于前面还是后面,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时期中的有情都决定被死所摧坏,最终都要死。
思惟无缘遮止死亡,对于死主,逃跑是不可能逃脱的,也不是以咒等能退止掉的。
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
因寿命总量最长边际不过百年,非常短暂,多数已经消尽,剩余的又在昼夜不间断地迅速损减。
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纵然能活到前文所说的寿量,但也不应认为有闲暇修行。也就是说,因为先前在无意义的琐事中,已耗去了许多寿量,剩余的寿命也因睡眠而耗去了一半,不睡时又因散乱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从少壮迁谢而进入老年时,由于身心的力量衰退,虽然想要修行,也没有勤修的精力,因此真正能够修法的时间实在很少。
这一段是计算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修法的时间,即:减去前面年幼无知和后面衰老无力的时间,中间减去睡眠所占去的一半时间,剩余时间中,还要减去散乱不安住修法的时间,如此一来,所剩下的修法时间只有少许。
思维决定死
分三因相:
一、思惟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
思惟任受何身,定皆死亡。不论受生什么样的所依身,决定最终必有一死。生死当中,上至天帝,下至人间普通凡夫,乃至三恶道众生,最终都必定会死,没有哪一个所依身不死的。
思惟任住何境,定皆死亡。一切方所,安住于其中,死都会来,没有一个地方能躲开死的追捕。
思惟任处何时,定皆死亡。不论处于前面还是后面,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任何时期中的有情都决定被死所摧坏,最终都要死。
思惟无缘遮止死亡,对于死主,逃跑是不可能逃脱的,也不是以咒等能退止掉的。
二、思惟寿无可添、无间有减;
因寿命总量最长边际不过百年,非常短暂,多数已经消尽,剩余的又在昼夜不间断地迅速损减。
三、思惟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决定当死;
纵然能活到前文所说的寿量,但也不应认为有闲暇修行。也就是说,因为先前在无意义的琐事中,已耗去了许多寿量,剩余的寿命也因睡眠而耗去了一半,不睡时又因散乱而浪费了不少时间,从少壮迁谢而进入老年时,由于身心的力量衰退,虽然想要修行,也没有勤修的精力,因此真正能够修法的时间实在很少。
这一段是计算我们有生之年能够修法的时间,即:减去前面年幼无知和后面衰老无力的时间,中间减去睡眠所占去的一半时间,剩余时间中,还要减去散乱不安住修法的时间,如此一来,所剩下的修法时间只有少许。
引用于 法慈 在 2024年11月8日, 上午11:29171、第一根本有哪三个因相?请略述说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者,谓任受何等之身,定皆有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即彼中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还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如《入胎经》云:“若于现在善能守护,长至百年或暂存活。”】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
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谓纵能至如前所说,尓许长边,然亦不应执为有暇,谓无义中,先已耗去众多寿量,于所余存,亦由睡眠分半度迁,又因散乱徒销非一,少时迁谢至衰耄时,身心力退,虽欲行法,然亦无有勤修之力,故能修法时实为少许。】
年小无知,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老年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
171、第一根本有哪三个因相?请略述说
答:第一根本“思维决定死”,【死主决定当来,此复无缘能令却退者,谓任受何等之身,定皆有死】分三个因相:
1、死主决定会来。【《无常集》云:“若佛若独觉,若诸佛声闻,尚须舍此身,何况诸庸夫。”】如《无常集》说:“即使是佛、独觉,声闻等圣者,尚且要把身体舍掉,何况我们凡夫”。【任住何境,其死定至者】不管我们住于何境界,死主定会到来,【即彼中云:住于何处死不入,如是方所非有,空中非有海中无,亦非可住诸山间。”】【老还强壮,病坏无疾,衰坏一切圆满丰饶,死坏命根。从此等中,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静息。】只要是有情,只要还有烦恼,只要是有漏业所感得的色身,最后一定都会坏灭。
2、寿无可添,无间有减。【如《入胎经》云:“若于现在善能守护,长至百年或暂存活。”】初从入胎开始,我们的寿命就在不停的减短当中,如【《入行论》云:“昼夜无暂停,此寿恒损减,亦无余可添,我何能不死?”】就像一头正被拉到屠宰场的羊,正走在往屠宰场的路上一样,每走一步就离死亡走近一步。【牛羊(我们)被牧童(老病)一步步赶去屠宰场(死)】又如织布,经线已定(总的寿命是经线)布就那么长,纬线一点点很快就织完了(速死);又如江河奔流,瀑布垂注,速疾流逝,不能停止,不能回头。
又如在水上画画,一笔画完,就没有痕迹;又如空中闪电,一刹那就结束了;如秋云过空,白衣苍狗,随时坏灭。
3、思于生时亦无闲暇修行妙法。【谓纵能至如前所说,尓许长边,然亦不应执为有暇,谓无义中,先已耗去众多寿量,于所余存,亦由睡眠分半度迁,又因散乱徒销非一,少时迁谢至衰耄时,身心力退,虽欲行法,然亦无有勤修之力,故能修法时实为少许。】
年小无知,不知修学,长大忙于世间杂事,时耗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聊天、睡觉、吃饭等等。老年想要修学,但是因为身心衰退,病苦煎熬,反应迟钝,总之没有时间修行妙法。正如贡唐仁波切所说:“没修没修二十载,要修要修二十载,未修未修二十载,空白自传已记载。”确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