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引用于 宗莺A 在 2024年10月18日, 下午10:11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引用于 宗清 在 2024年10月18日, 下午10:42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不要去摄持那些财、物、眷属等等,这些都要放弃。要圆满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舍、慧)。敬上师如佛陀,依师后要好好受戒,受恶戒之后要好好修习。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不要去摄持那些财、物、眷属等等,这些都要放弃。要圆满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舍、慧)。敬上师如佛陀,依师后要好好受戒,受恶戒之后要好好修习。
引用于 wangyaojoy 在 2024年10月19日, 下午1:50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4年10月21日, 上午10:59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中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视师如佛想,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子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中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视师如佛想,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子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引用于 觉和 在 2024年10月22日, 上午9:32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发大菩提心。而这个发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大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发大菩提心。而这个发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大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引用于 觉慧0517 在 2024年10月29日, 下午7:37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堤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不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堤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不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引用于 法慈 在 2024年10月31日, 上午10:29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中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视师如佛想,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子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160、《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中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视师如佛想,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此宣说密乘弟子应具之条件。
“七圣财”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
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引用于 梵心 在 2024年11月6日, 下午4:37【《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
《定资粮品》中也说:在修好了共下士和共中士道之后,应当巩固由悲心引生的菩提心,不耽著三有的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的财物等,而修持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圣者七财,恭敬上师如同恭敬佛陀,具足亲近上师的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所传授的律仪,而且昼夜六时精进地修习。
【《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
《定资粮品》中也说:在修好了共下士和共中士道之后,应当巩固由悲心引生的菩提心,不耽著三有的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的财物等,而修持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圣者七财,恭敬上师如同恭敬佛陀,具足亲近上师的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所传授的律仪,而且昼夜六时精进地修习。
引用于 wangyaojoy 在 2024年11月11日, 下午8:55《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
《定资粮品》亦云:“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请解释一下。
答:圆满的大乘道,根本的进入之门是什么?大菩提心。而这个大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慈悲心。所以先把慈悲的心力生起,令它坚固。然后呢,由这个而策发无上正等大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舎弃对于财这些悭吝的摄持,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七圣财”:成就佛道之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七者。以其所持之法能资助成佛,故称为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勤恳精进地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