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6、无嗔与不害有什么不同?

无嗔,是以慈为性。谓于众生,不损害义。慈与乐。嗔是损恼、伤害甚至杀害别人,无嗔就是熄灭嗔心,用慈心给予别人安乐。

不害是无嗔分,并没有它的自体,它就是无瞋的一部分。不损恼为业,以悲为性。悲拔苦。害就是损恼,使别人受苦,不害就是用悲心把别人从受苦中解救出来。

无嗔是对治嗔,于行苦、坏苦、病苦、无常之苦等不起嗔恨,以慈为性

不害是对治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不起害心,以悲为性。

无瞋,对治的是害命的瞋心,不害,对治的是损恼有情的害心

无瞋是慈,慈是与乐,给他快乐;不害,是悲,悲是拔苦。

不害,并没有它的自体,它就是无瞋的一部分

无嗔:对治嗔的,它是慈悲的慈的体性——与乐;

嗔是厉害的,嗔的极端是嗔杀,要杀的,会害命的.

不害:对治害的,它是慈悲的悲的体性——拔苦;不害是不去惱害 不损害它,害是嗔的一部分,比较轻微,对有情的损惱并不要害它的性命;

无嗔,谓嗔对治,以慈为性,与乐
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拔苦。

无嗔,于苦苦具,逆境当前,于有情不生恚恨心,于诸有情常存慈悲。

不害,于诸有情不作伤害损恼,以悲心拨诸有情之苦。

无嗔,谓嗔对治,以慈为性,与乐
不害,谓害对治,以悲为性,拔苦。

二者的所对治和体性不同。

无嗔是对治嗔的。以慈为性;不害是对治害的,以悲为性。嗔是于有情做损害心,修慈心产生无嗔心所,对治对有情做损害的嗔心。

不害以悲为性,不仅不害有情,还能拔众生苦,不害会比无嗔更进一步,不害也以无嗔为前提。

无嗔,于诸有情,心无损害,慈愍在怀,名为无嗔。是对有情没有损害的心,同时慈愍有情众生。

无嗔的特点是有慈,慈能与乐,不给别人带来烦恼,反而带来快乐。

害,损恼有情,称之为害,哀愍生故,名为不害。害是没有悲心。悲是拔苦,没有一点点的慈悲心,没有一点点去帮助别人的想法。相反还想着怎么去损害别人。所以,不害可以理解成没有害别人的心了。相反变成帮助别人。

不害的有特点是以悲为性,悲能拔苦,悲是帮助别人。

不害是对治害(损害)的,无嗔是对治嗔(嗔恨)的。

不害沒有自体,是无嗔的一部分

无嗔对治的是害命的嗔心

不害对治的是损恼有情的害心(害心不会要人命)

无嗔:以慈为性,慈能与乐,希望对方快乐

害是损恼对方受苦,他就高兴,令对方有苦,不害是悲,以悲拔对方的苦。

 

无嗔可以涵盖不害,而不害却不能涵盖无嗔,无嗔以慈为性,给予乐,不害以悲为性,给予拔苦。

答:无嗔是对治嗔,不害是对治害;当嗔心生起的时候,可能会伤害众生性命,害心生起的时候,可能只是伤害众生、恼害众生,不一定会要众生的命,无嗔虽是以不害为体性,但无嗔与不害还是有区别的;无嗔能给众生带来快乐,不害,能拔出众生的苦,没有嗔心,才容易生起慈心;不害是希望众生离苦,有了愿众生离苦的心,引发拔苦的大悲心相对比较容易,无嗔是与乐;是慈心;不害是拔苦,是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