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六度与四摄那个自利那个是利他?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5月11日, 下午3:57六度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大乘庄严经论》云:“菩萨行六波罗蜜时,如其次第,于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恼彼故,忍彼恼故,助彼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归向故,以善说法断彼疑故,菩萨如是利他即是自利,为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缘得大菩提故。”
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
《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摄即导引、摄受之义,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
「四摄」之中第一为「布施」,由于凡夫容易受财物的诱惑,所以先布施财物让他们欢喜,摄受为眷属,再逐渐引入正道。
第二为「爱语」,和他们谈谈与世间道理相符合的话,此外,更主要的是根据他们的根机与喜好,为之说法。
第三为「利行」,要设法使他们一步步去学习为他们所开示的、符合其根机的正法之道。
第四为「同事」,自己也要照着为他人开示的内容身体力行。
六度主要是为了断除自己的悭贪不舍懈怠等等,重自利;四摄从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的角度出发,重利他。
六度为: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大乘庄严经论》云:“菩萨行六波罗蜜时,如其次第,于彼受用令不乏故,不恼彼故,忍彼恼故,助彼所作令不退故,以神通力令归向故,以善说法断彼疑故,菩萨如是利他即是自利,为他所作即自所作,由此因缘得大菩提故。”
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
《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摄即导引、摄受之义,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
「四摄」之中第一为「布施」,由于凡夫容易受财物的诱惑,所以先布施财物让他们欢喜,摄受为眷属,再逐渐引入正道。
第二为「爱语」,和他们谈谈与世间道理相符合的话,此外,更主要的是根据他们的根机与喜好,为之说法。
第三为「利行」,要设法使他们一步步去学习为他们所开示的、符合其根机的正法之道。
第四为「同事」,自己也要照着为他人开示的内容身体力行。
六度主要是为了断除自己的悭贪不舍懈怠等等,重自利;四摄从利益众生、摄受众生的角度出发,重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