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57、离谛实一之关要与离谛实异之关要有什么不同?

若与身是一,应不说“我之身”,须说“我之我”,或“身之身”。如是若与心是一,亦应说“我之我”,或说“心之心”,念生如是定解。

若念,我与五蕴应是异。能独立之我与五蕴成立为异时,应是能独立之异,如是无系缚、无观待之异。因此思察各各蕴体之后,犹如有其它一蕴可得,思察五蕴时应有我之所依,此皆不存在。

若我与五蕴是一,亦生众我之过,或成五蕴为一之过。思已决断我与身、心、蕴任何皆非为一,(即是第三)定离谛实一之关要。
此时若念,我与五蕴应是异。能独立之我与五蕴成立为异时,应是能独立之异,如是无系缚、无观待之异。因此思察各各蕴体之后,犹如有其它一蕴可得,思察五蕴时应有我之所依,此皆不存在。所念之我,虽依五蕴而生故,因此若损害身心,即是损害我。应当引发如是定解。(此是第四离谛异之关要)

不同之处是:离谛实一之关要是在五蕴里面找我,离谛异之关要是在五蕴之外有个独立之我。

一、离谛实一

1、如果我与身是一:

 1应不说我的身

 2死后被烧时,我应该也被烧掉,就不会再有结生相续。应是断灭了?(此见在生活中常有)

2、如果我与心是一:

 心有六个(六识),我是不是有6个?

   心不是色法,不应该有饥渴冷热,但事实并非如此。故我与心不是一

3、或者我是一,那么六识应成一?

 六识并非是一,这与实际不符

4、我与蕴是一:

 身有五蕴,是不是有五个我?或者,蕴有75个法,我是否有75个?

因此,我与身、心、蕴皆不是一个。

二、我与蕴是异:

既然五蕴里面没有一个我,那么五蕴之外是不是有个独立的我?

应该能找到。然在五蕴之外,也无法找到这个我。

若与身是一,应不说“我之身”,须说“我之我”,或“身之身”。死后身为火焚尽时,我亦应被猛火焚尽;身亦如是不于三有中结生,我亦不再结生,思维此诸过患,获得我与身决定非一之解。

若与心是一,亦应说“我之我”,或说“心之心”,如是心有六聚识也,我亦应六。或者我应是一,如是六识亦应是一,如是成大过失。

若与五蕴是一,亦生众我之过,或成五蕴为一之过。

思已决断我与身、心、蕴任何皆非为一,即是离谛实一之关要。

《根本慧论》︰「若我异五蕴,应无五蕴相。」

若我异五蕴,我应该不具足五蕴所表有为法的生、灭等相。虽然五蕴有生、老、病、死,但我却没有。对五蕴的饶益或伤害对我没有影响,这些都是与世间名言相违背的。

如我与五蕴自性为异,除了色、受、想、行、识五蕴之外,还应该有个与蕴无关的「我」可以指认出来,然而这是办不到的。

由此可得出结论︰我与蕴自性为异也根本不能成立,此即离谛实异关要。

离谛实一之关要是证明“我与五蕴是一个”的说法是错误的,

离谛实异之关要是证明“我与五蕴是不同的”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离开谛实异即是谛实一,若我与五蕴是一,亦生众我之过,或成五蕴为一之过;

 

离开谛实一既是谛实异,如果我与五蕴是谛实异,能独立实体的我与五蕴成为异时,能独立之异与五蕴是无系缚、无观待之异;

 

例:若我与五蕴是一,亦生众我之过,或成五蕴为一之过。思已决断我与 身、心、蕴任何皆非为一,(即是第三)定离谛实一之关要。

若我与五蕴应是异。能独立之我与五蕴成立为异时,应是能独立之异,如是无系缚、无观待之异。因此思察各各蕴体之后,犹如有其它一蕴可得,思察五蕴时应有我之所依,此皆不存在。

离谛实一之关要:为证所立之法与其分支为一不能成立。

离谛实异之关要:为证所立之法与其分支为异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