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九住心与六力四作意是如何交替增生的?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5月6日, 上午10:18九住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极寂心.专注一境.平等住。
六力: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励力运转作意. 有间缺运转作意. 无间缺运转作意. 无功用运转作意。
得九住心必具六力、四作意、相互增进。具体如下:
内住=听闻力+励力运转作意
续住=思惟力+励力运转作意
安住.近住=忆念力+有间缺运转作意
调伏.寂静=正知力+有间缺运转作意
极寂心.专注一境=精进力+无间缺运转作意
平等住=串习力+无功用运转作意
九住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极寂心.专注一境.平等住。
六力: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励力运转作意. 有间缺运转作意. 无间缺运转作意. 无功用运转作意。
得九住心必具六力、四作意、相互增进。具体如下:
内住=听闻力+励力运转作意
续住=思惟力+励力运转作意
安住.近住=忆念力+有间缺运转作意
调伏.寂静=正知力+有间缺运转作意
极寂心.专注一境=精进力+无间缺运转作意
平等住=串习力+无功用运转作意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3年5月6日, 下午1:31九住心分别是: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住
六力分别是: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种作意分别是: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要想得九住心,必具六力和四作意,交替增生。具体如下:
要得内住,需听闻力和励力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续住,需思维力和励力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安住和近住,需忆念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调伏和寂静,需正知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最极寂静,需精进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专注一趣,需精进力和无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平等住,需串习力和无功用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九住心分别是: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住
六力分别是: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种作意分别是: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要想得九住心,必具六力和四作意,交替增生。具体如下:
要得内住,需听闻力和励力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续住,需思维力和励力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安住和近住,需忆念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调伏和寂静,需正知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最极寂静,需精进力和有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专注一趣,需精进力和无间缺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要得平等住,需串习力和无功用运转作意共同作用,交替增生。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5月6日, 下午4:08九住心谓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极静心,专注一境,平等住。
六力者,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者,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之心,称为内住心,
由第二思惟之力成就第二住心,称为续住心,相续能略住于所缘。此第二住心,沉掉极多,三摩地唯有少分,是四作意中之“励力运转作意”阶段。
由第三忆念力成就之第三住心,称为安住心,能迅速了知心中散乱,复令回所缘上,成就第四近住心,能令心从广大摄为微细。
由第四正知力成就之第五住心,称为调伏心,喜三摩地之功德,成就第六寂静心,能知散乱过患而行遮止。第五住心阶段有沉掉而作障碍,故是四作意之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由第五精进力成就第七与第八住心,其中第七住心称为极静心,贪等烦恼现行,不受而作息灭。由第五力成就之第八住心,称为专注一境心,成就无间断三摩地。其不为沉掉障碍,故是四作意中第三无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由第六串习力成就之第九住心,称为等住心,不加功用安住所缘,是四作意中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之阶段。
九住心谓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极静心,专注一境,平等住。
六力者,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者,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之心,称为内住心,
由第二思惟之力成就第二住心,称为续住心,相续能略住于所缘。此第二住心,沉掉极多,三摩地唯有少分,是四作意中之“励力运转作意”阶段。
由第三忆念力成就之第三住心,称为安住心,能迅速了知心中散乱,复令回所缘上,成就第四近住心,能令心从广大摄为微细。
由第四正知力成就之第五住心,称为调伏心,喜三摩地之功德,成就第六寂静心,能知散乱过患而行遮止。第五住心阶段有沉掉而作障碍,故是四作意之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由第五精进力成就第七与第八住心,其中第七住心称为极静心,贪等烦恼现行,不受而作息灭。由第五力成就之第八住心,称为专注一境心,成就无间断三摩地。其不为沉掉障碍,故是四作意中第三无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由第六串习力成就之第九住心,称为等住心,不加功用安住所缘,是四作意中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之阶段。
引用于 Lisa 在 2023年5月6日, 下午5:08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心 —— 内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思惟之力成就二住心 —— 续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三住心 —— 安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四住心 —— 近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五住心 —— 调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六住心 —— 寂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七住心 —— 极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八住心 —— 一境心 —— 无间缺运转作意
以串习之力成就九住心 —— 等住心 —— 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心 —— 内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思惟之力成就二住心 —— 续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三住心 —— 安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四住心 —— 近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五住心 —— 调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六住心 —— 寂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七住心 —— 极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八住心 —— 一境心 —— 无间缺运转作意
以串习之力成就九住心 —— 等住心 —— 无功用运转作意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5月6日, 下午5:51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说:
1、我们的初住心是依什么呢?依听闻力令心安住所缘,就是说你透过听善知识的教授,你最终决定了你要以什么为所缘,所缘想好了,之后次依思而修习相续。
2、第二步就把所缘的内容,所缘的这个境进一步地去思维,比如说我们要修定了,我们的所缘是什么呢?佛像,我们先依善知识的教授来听,忆念佛像的功德,佛的身有什么功德?佛的语有什么功德?之后要不断地去依靠善知识的教授,或者依靠佛经文的教授,相续思维,把心安住在上面。这是第二个力,思维力。
第一住心、第二住心有入住三摩地和不入住三摩地两种,后者极长,是四作意中之“励力运转作意”阶段。
3、心散速摄。就是说你的心由散乱生起来了,第一住心,比如说修五分钟,第二住心十五分钟,那你的心能修十五分钟,第三住心的时候呢,你修到十五分钟的时候,你的心的力量就弱了,就是散乱越来越多了,心散的时候你马上能摄回来,摄回来靠什么呢?靠念。第四住心的时候也是生起不散之念,就是我们说的念力、正念力。第三住心、第四住心靠正念力。
4、所以到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的时候,要生起观察过失之猛厉正知。靠正知力把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生起来。
5、之后从初住心一直修到五住心、六住心的时候,我们的力量比较强了,已经达到一个小时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感觉已经得定了,有点像得定的样子,这个时候就会用第七住心、第八住心依精进力,虽然第一住心里面也有,也有这些所谓的精进,但是第七住心、第八住心的这个精进更重要,为什么呢?就是让你突破你安住在安逸的状态里面。你认为五住心、六住心有一点好像是得定的样子,很容易被假象所骗,所以七住心、八住心的时候一定要有精进力。为什么用精进呢?就是你要下更大的决心,要对治从这个所谓你认为已经得定了这个过程中,要从这里面出来,我们要用这个精进力修第七住心、第八住心。
第三住心至第七住心最极寂静等诸心上有四作意中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
第八住心其不为沉掉障碍,故是四作意中第三无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6、由第六串习力成就第九住心,称为等住心,不加功用安住所缘,是四作意中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之阶段。
在《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说:
1、我们的初住心是依什么呢?依听闻力令心安住所缘,就是说你透过听善知识的教授,你最终决定了你要以什么为所缘,所缘想好了,之后次依思而修习相续。
2、第二步就把所缘的内容,所缘的这个境进一步地去思维,比如说我们要修定了,我们的所缘是什么呢?佛像,我们先依善知识的教授来听,忆念佛像的功德,佛的身有什么功德?佛的语有什么功德?之后要不断地去依靠善知识的教授,或者依靠佛经文的教授,相续思维,把心安住在上面。这是第二个力,思维力。
第一住心、第二住心有入住三摩地和不入住三摩地两种,后者极长,是四作意中之“励力运转作意”阶段。
3、心散速摄。就是说你的心由散乱生起来了,第一住心,比如说修五分钟,第二住心十五分钟,那你的心能修十五分钟,第三住心的时候呢,你修到十五分钟的时候,你的心的力量就弱了,就是散乱越来越多了,心散的时候你马上能摄回来,摄回来靠什么呢?靠念。第四住心的时候也是生起不散之念,就是我们说的念力、正念力。第三住心、第四住心靠正念力。
4、所以到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的时候,要生起观察过失之猛厉正知。靠正知力把第五住心、第六住心生起来。
5、之后从初住心一直修到五住心、六住心的时候,我们的力量比较强了,已经达到一个小时了,这个时候很多人就感觉已经得定了,有点像得定的样子,这个时候就会用第七住心、第八住心依精进力,虽然第一住心里面也有,也有这些所谓的精进,但是第七住心、第八住心的这个精进更重要,为什么呢?就是让你突破你安住在安逸的状态里面。你认为五住心、六住心有一点好像是得定的样子,很容易被假象所骗,所以七住心、八住心的时候一定要有精进力。为什么用精进呢?就是你要下更大的决心,要对治从这个所谓你认为已经得定了这个过程中,要从这里面出来,我们要用这个精进力修第七住心、第八住心。
第三住心至第七住心最极寂静等诸心上有四作意中第二有间缺运转作意。
第八住心其不为沉掉障碍,故是四作意中第三无间缺运转作意之阶段。
6、由第六串习力成就第九住心,称为等住心,不加功用安住所缘,是四作意中第四无功用运转作意之阶段。
引用于 无忧 在 2023年5月6日, 下午7:24以下摘自《广论》:
九住心:1.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2.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3.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4.近住者,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5.调伏者,谓由思维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6.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7.最极寂静者,谓若生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8.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励。9.平等住者,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六力:1.听闻力,2,思维力,3.忆念力,4.正知力,5.精进力,6.串习力
四作意:1.力励运转,2.有间缺运转,3.无间缺运转,4.无功用运转。
如何应用:
六力:1.由听闻力成内住心,谓惟随顺从他听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2.由思维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3.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4.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留散过患,令于彼等不留散故。5.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虽生细微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6.由串习力成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
四作意:1.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2.于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3.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4.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下摘自《广论》:
九住心:1.内住者,谓从一切外所缘境,摄录其心,令其攀缘内所缘境。2.续住者,谓初所系心令不散乱,即于所缘相续而住。3.安住者,谓由忘念向外散时,速知散已,还复安置前所缘境。4.近住者,前安住心是知散断除,此近住心是散乱断已,励力令心住前所缘。5.调伏者,谓由思维正定功德,令于正定,心生欣悦。6.寂静者,谓于散乱,观其过失,于三摩地,止息不喜。7.最极寂静者,谓若生贪心,忧戚,昏沉,睡眠等时,能极寂静。8.专注一境者,为令任运转故,而正策励。9.平等住者,数修数习,数多修习为因缘故,得无功用任运转道,由是因缘,不由加行,不由功用,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故名等持
六力:1.听闻力,2,思维力,3.忆念力,4.正知力,5.精进力,6.串习力
四作意:1.力励运转,2.有间缺运转,3.无间缺运转,4.无功用运转。
如何应用:
六力:1.由听闻力成内住心,谓惟随顺从他听闻,于所缘境住心教授,最初令心安住内境,非自数思,数修习故。2.由思维力成续住心,谓于所缘先所住心,由数思惟将护修习,初得少分相续住故。3.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谓从所缘向外散时,忆先所缘,于内摄录,又从最初生忆念力,从所缘境,不令散故。4.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谓由正知了知诸相,诸恶寻思及随烦恼留散过患,令于彼等不留散故。5.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虽生细微诸恶寻思及随烦恼,亦起功用断灭不忍。由此因缘,其沉掉等不能障碍妙三摩地,定相续生。6.由串习力成等住心,谓于前心极串习力,生无功用任运而转三摩地故。
四作意:1.于内住,等住中,有力励运转作意。2.于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中,有有间缺运转作意。3.于专注一趣中,有无间缺运转作意。4.于等持中,有无功用运转作意。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3年5月9日, 上午8:44答:一、由听闻力成内住心(第一心);
二、由思惟力成续住心(第二心);
- 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第三、第四心);
- 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第五、第六心);
- 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第七、第八心);
- 由串习力成等住心(第九心);
于内住、等住中,力励运转作意;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由听闻力、思维力成办,令心相续安住。
于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中,有间缺运转作意;(第三心——第七心);(第三——第七心)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由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对治昏沉掉举,令无间缺;
于专注一趣中,无间缺运转作意;第八心时,昏沉掉举不能为障,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由精进力成办;
于等持中,无功用运转作意。”第九心时既无间缺,又不恒常勤依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由串习力成办;
答:一、由听闻力成内住心(第一心);
二、由思惟力成续住心(第二心);
- 由忆念力成办安住、近住二心(第三、第四心);
- 由正知力成办调伏、寂静二心(第五、第六心);
- 由精进力成办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第七、第八心);
- 由串习力成等住心(第九心);
于内住、等住中,力励运转作意;初、二心时,须勤策励,故有力励运转作意。由听闻力、思维力成办,令心相续安住。
于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中,有间缺运转作意;(第三心——第七心);(第三——第七心)次五心时,由昏沉掉举故,中有间缺不能久修,故有有间缺运转作意。由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对治昏沉掉举,令无间缺;
于专注一趣中,无间缺运转作意;第八心时,昏沉掉举不能为障,能长时修,故有无间缺运转作意。由精进力成办;
于等持中,无功用运转作意。”第九心时既无间缺,又不恒常勤依功用,故有无功用运转作意。由串习力成办;
引用于 彭军辉 在 2023年5月21日, 下午12:14九住心者,《集论》云:“云何奢摩他?谓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 寂静,极静心,专注一境,平等住。”谓如是九心。
六力者,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者,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心 —— 内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思惟之力成就二住心 —— 续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三住心 —— 安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四住心 —— 近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五住心 —— 调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六住心 —— 寂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七住心 —— 极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八住心 —— 专注一境心 —— 无间缺运转作意
以串习之力成就九住心 —— 平等住心 —— 无功用运转作意
九住心者,《集论》云:“云何奢摩他?谓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 寂静,极静心,专注一境,平等住。”谓如是九心。
六力者,听闻力,思惟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
四作意者,励力运转作意,有间缺运转作意,无间缺运转作意,无功用运转作意。
以听闻力而成就初住心 —— 内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思惟之力成就二住心 —— 续住心 —— 励力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三住心 —— 安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忆念之力成就四住心 —— 近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五住心 —— 调伏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正知之力成就六住心 —— 寂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七住心 —— 极静心 —— 有间缺运转作意
以精进之力成就八住心 —— 专注一境心 —— 无间缺运转作意
以串习之力成就九住心 —— 平等住心 —— 无功用运转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