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沉、昧、散、掉四者有什么不同?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12:35沉散通三性:善,不善,无记
昧: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掉举唯贪
一、沉: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二、昧:愚痴之分,身心沉重、想睡觉的心理障碍。它是不善的心。昏昧是沉没之因。
三、散: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 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四、掉: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 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沉散通三性:善,不善,无记
昧: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掉举唯贪
一、沉: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二、昧:愚痴之分,身心沉重、想睡觉的心理障碍。它是不善的心。昏昧是沉没之因。
三、散: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 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四、掉: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 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3:13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身体已经摇摇晃晃想睡觉了,是属于不善、有覆无记、染污法,较蒙昧粗。观三宝功德来对治。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比如说看书已经看不懂了,较沉细。观诸佛菩萨放光加持做光明想来对治。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掉举唯贪。用修无常来对治。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用数息观对治。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身体已经摇摇晃晃想睡觉了,是属于不善、有覆无记、染污法,较蒙昧粗。观三宝功德来对治。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比如说看书已经看不懂了,较沉细。观诸佛菩萨放光加持做光明想来对治。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掉举唯贪。用修无常来对治。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用数息观对治。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8:34沉没:有粗细两种,主要是心的力量弱,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所缘行相不清晰明显。
昏昧:主要指身心沉重,想睡觉。是不善和无记的。唯是痴分。昏昧是沉没之因。
散乱: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掉举:心流散于可爱境或贪欲境,心不向内住。
沉没:有粗细两种,主要是心的力量弱,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所缘行相不清晰明显。
昏昧:主要指身心沉重,想睡觉。是不善和无记的。唯是痴分。昏昧是沉没之因。
散乱: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掉举:心流散于可爱境或贪欲境,心不向内住。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9:00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
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
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引用于 彭军辉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58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 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 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5月5日, 下午12:07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沉没有粗、细两种。当以正念保持所缘境时,有「住分」但无「明分」,为粗沉没;所缘行相未失去、「住分」与「明分」俱存,但因行相力松弛导致「明分」无力,为细沉没。这是修止的主要障碍。
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昏昧,是一种身心沉重、想睡觉的心理障碍。它可以是无记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但不可能是善的。昏昧是沉没之因。
掉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
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沉散通三性:善,不善,无记;昧:不善心即是蒙昧。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沉没有粗、细两种。当以正念保持所缘境时,有「住分」但无「明分」,为粗沉没;所缘行相未失去、「住分」与「明分」俱存,但因行相力松弛导致「明分」无力,为细沉没。这是修止的主要障碍。
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昏昧,是一种身心沉重、想睡觉的心理障碍。它可以是无记的,也可以是不善的;但不可能是善的。昏昧是沉没之因。
掉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
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沉散通三性:善,不善,无记;昧:不善心即是蒙昧。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引用于 慧觉 在 2023年5月5日, 下午6:16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沉主要是心低下,力量很弱,对所缘没有明分,进一步会失掉所缘;依靠正知可以对治;
昧是愚痴,不知道如何修定,坐在那里浑浑噩噩,也就不可能有正知来观察
掉是心由于转移到贪的境离开所缘;散乱是心转移除贪以外的境离开所缘;都是丢失所缘。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沉主要是心低下,力量很弱,对所缘没有明分,进一步会失掉所缘;依靠正知可以对治;
昧是愚痴,不知道如何修定,坐在那里浑浑噩噩,也就不可能有正知来观察
掉是心由于转移到贪的境离开所缘;散乱是心转移除贪以外的境离开所缘;都是丢失所缘。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3年5月5日, 下午6:21答: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答: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掉举唯贪。
引用于 梵志 在 2023年5月5日, 下午7:14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
掉举唯贪。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沉者,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
蒙昧者,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掉举者,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之心是贪欲心。
散乱者,对余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散乱通善不善无记三者,所以散乱与掉举不同,
掉举唯贪。修定之时,沉、昧、散、掉四者皆须遮止。
引用于 宗玲 在 2023年5月7日, 下午10:07①沉——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提不起所缘境。
②昧——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③散——对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④掉——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心是贪欲心。在修定时对这四种情况皆须遮止。
①沉——谓缘善不善无记随一之后,相极不明显之心,提不起所缘境。
②昧——愚痴之分,身心沉重,不堪为业,具此相状之不善心即是蒙昧。
③散——对所缘境中善不善无记上摇摆,即是散乱。
④掉——流散于贪境且不向内住心是贪欲心。在修定时对这四种情况皆须遮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