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如何对治五过失?
引用于 Lisa 在 2023年5月4日, 上午8:45一懈怠之对治,谓忆念三摩地之功德,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我们应当思惟这些三摩地功德而生起认识三摩地功德的”信“,获得”信“后就能依次引发”欲“、“勤“与”“轻安”,这四种有困果关系;
二忘失教授之对治,“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镜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最大的障碍。《中观心论》中所言:“意象不正行,当以正念索,缚所缘坚柱,慧钩渐调伏。”坚固行相保持所缘而不散乱,并且只允许这一种所缘在心中现起即为对治忘失教授之方法;
三沉掉之对治,认识沉掉即为沉掉之对治方法。
沉没分粗细二种,有“住分”无“明分”为粗,所缘行相未失,“住分”和”明分“俱存但行相力松弛导致”明分“无力为细;
《集论》中所说:“云何掉举,净相随转,贪分所摄,心不静相,障止为业。”四不作行之对治,息灭沉掉之时不依励力作行即是不作行之对治方法。
五作行之对治,不作行之平等舍即是作行之对治方法。
一懈怠之对治,谓忆念三摩地之功德,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我们应当思惟这些三摩地功德而生起认识三摩地功德的”信“,获得”信“后就能依次引发”欲“、“勤“与”“轻安”,这四种有困果关系;
二忘失教授之对治,“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镜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最大的障碍。《中观心论》中所言:“意象不正行,当以正念索,缚所缘坚柱,慧钩渐调伏。”坚固行相保持所缘而不散乱,并且只允许这一种所缘在心中现起即为对治忘失教授之方法;
三沉掉之对治,认识沉掉即为沉掉之对治方法。
沉没分粗细二种,有“住分”无“明分”为粗,所缘行相未失,“住分”和”明分“俱存但行相力松弛导致”明分“无力为细;
《集论》中所说:“云何掉举,净相随转,贪分所摄,心不静相,障止为业。”
四不作行之对治,息灭沉掉之时不依励力作行即是不作行之对治方法。
五作行之对治,不作行之平等舍即是作行之对治方法。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12:39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如是八种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辨中边论》中说,依靠「八行」来对治「五过」︰
依止八行因,断除五过失。
懈怠忘教授,沉没与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
这里讲的「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境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的最大障碍。
三、正知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
五、等舍对治作行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如是八种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辨中边论》中说,依靠「八行」来对治「五过」︰
依止八行因,断除五过失。
懈怠忘教授,沉没与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
这里讲的「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境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的最大障碍。
三、正知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
五、等舍对治作行
引用于 慧悦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3:07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缘,觉了沉与掉,起作行断彼,灭时正直转。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1、“所依”就是指欲求,“能依”就是指精进-勤,“所因”是指信心,“能果”是指轻安,对治懈怠。
2、谓忆念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不忘所缘相续所念对治忘失教授。
三、正知对治沉掉:察觉沉掉的这个正知就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生起沉掉的时候,作行断除沉掉,作沉掉之对治。
五、等舍对治作行:息灭沉掉之时不依励力作行,不作行之平等舍即是作行之对治方法。当沉掉止息的时候正直转,也就是平稳趣入的行舍对治作行。
由灭五过失,勤修八断行。
懈怠忘圣言,及沉没掉举,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即所依能依,及所因能果。不忘其所缘,觉了沉与掉,起作行断彼,灭时正直转。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1、“所依”就是指欲求,“能依”就是指精进-勤,“所因”是指信心,“能果”是指轻安,对治懈怠。
2、谓忆念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不忘所缘相续所念对治忘失教授。
三、正知对治沉掉:察觉沉掉的这个正知就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生起沉掉的时候,作行断除沉掉,作沉掉之对治。
五、等舍对治作行:息灭沉掉之时不依励力作行,不作行之平等舍即是作行之对治方法。当沉掉止息的时候正直转,也就是平稳趣入的行舍对治作行。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3年5月4日, 下午8:38五种过失分别是:懈怠、忘失教授、沉掉、作行和不作行。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1)用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谓忆念三摩地之功德,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
(2)用正念,不忘所缘对治忘失教授。
(3)用正知,认识沉掉对治沉掉。
(4)用作行之思对治不作行。
(5)用等舍对治作行。
五种过失分别是:懈怠、忘失教授、沉掉、作行和不作行。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1)用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谓忆念三摩地之功德,希求三摩地之欲,为三摩地事之勤,成办其果之轻安,能无须励力趋入三摩地遮懈怠故,此四为懈怠对治。
(2)用正念,不忘所缘对治忘失教授。
(3)用正知,认识沉掉对治沉掉。
(4)用作行之思对治不作行。
(5)用等舍对治作行。
引用于 华菁 在 2023年5月5日, 上午11:37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第一过︰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思惟三摩地功德而生起认识三摩地功德的「信」。获得「信」之后,就能依次引发「欲」、「勤」与「轻安」,这四种有因果关系。
第二过︰忘失教授
以正念对治,用正念来保持所缘境、行相要坚固。具体如先将或绘或塑的佛像特征记在心里,然后在心中现起所缘境来修,以坚固行相保持所缘而不散乱,并且只允许这一种所缘在心中现起。
第三过︰沉掉
以正知来观察沉掉是否现起,正知就像侦察敌军的人员,能够观察沉掉是否出现。
第四过︰不作行
当沉没或掉举发生时,不加以对治是一种过失。亦即应当依靠八行中的第七行——作行之思。这好比侦察员发现了敌人,然后派兵将之击退。
第五过︰作行
在没有沉掉两者的情况下修对治也是一种过失,其对治法即八行中的第八行——不作行之平等舍。沉掉已息灭,那时如果再观察沉掉是否产生并勤加对治,将对住心造成妨碍。因此,此时不再勤于运用正知,可放缓运用「行舍」。《声闻地》中说︰「云何谓舍?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随与任运作用。」。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第一过︰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思惟三摩地功德而生起认识三摩地功德的「信」。获得「信」之后,就能依次引发「欲」、「勤」与「轻安」,这四种有因果关系。
第二过︰忘失教授
以正念对治,用正念来保持所缘境、行相要坚固。具体如先将或绘或塑的佛像特征记在心里,然后在心中现起所缘境来修,以坚固行相保持所缘而不散乱,并且只允许这一种所缘在心中现起。
第三过︰沉掉
以正知来观察沉掉是否现起,正知就像侦察敌军的人员,能够观察沉掉是否出现。
第四过︰不作行
当沉没或掉举发生时,不加以对治是一种过失。亦即应当依靠八行中的第七行——作行之思。这好比侦察员发现了敌人,然后派兵将之击退。
第五过︰作行
在没有沉掉两者的情况下修对治也是一种过失,其对治法即八行中的第八行——不作行之平等舍。沉掉已息灭,那时如果再观察沉掉是否产生并勤加对治,将对住心造成妨碍。因此,此时不再勤于运用正知,可放缓运用「行舍」。《声闻地》中说︰「云何谓舍?谓于所缘心无染污心平等性,于止观品调柔正直任运转性,及调柔心有堪能性,令心随与任运作用。」。
引用于 梵志 在 2023年5月5日, 下午7:15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如是八种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辨中边论》中说,依靠「八行」来对治「五过」︰
依止八行因,断除五过失。
懈怠忘教授,沉没与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
这里讲的「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境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的最大障碍。
三、正知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
五、等舍对治作行
依八断行对治五过失
八断行:信、欲、勤、轻安、正念、正知、作行之思、等舍。如是八种
五过失:懈怠、忘失教授、昏沉掉举、不作行、作行
《辨中边论》中说,依靠「八行」来对治「五过」︰
依止八行因,断除五过失。
懈怠忘教授,沉没与掉举,
不作行作行,是为五过失。
一、信、欲、勤、轻安对治懈怠
懈怠的对治有四种︰认识三摩地功德之「信」;希求三摩地之「欲」;努力修三摩地之「勤」;以及努力的结果「轻安」。
二、正念对治忘失教授
这里讲的「忘失教授」意为对所缘境失去正念,这是修三摩地时的最大障碍。
三、正知对治沉掉
四、作行对治不作行
五、等舍对治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