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45、趣入大乘之门,应发什么样的心?

请回复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能够趣入大乘的门,就是对殊胜菩提果发心求证。因为,如果在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就像《入行论》中所说:“如果相续中发起了无伪的世俗菩提心,则在刹那之间,系缚于生死牢狱中的苦恼众生,也应称为佛子菩萨。”这是说,一旦发心之后,获得佛子或菩萨的名称,此身便已入大乘的行列。相反,若退失菩提心,也就是从大乘道中退出。

因此,相续中生起无伪世俗菩提心的当下,就已属于大乘菩萨,已经进入大乘资粮道,称为世俗菩萨。如果退失菩提心,则是退出大乘之门。论中由正、反两个方面,成立“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

145、趣入大乘之门,应发什么样的心?

答:趣入大乘之门,即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

答:趣入大乘之门,即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即获佛子(就是菩萨)。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

145、趣入大乘之门,应发什么样的心?

答:【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

趣入大乘之门,应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成佛度众生,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佛子)

答:趣入大乘之门,即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即获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

145、趣入大乘之门,应发什么样的心?

答:趣入大乘之门,即发菩提心。若于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即获佛不(就是菩萨)。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

【转趣大乘能入之门者,谓即发心于胜菩提。若于相续中生起此心,如《入行论》云:“若发大心刹那顷,系生死狱诸苦恼,应说是诸善逝子。”谓即获得佛子之名或菩萨名,其身即入大乘之数;若退此心,亦从大乘还退出故。】

 

能够趣入大乘的门,就是对殊胜菩提果发心求证。因为,如果在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那就像《入行论》中所说:“如果相续中发起了无伪的世俗菩提心,则在刹那之间,系缚于生死牢狱中的苦恼众生,也应称为佛子菩萨。”这是说,一旦发心之后,获得佛子或菩萨的名称,此身便已入大乘的行列。相反,若退失菩提心,也就是从大乘道中退出。

 

因此,相续中生起无伪世俗菩提心的当下,就已属于大乘菩萨,已经进入大乘资粮道,称为世俗菩萨。如果退失菩提心,则是退出大乘之门。论中由正、反两个方面,成立“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