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极正符顺心净为性为什么是信之定义
引用于 慧根 在 2023年6月3日, 下午2:31信:它是善心所,是正信,对业果 三宝 四谛或二谛.
极正符顺:极正确的跟它相合,它是衡量信的标准;信就是对三宝 业果 四谛二谛这些道理非常正确的符合;
心净为性;可以使心澄净;它是信的特征;信三宝业果 四谛二谛就是让我们远离恐怖颠倒梦想,把心里的渣的 脏的全部干净 清净;
所以说极正符顺 心净为性是信的定义.
信:它是善心所,是正信,对业果 三宝 四谛或二谛.
极正符顺:极正确的跟它相合,它是衡量信的标准;信就是对三宝 业果 四谛二谛这些道理非常正确的符合;
心净为性;可以使心澄净;它是信的特征;信三宝业果 四谛二谛就是让我们远离恐怖颠倒梦想,把心里的渣的 脏的全部干净 清净;
所以说极正符顺 心净为性是信的定义.
引用于 修正 在 2023年6月3日, 下午4:12信是对佛教义理坚定的深信(于业果、三宝、四谛等理)。信有三种,一者于诸法实事实理深信不疑; 二者于三宝净德深为信乐;三者于一切善法深信有力,能得成就。
《广论》曰: 云何信,谓于业果诸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于业者,谓福、非福、不动业。于果者,谓须陀、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于谛者,谓苦集灭道谛。于宝者,谓佛法僧宝,如是业果等,极相符顺,亦名清净、及希求义,与欲所依为业。
信是对佛教义理坚定的深信(于业果、三宝、四谛等理)。信有三种,一者于诸法实事实理深信不疑; 二者于三宝净德深为信乐;三者于一切善法深信有力,能得成就。
《广论》曰: 云何信,谓于业果诸谛宝等,深正符顺,心净为性。于业者,谓福、非福、不动业。于果者,谓须陀、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于谛者,谓苦集灭道谛。于宝者,谓佛法僧宝,如是业果等,极相符顺,亦名清净、及希求义,与欲所依为业。
引用于 慧定 在 2023年6月3日, 下午6:28信不是盲目的信,信是善法,信三宝、四谛、业果如理取舍,此为极正符顺。
如果我们没有透过真实地了解,那种信是一种浅层的信。所以要从了解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佛陀的功德,佛的身功德、佛的语功德、佛的意功德、佛的事业功德等)来入手,来长养我们的信心;我们要了解三宝真实的内涵,以此来作为提升我们生命品质的唯一的榜样,才能让我们远离恐怖、颠倒梦想。
同理,我们要深信因果、二谛、四谛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哪些是众生暂时的快乐,哪些才是究竟的幸福快乐。皈依三宝的目标就是为了在自身成就三宝。深信因果目的是业果如理取舍。最后超出轮回,得解脱。
所以,极正符顺心净为性是信。
信不是盲目的信,信是善法,信三宝、四谛、业果如理取舍,此为极正符顺。
如果我们没有透过真实地了解,那种信是一种浅层的信。所以要从了解佛法僧三宝的功德(佛陀的功德,佛的身功德、佛的语功德、佛的意功德、佛的事业功德等)来入手,来长养我们的信心;我们要了解三宝真实的内涵,以此来作为提升我们生命品质的唯一的榜样,才能让我们远离恐怖、颠倒梦想。
同理,我们要深信因果、二谛、四谛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哪些是众生暂时的快乐,哪些才是究竟的幸福快乐。皈依三宝的目标就是为了在自身成就三宝。深信因果目的是业果如理取舍。最后超出轮回,得解脱。
所以,极正符顺心净为性是信。
引用于 慧静 在 2023年6月3日, 下午6:36佛法的信是净信,是对业果、四谛、三宝等等的产生定解,然后极正符顺,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最终能达到令心清净的作用。佛法的信最终是能令心清净的,而外道的信,比如信风水,可能越信越颠倒,心越来越不自在,内心可能被一颗树,一个鱼缸而牵着走,心越来越烦恼,不得清净。
佛法的信是净信,是对业果、四谛、三宝等等的产生定解,然后极正符顺,按照这些要求去做,最终能达到令心清净的作用。佛法的信最终是能令心清净的,而外道的信,比如信风水,可能越信越颠倒,心越来越不自在,内心可能被一颗树,一个鱼缸而牵着走,心越来越烦恼,不得清净。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6月4日, 上午9:21信的内容是三宝、业果、二谛
信的方式极正确;符顺:跟我们信的内容符合,去做之后,达到心净。
如现在每天修归依念三宝的功德,生起对三宝的信心,对三宝有信心了就会意乐加行如理依止三宝,按三宝所说的去做,业果如理取舍,心乐于断恶修善安住于善法中,极正符顺的去做,令心达到清净,后世得安乐。
信的内容是三宝、业果、二谛
信的方式极正确;符顺:跟我们信的内容符合,去做之后,达到心净。
如现在每天修归依念三宝的功德,生起对三宝的信心,对三宝有信心了就会意乐加行如理依止三宝,按三宝所说的去做,业果如理取舍,心乐于断恶修善安住于善法中,极正符顺的去做,令心达到清净,后世得安乐。
引用于 心愿 在 2023年6月5日, 上午6:35答:如:皈依,在没有皈依之前,会听别人说皈依的好处,一般人说,皈依能使家宅平安,身体健康,还能不堕恶趣,获得解脱,能救护我们不堕恶趣的,只有三宝;
皈依之后,通过学习善法,对三宝,四谛、二谛、业果了知理解越多,越能体会到三宝的慈悲,众生都是随烦恼和业力在转,信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增长,信心增长,修善的希求心也增长,心也极清净。
答:如:皈依,在没有皈依之前,会听别人说皈依的好处,一般人说,皈依能使家宅平安,身体健康,还能不堕恶趣,获得解脱,能救护我们不堕恶趣的,只有三宝;
皈依之后,通过学习善法,对三宝,四谛、二谛、业果了知理解越多,越能体会到三宝的慈悲,众生都是随烦恼和业力在转,信心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增长,信心增长,修善的希求心也增长,心也极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