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39、如何做或做什么才算进精?

《菩萨地》云:为摄善法、利有情故,心生欢喜,及由此所发起身、语、意在行善时感到轻盈自在,就是精进。
《入行论》云:“进谓勇于善。”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之自性,其辗转增上圆满即是精进波罗蜜。
假使对于行善能够生起欢喜,不论是阅读经论、讲经说法、打坐都不容易感到疲倦,也不会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怯于行善。

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之自性,其辗转增上圆满即是精进波罗蜜。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等善业就是精进。做恶业,再怎么样勤劳,也不能叫精进。

于修习善法具勇悍力、欢喜力、胜解力、不退坚固力。

《入行论》云:“进谓勇于善。”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之自性,其辗转增上圆满即是精进波罗蜜。踊跃、欢喜地去做善事才算精进。

答:以《入行论》所说的: “进谓勇于善 。”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之自性。以不断的辗转增上圆满是精进波罗蜜。精进分三,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如何做:身语意朝行善方面努力用功,如果与行善相违的造恶的,就不算精进。比如:和自己的烦恼做斗争,刷手机看视频,心里想我就不看,我就念经来听法,这也是精进。

精进总体来说就是:进谓勇于善,在闻思修,直到成就的整个正确的过程中 能够不断的努力和坚持以及改进都算是精进,不知道这样认为对不对?

(1)缘善所缘勇悍为相。一要善勤修善法,二要勇敢地去做,不怕修法的困苦

(2)精进自性,依《菩萨地》说,为对于善法及利有情,欢喜勇悍所发三门动业,即由欢喜勇悍心所催动而趣入三业,即称精进。

从意乐上:菩萨堪能摄受无量善法,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有颠倒地去做

从加行上:所起身语意造作。

先从心上起决定,然后起身语意造作。

勇跃欢喜去做善业,善业辗转增上就是精进;热衷于修善业,即精进的体性;如精进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等善业。

精进去做布施,修忍欲,好好的去行持善法,

修胜解力,坚固力、欢喜力,暂息力、才算精进。

精进:勇猛地让善业增长。精进即做善事或行善法时超越了推延,懒惰,懈怠。

精进依于布施,持戒,忍辱进行修持。

 

对于居士来讲,能够完成日课,按时听闻师父教授,积极参与讨论,定期写总结分享,就是精进

精进是勇于善。时时提醒自己,以善心对待家人,朋友,同事,和乳母有情,并付诸行动。每天都学一点佛法,每天至少做一件利他的事儿,心生欢喜,长久的坚持下去。

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的自性。踊跃的、欢喜的、勇悍的去做善业,欢喜的去做布施、持戒、忍辱、静虑、般若的当下就是精进。造恶的、增加烦恼的事努力去做则不是精进,比如起早贪黑的小商贩努力的赚钱就不是精进。

《入行论》云:“进谓勇于善”勇于行善之心是精进之自性,其辗转增上圆满即是精进波罗蜜。

即勇于行持善法才算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