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寻之所缘是何?为什么寻可以产生乐触?
引用于 帅雅馨 在 2023年8月18日, 下午3:40寻之所缘是心里记住的名言(意言)
为什么寻可以产生乐触?
有正知正念,有好的慧,自己知道有一个方向(所缘),然后寻伺下去,时间长了会生乐触,例如: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心里记住了这些名言,不断的去念,重复的去念和思维,因为前五根关闭了,只有心里的语言在和自己说,透过思和慧心里慢慢会生起乐触。
寻之所缘是心里记住的名言(意言)
为什么寻可以产生乐触?
有正知正念,有好的慧,自己知道有一个方向(所缘),然后寻伺下去,时间长了会生乐触,例如: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心里记住了这些名言,不断的去念,重复的去念和思维,因为前五根关闭了,只有心里的语言在和自己说,透过思和慧心里慢慢会生起乐触。
引用于 慧如 在 2023年8月18日, 下午6:09寻之所缘的是心里所记住的名言。
因为不断寻思好的意言,就产生了触,触是分别为性,产生了判断,好的意言就产生了乐触,不好的意言也会产生苦触,触心所是与受所依为业,这时候就产生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所以要使寻产生乐触,就要让寻的力量变强,要有正知正念,要多打座,多闻思,让思和慧产生更多的力量。
寻之所缘的是心里所记住的名言。
因为不断寻思好的意言,就产生了触,触是分别为性,产生了判断,好的意言就产生了乐触,不好的意言也会产生苦触,触心所是与受所依为业,这时候就产生有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所以要使寻产生乐触,就要让寻的力量变强,要有正知正念,要多打座,多闻思,让思和慧产生更多的力量。
引用于 宗乡 在 2023年8月22日, 下午2:32在意言中思维诸法名,在意识中寻求、推度,是寻。里面有思有慧。如背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心里产生寻求月光如洗、照在地面如霜的感觉,想家乡的美好。如果经常背颂词,不断寻求,这些美好的寻,会有乐受。寻没有眼识耳识的参与,一般指自己记得的事物,最后产生乐触苦触。如思维鬼,地狱,会害怕;想美女美景美食,会喜欢;想佛菩萨上师等,会欢喜。
到超市里买东西,仔细比较,严格地来说不是修行中所修的寻伺(但有微弱的寻伺存在),因大部分是眼识所缘。
在意言中思维诸法名,在意识中寻求、推度,是寻。里面有思有慧。如背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心里产生寻求月光如洗、照在地面如霜的感觉,想家乡的美好。如果经常背颂词,不断寻求,这些美好的寻,会有乐受。寻没有眼识耳识的参与,一般指自己记得的事物,最后产生乐触苦触。如思维鬼,地狱,会害怕;想美女美景美食,会喜欢;想佛菩萨上师等,会欢喜。
到超市里买东西,仔细比较,严格地来说不是修行中所修的寻伺(但有微弱的寻伺存在),因大部分是眼识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