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19、课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2、正思杀业如何思?

3、正思果如何思?

华藏师兄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真实信业果徵兆:

必见善如获异宝,唯恐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避毒药,于善行之意乐极强,于不善行之厌离最猛,乃其象徵。

2、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正思杀业是对其总相思惟:

一:事(杀的是他有情)

二:意乐(希欲杀害)

三:加行(或器或毒,刀杖等)

四:究竟等(死己之先)。

逐一分想,四支完具,则杀业即成就。

3、正思果如何思?

答:从异熟,等流,增上三果上仔细思惟。

对异熟,应思我今生已得人身,当发欢喜。

对等流,则思今生疾病贫穷等十种未能如意,皆由过去恶业感召,绝不怨天尤人,和归咎时间方所。总之对于不顺方面,随时均须消归自业。

对增上方面,关于人生受用,照(道次)所举之例,一一思惟。

第119课:

 

一、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如真实信业果,必见善如获稀有之宝贝,唯恐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极其小心,如避毒药,于善行之意乐极强,于不善行之厌离最猛,这就是对业果生起信心的标准。

 

二、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座间(下座)按《道次》及《俱舍》。

座上,按杀生罪性,逐一分想,一条一条的想:

1、事,谓自己以外的具命有情。

2、意乐分三:

①想,须想不错乱,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若于初发起此念时,谓无论是谁皆杀,只要杀了就是根本罪,无错与不错之分。

②烦恼,由贪而杀,由瞋而杀,由痴而杀,随一皆犯根本罪。

③发起,希欲杀害,以杀生为快乐者犯根本罪。

3、加行,自作或教他作,二者其罪相同。加行体性,或器或毒或明或咒等各种方式随一而做,只要对方死了就犯根本罪。

4、究竟,谓由彼加行为缘,无论是当时就死了或异时而死,总之死在已先,即成根本罪。

四支完具,则杀业成就。如是思惟者,在认识何为黑业,于发动顷,即遮止不作,如不认识,则犯不知之罪,且因不知,而造罪更容易。

 

三、正思果如何思?

答:果的修法,座中依照《道次》,从异熟、等流、增上三果上仔细思惟:

1、对异熟果,应思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观察自身,已得暇满人身,具有八种异熟功德,已获堪为修佛果之身,心生大欢喜。

2、等流果,包括因等流(造作等流)和果等流(领受等流)。

对领受等流,则思今生疾病、命短,即杀业之等流。贫困、受用匮乏,即盗业之等流。妻不贞贤,即淫业之等流。多被恶声,即语四之等流。贪瞋痴,即意三之等流。

又思惟于幼时,喜杀盗妄语等,不待教而成,此是造作等流果。此生于上未能如意,皆由过去恶业感召,绝不怨天尤人,和归咎时间、方所。总之,对于不顺方面,随时均应,消归自业。

3、增上果主要是成熟在外器世界上的果报。关于受用方面,依《道次第》所举之例一一思惟:

杀生者,能感外器世界所有饮食药果等,微少无力。

不与取者,常值旱涝,果实鲜少等。

欲邪行者,污泥粪秽,心所不乐等。

妄语者,农事船业,不兴盛等。

离间语者,地不平坦,高下难行等。

粗恶语者,地多株杌荆棘瓦石沙砾渣垢等。

绮语者,果不结实,或非时结果等。

贪心者,一切盛事年月日夜转衰微等。

瞋心者,多有疫疠灾害兵戈等。

邪见者,于器世间胜妙生源,渐见隐没等。

4、以士用果来讲(也即业力),又凡事,心不欲作而不能自主,竟至作者,此皆业力为之。其不遇缘,终无成功者,亦属业力。所处常遇污秽,不易避开者,亦属业力。以现在论,兵疫水火诸灾,比昔为甚,昔人在人事方面,知识技能不及今人,而昔人灾害较少,可见此类灾难,属于业力,业力乃灾害之根本,不专在人事方面,如归咎人事,则人事益精,而灾害愈重,又将何说。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见善,如获异宝,惟恐不及;见恶,如探汤,如避毒药。
于善行的意乐极强,于恶行的厌离最猛。

见到善法或者有机会行善,如同获得非常珍贵的宝贝,非常珍惜,生怕做的不够好。

见到恶行,如同看到滚烫的汤水或者致命的毒药,小心翼翼,惟恐自己被烫到或者被沾染上,赶紧远离,避而远之。

2、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从四个方面思维:

第一、 事。指的是他有情。

第二、 意乐。
(1)想。须想不乱,想没有错乱。想杀张三,实际杀的也是张三。

(2)意乐。贪嗔痴烦恼随一。

如贪众生的肉起了杀心,属于贪;

如就是讨厌动物,见到动物就想杀掉,而起了杀心,属于嗔;

如认为动物就是应该被吃掉,蟑螂蚊子等就是属于害虫,而起了杀心,属于痴。

(3)发起。喜欲杀害。

第三、 加行。
(1) 加行者:自作或教他作,二者皆同。
(2) 加行体性者:用刀杖棍棒、毒药、或者咒语,把对方杀掉。

第四、 究竟。对方死在己先,即为究竟。

3、正思果如何思?
答:从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三个方面去思维。

从异熟果方面,思维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自己真是太有福报了,心生欢喜,随喜自己。

从等流果方面:
寿命短促,体弱多病,这是往昔的杀业所感;
财富匮乏,这是悭吝所感;
老公出轨,这是邪淫所感;
多遭诽谤,这是妄语所感;
亲朋乖离,这是离间语所感;
闻违意声,这是粗恶语所感;
他不受语,这是绮语所感;
贪嗔痴烦恼增上,这是贪嗔痴所感。

这些都是自己往昔的恶业所感,自作自受,绝不怨天尤人,或归咎于时间方所或风水。

从增上果方面:

饮食药果,微少无力,这是杀业所感;

常值旱涝,果实鲜少,这是盗业所感;

所住的地方环境很差,污秽不堪,空气不好,这是邪淫所感;

辛辛苦苦的务农或者经商,却经营惨淡,甚至入不敷出,这是妄语所感;

所住的地方,地不平坦,高下难行,丘陵高山,这是离间语所感;

所住的地方,多荆棘、瓦石、沙砾等,这是粗恶语所感;

果不结实,或非时结果,这是绮语所感;

一切盛事,日渐衰微,这是贪心所感;

所住的地方,多战争、疾疫、灾害等,这是嗔心所感;

所住的地方,胜妙资源,渐渐隐没,这是邪见所感。

第119课: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答:如真实信业果,必见善如获异宝,惟恐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避毒药,于善行之意乐极强,于不善之厌离最猛,乃其象征。

2、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如杀生罪性,分:一事:他友情,二意乐:动机,三加行:工具,四究竟:断他人命。逐一分想,四支完具,则杀业即成杀生罪。

3、正思果如何思?

​答:答座中仍照《道次》,从异熟、等流、增上三果上仔细思维,对异熟,应思我今生已得人身,当发欢喜。对等流,则思今生疾病贫困等十种未能如意,皆由过去恶业感召,绝不怨天尤人,和归咎时间方所。总之对于不顺方面,随时均顺消归自业。对增上方面,关于人生受用,照《道次》所举之例,一一思惟。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如真实信业果,必见善如获异宝,唯恐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避毒药,于善行之意乐极强,于不善行之厌离最猛,乃其象征。

 

2、正思杀业如何思?

如杀生罪性,分:一事、二意乐、三加行、四究竟等。逐一分想,四支完具,则杀业即成就。

座中应将《道次》轻重六种,加以思惟:

甲、自性(即本体)轻重,身语七支,前重于后;意业三支,后重于前。

乙、想之轻重,即视作善作恶之动机猛利与否。

丙、加行轻重,如杀业用淩迟法,较从其要害突然致死者尤重,作善亦然,不易作而作之,其力尤大。

丁、处之轻重,三宝父母处所,所作力大。

戊、时之轻重,长时串作者力大。

己、对治轻重,已对治者力小,不对治者力大。

如是从轻重两面思惟,则对于善业知从力大者作之,对于恶业,纵不能一时悉断,亦当从力大遮止。

 

3、正思果如何思?

座中仍照《道次》,从异熟、等流、增上三果上仔细思惟。

对异熟,应思我今生已得人身,当发欢喜。

对等流,则思今生疾病贫困等十种未能如意,皆由过去恶业感召,绝不怨天尤人,和归咎于时间方所。总之对于不顺方面,随时均须消归自业。

对增上方面,关于人生受用,照《道次》所举之例,一一思惟。

1、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如真實信業果,必見善如獲異寶,唯恐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如避毒藥,于善行之意樂極強,于不善行之厭離最猛,及其象征。

2、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

事,杀他有情

意乐,动机

加行,准备凶嚣

究竟,被杀者已故

3、正思果如何思?

答:

座中照《道次》从异熟、等流、增上三果仔细思惟。

对异熟,应思我今生已得人向,当发欢喜;

对等流,应思今生疾病贫困等十种未能如意,皆由过去恶业感召,绝不怨天尤人,和归咎时间方所,不顺方面,随时均须消归自业;

对增上,心不欲作而不能自主,竟至作者,此皆业力为之,其不顺缘,终无成功者,亦属业力,所处常遇污秽,不易避开者,亦属业力等。

119课

一,真实信业果的征兆是何?

答:如真实信业果,必见善如获稀有之宝,惟恐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如避毒药。於善行之意乐极强,於不善行之厌离心最猛,乃是生起对业果信心的标准。

二,正思杀业如何思?

答:正思惟者,下座后仍照《道次第及俱舍论》思业本体不止十个,此处咯摄为十。

如杀生性罪,逐一分想,四支完具,则杀业即成。

1,事,谓杀生对境,是具命的他有情。

2,意乐分三,

①,想,须想不错乱,其不错乱者成根本罪,若于初发起此念时,谓无论是谁皆杀,只要杀了就成根本罪,无,错与不错之分。

②,烦恼,由贪嗔痴而杀,此中随一皆犯根本罪。

③,发起,希欲杀害。

3,加行,自作或教他作,二者其罪相同。加行体性,或器或毒,或咒或刀杖等。

4,究竟,死己之先,即成根本罪。

四支完具,则杀业成就。如是思惟者,在认识何为黑业,于发动顷,即遮止不作。如不认识,则犯不知之罪,且因不知,而造罪更容易。

三、正思果如何思?

答:下座后仍照《道次第中思惟》有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

1,异熟果者:应思我今生已得人身,当发欢喜。

2,等流果,包括因等流(造作等流),果等流(领受等流)。

①,果等流,则思今生疾病,短命,即杀业之所感等流。贫困,受用匮乏,即盗业之等流。妻不贞良,即淫业之等流。多被恶声,即语四之等流。贪嗔痴即意三之等流。

②,因等流,又於人之幼时,亦可观其等流,如於喜杀盗妄语等,不待教而成,此是造作等流果。

此生于上未能如意,一切皆由过去恶业感召,决不怨天尤人,和归咎时间,方所,总之对於不顺方面,随时均须消归自业所感。《俱舍云》,等流如流水,后逐前而来。

3,增上果,谓表现于外在世界,属于依报的范畴,而等流果体现于我们自身,是正报的范畴。而十种不善行将感得恶劣的生存环境。

杀生者,能感外器世间所有饮食,药果等微少无力。不与取者,常值旱潦,果实鲜少等。欲邪行者,污泥粪秽,心所不乐等。妄语者,农事船业不兴盛等。离间语者,地不平坦,高下难行等。粗恶语者,地多株杌,荆棘,瓦石,沙砾,渣垢等。绮语者,果不结实,或非时结果等。贪心者,一切盛事年月日夜转衰微等。嗔心者,多有疫疠,灾害,乒戈等。邪见者,于器世间胜妙生源渐见隐没等。

通过以上了知,世间所有的痛苦,包括我们个人的遭遇,也包括环境的恶劣,都是由往昔恶业所招感。了解十不善业的果报,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世间的不良遭遇,同时也提醒我们重视业果,不再造作不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