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帖子和主题。

115、如何才能真实发起希求菩提之心、

知母,知道一切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在做我的母亲的时候,都像我今生的母亲一样,对我无私完备的爱和呵护。修平等心,悦意相,了知唯有佛陀的悲,智,力,才能承办一切如母有情,脱轮回,超三界。因此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的担子就落在自己的肩上了,一定要在自身成就佛陀的无量福德和品质,是故发至诚心皈依三宝,依靠三宝,在自身不断地学习和践行三宝的品质,最终在自身 成就三宝的所有内涵。只有皈依三宝,依靠三宝,学习三宝,践行三宝,最终在自身成就三宝的所有品质和内涵,才有真实的能力利益一切如母有情,是故为利一切有情,愿取无上正等正觉之果位。并且虚空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如是不尽,利益无尽。

因为无量劫来自己自私自利,都想着自己的安乐,不想别人安乐。所以,今天我觉悟了,只有利益有情,才能得到安乐。自己得到安乐,别人也得到安乐的方法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也要为自身断证功德等自利的圆满而求成佛。把度众生的事业承担起来,无论如何我也要成佛,才能发起真实的菩提心

如是思惟,为利有情定须成佛,而圆满自利亦须成佛。

复次,佛之缕缕身光亦能引导无量有情。

佛之一一音韵亦会满一切有情希愿。

意能无碍了知一切所知,对有情之悲悯如独子之母,无有亲疏。

事业者,若是具缘所化,于一刹那中即能任运成就无谬导引。

念曰:“若能获得如是佛果,岂非善哉?我应为利有情成等正觉!无论如何

应当获得!”念诵发心。说此与发起三无数大劫中积集资粮之发心相等。

如上思维定能真实发起希求菩提之心

一、菩提心有两个方面

1、只有利益众生,才能得到安乐。从某个角度,我们的心是迷的,愚痴的状态。我们希求菩提,无上菩提,正等菩提,无上正等菩提。我们在无量生死中,都想要安乐,不要痛苦,但是我们认为,我们把自己的苦解决掉,自己安乐就行了,这样的心是自私自利的心,不能称为觉悟的心、不能称为菩提心。

我们以前没有觉悟,像《入行论》里说的比喻:过去的佛,他们从无量劫都知道,只有利益一切众生,才能成佛,才能脱离苦海,而我们没有觉悟。

菩提心是终于我们内心深处觉察到了,只有我们真正为了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这样的心才能成佛,这个心叫菩提的心。

 

2、只有成佛,才能真正利益所有的众生。我们想到我们要帮助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成佛的时候,只有自己成佛了,才能让别人成佛。

无量劫来,我们都是自私自利,都想自己的安乐,不想别人的安乐,只想自己快乐,不管别人,甚至为了自己的安乐去伤害别人,结果是什么?受苦。所以我今天已经觉悟到了,只有去帮助别人得到安乐,自己才能得到安乐,让别人得到安乐的方法是什么?必须要成佛。

二、佛的身口意功德

身功德:佛身上放的光能利益众生

口功德:佛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满足一切众生的希愿。

意功德:佛对所有事物一下子都能看透,他知道一切众生所想,知道一切法的特性,知道之后,他对众生的心情,如独子慈母意。

佛的事业:无有亲疏,利益一切众生。

三、由此,我们应修习信心、希求心,欢喜心,我们心里想,我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无论如何要成佛。念诵发心颂“诸佛正法贤圣三宝尊,从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施等诸资粮,为利有情故愿大觉成”,“说此与发起三无数大劫中积集资粮之发心相等”。

如是思惟,为利有情定须成佛,而圆满自利亦须成佛。

复次,佛的身语意的功德和所行之事业都可以利益众生。

佛之缕缕身光亦能引导无量有情。
佛之一一音韵亦会满一切有情希愿。

意能无碍了知一切所知,对有情之悲悯如独子之母,无有亲疏。
事业者,若是具缘所化,于一刹那中即能任运成就无谬导引。

若广若略,作是思已,亦应修习信心、希求心,欢喜心。
念曰:“若能获得如是佛果,岂非善哉?我应为利有情成等正觉!无论如何
应当获得!”念诵发心。说此与发起三无数大劫中积集资粮之发心相等。